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綜合改革走到第三個年頭了,古人說三歲看到老,目前關于車險發展的很多懸念已經塵埃落定。
在車險行業迎合階段性盈利高點的的狂歡時刻,角落里是無人關注的基層機構的一聲嘆息。
目前對于很多中小公司來講,誰都沒有決心丟棄這些最小的銷售單元,誰都沒有信心讓這些基層的處境馬上得到改善。
資深人士稱,目前全國范圍內的保牌機構越來越多,也就是年均保費在300萬左右的基層機構(包括三四級機構和營銷服務部)比改革前上升了很多。
隨著車險綜改效應的持續釋放,這些影響基層發展的矛盾也越來越明顯:
一是直銷團隊和渠道經營的矛盾
車險綜改后定價差異化,總公司的定價策略越來越細化,傳統機構以直接業務養團隊的思路已走不通,即便是百億級的中型公司,車險直接業務沒落亦是不爭的事實。
中小公司用直銷業務來攻城八寨的歷史不會再重來了,因為一是總體的綜合成本的壓力,二是人均產能的快速萎縮,三是車險市場的透明度越來越高,四是定價差異帶來的業務分流?;鶎訄F隊越跳越散,隊伍不好帶了。
上級機構如何平衡隊伍的穩定性和目標增量業務,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二是集中管理與機構積極性之間的矛盾
集中管理對于提高執行力,防范系統性風險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扼殺了機構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在共性管理的前提下,如何尊重地區的差異性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能力。
中小公司的管理層通常存在管理半徑不夠的情況,在瞬息萬變的形態各異的全國市場中,一旦落入本本主義的管理陷阱,就可能扼殺了很多商機。
基層機構也不應躺平,要守土有責,本著“溝通到絕望”的精神,用數據和經驗爭取上下達成一致;
三是轉型非車的目標與手段之間的矛盾
未來小公司的車險將成塊狀化發展,市場環境機構基礎的不一定,會決定同一主體的機構間的車險經營結果越來越大。部分區域的車險“清零”勢在必行,對這些機構來說轉型非車已變得是生存的問題。
但是基層機構轉型非車常陷入無米之炊的困窘,一是團隊,舊人已在勉強支撐,有非車經驗的業務員引進成本大,并且公司間的核保政策不一定能匹配,如果是新人,公司整體的培育不一定能滿足;二是產品,中小公司的常規業務的核保要求遠大于大公司,新產品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各機構的環境不一定能支持創新。
如果考慮到當前的履職回避制度,那上述的困窘程度會更甚
……
放在車險的歷史長河中,目前基層機構的困難是階段性的,是行業長期粗放式經營的結果,是中小公司整體市場化經營能力薄弱的結果,是基層機構自我造血能力落后的結果。
但是中國的財險的發展并沒有飽合,保險深度和密度還有大量的空間,保險服務未來社會的功能還會大大增強。
作為以專業和服務為己任的行業,機構的職能不應該也不可能被弱化,只有正視發展中的問題,著手解決上述的矛盾,基層機構才不至于荒蕪,基層生態才不會持續惡化。
騙子出沒,財險同行請注意!
限速背景下,停止內耗是小公司車險發展的第一要務
說真的,財險公司很多人都不愿向上爬了
保險行業C端化的執念不改,業務員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虛驚一場!DeepSeeK其實沒那么了解財險行業
最近新能源車險出單平臺很火爆,你怎么看?
只有會不會銷售的區別,沒有車險非車險的區別
暴脾氣的老鄭,會讓他兒子接他的班賣財險嗎?
如果辦一場財險行業的“春晚”,你最期待哪個節目?
財險公司姜總,回村里過了一個不太開心的年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