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們筑牢美好生活、拼搏事業的基石。作為身體的“門戶”,口腔更被視為人體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7年就提出,口腔疾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需積極防治。根據我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全國有高達97%的成年人正遭受口腔問題困擾,但就診率僅為10%。
究其原因,除了很多人對口腔健康問題認知度偏低外,受口腔科納入醫保范圍有限的影響,“看牙貴”也制約了就醫時效。諸多痛點待解之下,可以看到,近年來有不少保險機構通過開發齒科險,試圖為患者減輕齒科醫療費用負擔,助力國民提升口腔健康。
一眾探索者中,泰康在線打造的齒科險HMO模式,正在贏得市場認可。據最新發布的《泰康在線齒科險產品與服務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截至5月,泰康在線2022年齒科險總銷量較上一年同期增長73%,總保費同比增長152%。
究竟泰康在線的齒科險緣何會成為市場爆款,其打造的HMO模式又有哪些與眾不同?
在探尋泰康在線的齒科險緣何會成為爆款之前,相信很多人會心有疑惑:作為一個面向已病口腔人群的險種,齒科險的利潤空間頗為有限,既然如此,泰康在線在齒科險賽道上,精耕細作的緣由有哪些?
或許,這還要從用戶需求、政策導向和行業趨勢三個維度來探求。
從用戶需求上看,《白皮書》顯示,近年來,不少民眾深受牙齒疾病、牙齒不美觀等口腔問題的困擾,甚至很多人會因牙齒不整齊而產生嚴重的容貌焦慮、敏感自卑心理。不過,從目前我國的口腔醫療現狀看,僅有補牙、牙周治療的部分費用納入醫保,大部分的醫療服務以自費為主,而種植牙等復雜口腔治療項目更被視為“一口牙堪比一套房”的高消費。
由此,口腔醫療引入商業保險,幫助用戶降低治療成本,無疑迎合了當前巨大的市場需求。如《白皮書》指出,隨著居民健康保障意識的增強,以及齒科險的相對普及,購買齒科險支付牙科醫療服務逐漸成為就醫新趨勢。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泰康在線齒科險產品的投保人數同比分別增長38.5%和56.9%;齒科險理賠總金額同比分別增長57.8%和96.5%。并且,從泰康在線齒科險投保量來看,北京和上海是“業務重鎮”,投保量居前。此外,武漢、杭州、重慶、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緊隨其后,邁上“齒科保險大戶”之列。
事實上,發展齒科險不僅是民之所向,亦是國之所倡。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就特別提出“探索將商業保險納入口腔健康服務籌資方,提升保障水平”。
而站在行業維度看,目前保險在個人醫療費用支出中占比低,根源在于用戶獲得感低。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以重疾險為代表的傳統健康險產品,因其出險頻率低、保費又偏高,很難給用戶帶來充足的獲得感。相較之下,齒科險作為高發生率的險種,更能夠與客戶高頻互動,幾百元左右的保費即可撬動至少數千元的保額,而且賠付比例較高,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的獲得感。
以泰康在線的“E齒康齒科險(普惠計劃版)”為例,保費588元/年,保障內容除補牙等基礎治療、根管治療等復雜治療外,還涵蓋潔牙等保健治療以及意外治療。其中,保健治療100%報銷,理賠限額高達5000元,能夠有效提升用戶齒科保健意識,促進用戶齒科保健行為。據統計,“E齒康齒科險(普惠計劃版)”是泰康在線齒科險產品中的“銷量王”,已占全部齒科險產品總銷量的84%。
齒科險之所以受到用戶歡迎,還在于其實實在在解決了“看牙貴”的痛點。報告顯示,泰康在線齒科保險平均為用戶節省了高達60%的治療費用,最高節約費用相當于保費的32倍,大大降低了用戶的治療成本。
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就曾指出,作為戰略性產品,公司積極發展齒科險并非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在“商業向善”理念下,希望讓齒科產品更普惠,讓更多人了解專項保險的價值和必要性,改變自己的就醫習慣,進而促進人們的口腔健康水平、提升健康險的滲透率。
顯然,在齒科險的布局方面,泰康在線正在跳出健康險的傳統經營思維,帶著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進行大膽創新。同時,這也是對泰康保險集團“做大支付”戰略的一種深度詮釋,畢竟做大支付即是做大賠付,而只有做大賠付才能獲得用戶的長久信賴。
剖析完泰康在線深耕齒科險的緣由之后,我們再將目光聚焦到,在眾多齒科險經營主體中,泰康在線緣何能脫穎而出。
稍加觀察不難發現,依托泰康保險集團大健康戰略,構建以齒科險為中心的HMO模式,日漸成為泰康在線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核心壁壘。
所謂HMO(健康維護組織)模式,其實是管理式醫療的一種,美國最大的健康維護組織“凱撒醫療集團”便是HMO模式的成功典范。凱撒醫療的特色在于,其擁有自己的保險、醫院和醫生集團,會員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費,即可享受凱撒醫療提供的疾病預防、疾病診療、病后康復等全流程的醫療服務,這樣的閉環醫療服務體系可助力會員預防疾病發生或進一步惡化,進而達到醫療控費,減少治療成本的效果。
細究泰康在線的齒科險HMO模式,其與凱撒醫療類似,也同樣擁有自己的醫療服務體系。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起,泰康保險集團就前瞻性地投資了“泰康口腔”,迄今為止泰康口腔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國50余個城市開設超200家口腔醫院及診所,擁有專業的口腔醫師1300余名,主任醫師130余人。也正源于此,泰康在線構建了“齒科險+實體口腔醫療”服務閉環。
談及泰康在線探索齒科險領域HMO模式的意義,其核心價值實則是將保險公司與口腔醫療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為保證醫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為“守門人”角色的保險公司,將倒逼B端的口腔醫療機構通過宣傳保健知識、提供齒科保健服務等方式,降低民眾口腔疾病發生率。同時,推動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不僅能增強口腔醫療機構的客戶黏性,也將達成醫療控費和提高醫療質量的雙重目的。
當然,對于C端的保險用戶來說,投保了帶有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齒科險后,也會較以往更關注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愿意主動尋求牙齒保健或積極治療。
不得不說的是,HMO模式的經營理念也與當前全球多國醫改推崇的“價值醫療”如出一轍,即防止醫療過度浪費,幫助人們以更低的成本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效果。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也提及,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管理式醫療試點,建立健康管理組織,提供健康保險、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長期照護等服務。
由此看來,泰康在線打造的以齒科險為中心的HMO模式,不僅可助力齒科產業鏈條實現多方共贏,也極大地創造了社會效益。
事實上,泰康在線的齒科險HMO模式還有另一大看點,即將集團的“超級體驗式營銷”戰略注入其中。在此場景中,購買了齒科險的用戶,不僅享有高品質的實體口腔醫療服務體驗,還可以感受到“線上預約-簽字即走”的直賠模式,用戶治療后只需簽字,無需先付錢再報銷,顯著提升了理賠時效。
儼然,這樣的全流程的體驗更具場景化和互動感,能夠賦予用戶“超級體驗”,有助于提升用戶的重復購買意愿,強化對保險品牌的認同感。
熟悉保險或健康醫療行業的人都知道,近年來,除了泰康在線外,國內還有不少健康管理平臺和保險機構皆喊出欲做“中國版HMO”的愿景,商業藍圖雖好,但并非一蹴而就。觀察泰康在線打造的齒科險HMO模式,背后就離不開該公司多年來對“醫、藥、數、險”四維硬核能力的鍛造。
畢竟,HMO作為保險支付與醫療服務資源的整合角色,需要為用戶構建一個覆蓋范圍夠大、解決方案多元且不失便捷高效的服務網絡。
至于泰康在線“醫、藥、數、險”的能力有多強,不妨一起來詳細拆解:
醫:在醫療服務能力方面,從齒科險上看,包括“泰康口腔”在內,截至目前,該公司齒科險的服務生態已覆蓋全國范圍內的近1700家齒科診所。當然,不止齒科險,縱觀泰康在線對健康險板塊的整體經營思路,亦是大力借助集團自有醫療生態,基于“健康險+醫療”模式,將虛擬的保險產品與實體醫養相結合,最終使用戶獲得實惠和便利。
譬如,“泰愛保·百萬醫療險(尊享就醫版)”就將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納入保障范圍;“微醫保·門急診醫療保險”則通過對集團大健康生態內部互聯網醫院以及藥品配送平臺的整合,可為用戶報銷生態體系內一定額度的線上復診和藥品費用。
藥:在藥品服務能力方面,多年來,泰康在線根據不同領域、不同用戶群體的用藥需求,構建了“醫+藥+險”的服務閉環。據了解,目前泰康在線的藥品支付范圍已涵蓋日常用藥、癌癥特藥、慢病用藥、中藥等。同時,公司還可提供包括線上問診、開具處方、藥品配送的一站式全流程藥事服務。目前,公司部分產品已開通海外特藥責任,讓更多用戶享受到“家門口的海外醫療”,提升藥品可及性。
以泰康在線“好效保·粉紅衛士”為例,作為專為乳腺癌術后患者打造的保障,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復發后的已上市社保內外特藥服務,還建立了海南特藥目錄,讓更多患者更早用上創新藥。
數:提及數字化、科技能力,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長期堅持保險與科技雙輪驅動。同樣以齒科險為例,憑借不斷積累的科技實力,泰康在線不僅可為用戶建立數字化口腔健康檔案,還通過與眾多口腔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高效貫通,提升了口腔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近年來,泰康在線還不斷在理賠服務上取得突破,如推出線上“一鍵理賠”服務,省去繁瑣理賠流程;推出業內首個線上理賠糾紛ODR平臺,提升理賠糾紛處理便捷性;接入微信支付醫療電子發票,解決單據整理痛點等。
險:從保險產品創新能力上看,泰康在線也有著清晰的思路,那便是通過深耕產業鏈需求,構建“保險新生態”,提升保險產品的保障范圍和服務能力。可以看到,當前泰康在線的“保險新生態”體系,已涵蓋健康險生態、車險生態、數字生活生態等等。
產業鏈需求驅動產品創新的思路,也在促使泰康在線的保險產品不斷裂變、升級。僅從齒科險這一細分險種上看,目前泰康在線就累計打造出17款齒科險產品,可全面提供覆蓋兒童、成年人、老年人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保障解決方案。
參照國內外優秀企業的發展規律,構建扎實的底層能力,無疑是推動任何一種商業戰略、商業模式落地的基礎,而泰康在線探索的齒科險HMO模式,也恰是源于對“醫、藥、數、險”四大硬核能力的深耕積淀,只有付出日拱一卒的耐心,方能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結 語
對于保險經營理念,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陳東升曾坦言:“我們希望降低成本,讓用戶買到更優質、更實惠的產品和服務。”
如今,泰康在線依托“保險+醫療服務”商業閉環,打造的以齒科險為中心的HMO模式,正在將理念變為現實,亦為行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HMO模式提供了一大樣本。
玖亓周評|險資頻頻舉牌背后的“秘密”
觀察|新版中端醫療險,DRG醫療改革的解藥嗎?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