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善,回望十年間中國老齡事業發展之路,我國在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
9月20日,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在“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3億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達49個,參保人員達1.45億。
事實上,隨著十八大以來“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除了政府層面主動作為外,以保險機構為代表的社會力量也在深度參與我國老齡事業,積極探索保險保障和醫養服務創新。
不可忽視的是,從需求端看,當前居家養老依然是國民養老需求的重心。有數據顯示,我國的養老結構呈典型的“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人選擇社區養老,另有3%的老人選擇機構養老。
不過,新時代之下我國普遍存在“421”型的家庭結構,在照料老人上顯得力不從心。可以說,這既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時代命題。
面對90%左右老人的居家養老痛點,商業保險機構正在積極化解。9月23日,中國平安重磅發布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平安管家”,為應對老齡化注入新活力。
在此背景下,本期“中國保險這十年”借“平安管家”這一小切口,來透析平安在養老領域的戰略推演,以及背后的一大核心支撐力——醫療健康生態圈。
步入21世紀20年代,我國老齡化進程顯著加快。
據“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 2.64億,占總人口比重18.7%,與2010年相比上升5.44%;另據國家衛健委披露,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以此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無疑會對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挑戰。不過,從某種意義上看,挑戰并非全然是壞事,只要積極應對,或可化危為機。過去十年來,中國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就秉承著主動作為的態度。
可以看到,自十八大起,我國就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年服務事業和老齡產業”。緊接著,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又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等諸多方面為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繪制藍圖。
“十三五”期間,基于《“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頂層設計的出臺,我國老齡工作進展再有突破,在此期間,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近10億人。步入“十四五”時期,《關于加快新時代老齡工作意見》的落地,更旗幟鮮明地呼喚全社會應建立積極老齡觀。
得益于國家對老齡工作的高度重視,十年間,我國養老服務水平和能力顯著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床位數是2012年底的近2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方面,以風險管理見長的保險業也承擔起重要的保障補充和服務供給職能。
從政策層面看,為助力國家加快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2018年4月,銀保監會、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正式展開個人稅延養老險試點;2021年6月,在銀保監會的推動下,面向各類靈活就業人員提供的專屬商業養老險的試點工作也正式啟航。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已近21萬件,累計保費23.5億元。
由此看來,在國家戰略和政策指引的大背景下,商業保險正成為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實,除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外,基于保險機構服務外延的不斷拓展,以及保險資金規模大、長周期與養老產業投資天然契合的特質,近年來一眾險企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加大對養老生態的布局。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險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投資養老服務產業。
梳理保險機構入局養老賽道的戰略舉措,可以鮮明感受到,險企多以開拓養老社區為主要切入點,只不過在投資形式上各有差異。總結來看主要分為三種,即以自建或收購養老社區為主的重資產模式;不直接持有養老社區物業,僅采取第三方合作、委托管理等形式的輕資產形式;以及投入相對靈活的輕重結合的運營模式。
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中國上千年的農耕文化造就了國人對家的深度依戀,這也使得當前國民的養老服務需求仍以“居家養老”為重心,由此也形成了我們熟知的“9073”養老格局。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也指出,“近年來,民政部為順應廣大老年人依托社區、居家養老的愿望,不斷推動養老服務的發展重心向居家社區傾斜。”
事實上,不止國家層面看到了民眾青睞居家養老的真實訴求,作為“保險+服務”模式的深度實踐者,中國平安也基于對養老市場的深入洞察,積極填補專業化居家養老服務的缺口。
值得關注的是,繼今年年初,中國平安推出“保險+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后,9月23日,該公司又在行業率先發布了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平安管家”,以期為客戶提供“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專心”的一站式養老服務。
在平安集團聯席CEO兼常務副總經理陳心穎看來,老齡人口更多、老齡化速度更快、養老金更少、家庭贍養更難等養老困境,需要匯聚全社會和家庭的力量共同解決。“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更好的服務,正是平安入局養老事業的初心所在。”陳心穎表示。
與機構養老有著較為固定的服務事項不同的是,居家養老的服務需求不僅多種多樣,所涉及的服務場景、軟硬件設施也較為復雜。那么“平安管家”又能夠提供哪些多元化、專業化的服務內容呢?
據介紹,平安將主要通過“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 “10大服務場景”和“1套監督體系”,為老年群體提供高質量的養老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包括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和醫生管家。其中,智能管家以智能音箱為載體,通過平安自主研發的智能系統,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聯等功能;生活管家是線上的真人管家,能夠7×24小時響應長者的需求,一站式對接各類服務;醫生管家為全科醫生,可提供全天候實時音視頻問診,定制健康管理方案。無論是生活中的小事、大事、急事,都可以放心交給管家協調解決。
所謂“10大服務場景”主要包括“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場景。據了解,平安之所以要覆蓋如此之多的場景,重要源于前期對老年群體在居家養老方面的潛在痛點進行了深入調研。據《中國居家養老發展趨勢白皮書》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能每況愈下,老年人普遍存在親朋日漸疏遠、子女無暇照料等方面的擔憂。
可見,居家養老不僅需要及時響應式的專業化服務,更需有溫度感、有互動感的陪伴。因此,除“10大服務場景”外,平安還聚焦用戶最關注的服務需求,推出整合適老化改造、1+X到家護理、特色體檢、慢病管理、O2O文娛活動五大精品服務。
最終,“平安管家”還將通過“1套監督體系”,監督供應商居家養老的服務質量,以此充分保障客戶的各項權益。
對于平安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進度,平安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平安管家”已經完成了8大場景、300余項服務的構建,覆蓋全國30余個主要城市。同時,已有超過1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增值服務資格,超過3000名客戶開啟服務體驗。從體驗效果上看,不少客戶給出了整體良好的評價,認為平安居家養老服務確實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以國家戰略為引、以國民需求為先,不難看出,“平安管家”正在從國情出發,探索符合具有中國特色的居家養老解決方案。
熟悉行業的人都知道,養老并非想做就能做,盡管保險資金的諸多特點與養老產業高度契合,但在醫養結合已成主流趨勢的大環境下,險企若想在養老服務市場上建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背后必然需要有大量的醫療健康生態資源作為支撐。
細究平安力推居家養老的底氣,或源于其在醫療健康生態上精耕20余年的實力積淀。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平安集團的醫療健康生態圈包含了多達12個子成員單位,這些子成員單位中既有以平安人壽為代表的保險支付方,也有以平安健康、平安智慧醫療為代表的健康醫療服務提供方。
從支付端來看,以平安人壽為例,公司可提供豐富的養老年金、醫療險、重疾險、長期護理險等保險產品,為客戶享受高品質的康養、居家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險保障。
從服務端來看,在線上,平安健康通過自建專屬家庭醫生團隊,可為客戶提供從咨詢到診斷、診療的全流程醫療健康等服務;在線下,平安也在不斷補齊實體醫療服務版圖,通過參與方正集團重整,將北大醫療下屬5家綜合醫院、6家專科醫療機構等優質資源融入至現有的醫療健康生態圈。
此外,近年來,平安還在持續整合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以此形成線上和線下的 “三到” 網絡服務,覆蓋健康管理、亞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五大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恰是源于在支付端和服務端積累的強大實力,并能夠將兩項能力無縫銜接、高度融合,平安集團順勢構建出可與美國聯合健康對標的“管理式醫療”模式。
所謂管理式醫療模式,實際是將醫療健康的支付方與服務方結合起來,達成利益共同體。在此模式下,作為支付方的商業保險將承擔守門員的角色,倒逼醫療健康機構主動參與到客戶事前健康管理、疾病預防等工作中,進而幫助客戶降低疾病風險發生概率,并最終起到降低治療費用的目的。
也就是說,依托“管理式醫療”模式,平安集團為客戶提供的醫療健康服務并非單一、分散的,而是能為用戶提供閉環式、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并達到“省心、省時又省錢”的目的,這也是平安有信心、有能力布局居家養老的核心基礎。
事實上,從平安的醫養產品線上看,該公司除推出居家養老業務外,整體而言,目前已形成“保險+高端康養”、“保險+居家養老”、“保險+健康管理"在內的一體化養老解決方案。
可見,憑借不斷完善的醫療健康生態圈,平安的養老服務能力也在加速裂變,站在商業維度,這是一種很難被替代、被復制的競爭武器,也是平安能夠不斷吸引客戶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所言,養老是一項需要長期、專注投入的事業,平安將懷敬畏之心,以工匠精神,踐行“專業,讓生活更簡單”的承諾,做最專業的養老管家。
結 ?語
從十年來我國老齡事業的宏觀發展變化,到險企布局養老產業的行業趨勢,再到平安憑借在醫療健康生態上穩扎穩打,探索出的“保險+居家養老”在內的一體化養老解決方案,我們欣喜地看到,無論是國家還是保險企業等社會力量都在為破解中國式養老痛點而做著各種努力和探索。我們也有理由暢想,未來中國的養老市場將迸發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