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夢涵
編輯:邢莉
來源:險企高參
近日,郭廣昌的復星帝國成為財經熱議話題。面對近期種種傳聞,復星集團及其掌門人郭廣昌接連發聲。
而就在節前“復星系”旗下子公司減持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財險)股份,合計出讓26%股權。
長期以來,陜西本地國資與復星系在永安財險的話語權爭奪方面分外激烈,尤其是在2017年達到高潮,直到2020年國資占比將達到52.49%,正式獲取控制地位。如今隨著“復星系”的撤退,陜西國資持股比例將增加至78.49%。
然而多年的內斗,也令永安財險業績發展乏力,近五年來保險業務收入在100億元左右徘徊,利潤在2億元左右徘徊。就在去年,永安財險現重大人事變動,前董事長陶光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此后,常磊臨危受命成為為新一任董事長。常磊在2022年半年經營分析會議上透露,永安財險或將啟動新一輪增資擴股工作。
三家退出一家減持,
“復星系”大撤退
9月6日至8日,永安財險接連發布了3則關于股東變更的信息披露公告,
據公告顯示,陜西秦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將持股比例為0.23%的股份,轉讓給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亞東杉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亞東翼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將持股比例為19.83%、0.92%、1.25%的股份,轉讓給陜西財金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將持股比例為2.50%、1.50%的股份,轉讓給陜西信用增進有限責任公司。
轉讓完成后,陜西財金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股份 22 %,陜西信用增進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股份 4.00%,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股份3.72%。
陜西秦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亞東杉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亞東翼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將不再持有股權不再持有永安財險股份。
值得關注的是,亞東杉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亞東翼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均為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則是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上述四家均屬于“復星系"旗下公司。“復星系”通過旗下上述4家公司合計持有永安財險40.68%的股份,轉讓完成后,永安財險4家“復星系”股東將僅剩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1家,持股比例也由此前的40.68%降至14.68%,合計出讓26%股權。
據2022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永安財險的國有法人股持股比例為52.49%,社會法人股持股比例為47.51%,如今國資“接盤”,持股比例將達到78.49%。
“國資系 ”“復星系”內斗多年,
高層變動頻現
作為一家1996年成立的老牌財險公司,永安財險因為公司內斗而被業內關注。近幾年,陜西本地國資與復星系在話語權爭奪方面分外激烈,也使得董事長一職變動頻繁。
早在2006年永安財險因股權、公司治理等問題鬧上原保監會,原保監會再次對永安財險進行行政接管。2007年,在永安財險第一輪增資擴股中,復星集團通過旗下杉控投資、復星工業、復星產業、翼航船舶等四個平臺入股永安財險,從此永安財險控制權的爭奪戰拉開序幕。
面對永安財險歷史糾紛、治理結構、償付能力、長期巨虧等問題,時任董事長張文元在任不到三年就退出永安財險,結束了其短暫的保險生涯。
2007年8月31日,永安保險選舉張東武為公司董事長。張東武任職長達9年,2015年,張東武繼續被選舉為董事會董事長。
然而僅一年,來自第一大股東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的陶光強就被選舉為董事長。據悉,2012年復星集團和永安財險簽訂了一份三年協議,約定公司經營主導權歸復星,但國有資產每年要保值增值6%。結果2015年協議到期后沒續簽,年底代表陜西國資委的陶光強出任永安財險董事長。陜西國資委欲回收永安財險控制權意圖明顯,雙方矛盾開始涌現。
2017年股東內斗達到了高潮,這一年董事會決定解聘“復星系”蔣明的總裁職務,復星系多位高管聯名提議罷免“國資系”董事長陶光強。股權爭奪大戰的轉折點在2020年5月,永安財險公告,平安銀行擬將其所持有占公司總股份數2.52%的7571萬股股份,全部轉讓至股東陜國投。
股權轉讓后,平安銀行將不再持有永安財險股份,陜國投持股比例從2.29%增至4.81%。在所有股份中,國資占比將達到52.5%,正式獲取控制地位。
董事長常磊 “臨危受命”,
或將啟動新一輪增資擴股
就在國資獲取控制地位的一年后,董事長陶光強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此后董事長一職空懸,直至今年2月由常磊擔任。
2021年8月,陜西省紀委監察廳官網發布公告稱,永安財險黨委書記、董事長陶光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2022年3月,陶光強受到開除黨籍、政務撤職處分,按管理序列六級確定其職務,違紀違法所得被收繳。
2021年11月,永安財險召開第五屆董事會2021年第7次臨時會議。鑒于公司董事長陶光強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一致同意暫停陶光強公司董事長職務,全票推選董事沙春枝代行董事長職權。
2月22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常磊陶光強任免職的通知》,同意常磊為董事長人選,陶光強不再擔任永安財險董事長職務。當日又發布的另一則任免通知顯示,同意常磊不再擔任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從金融資管公司跨界到保險,業內稱常磊此行可謂“臨危受命”。
常磊要面對的還有永安財險規模進一步發展的乏力。
2022年上半年,永安財險實現保費收入60.77億元,同比增長12.45%,實現凈利潤0.65億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12.24%,較上一季度降低5.97個百分點,2022 年 1 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 BB 類。
上半年的成績可謂亮眼,但從近五年的業績來看,其保險業務收入在100億元左右徘徊,利潤在2億元左右徘徊。
永安財險2017年-2021年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4.86億元、104.66億元、118.24億元、105.81億元、109.70億元,凈利潤分別實現3.01億元、1.81億元、2.89億元、2.83億元、2. 10億元。
險企高參根據公開數據制作
常磊在2022年半年經營分析會議上表示,要在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中,明晰永安財險的戰略定位,作出符合實際的策略選擇,要從行業的發展思考永安財險的選擇,加強四方面的思考:要客戶還是要保單;要效益還是要規模;要服務還是要費用;要精細化管理還是粗放式經營。要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構建起更加成熟的自身"生態"體系,實現客戶與保單、效益與規模、服務與費用的有機統一,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永安財險或將啟動新一輪增資擴股工作。常磊在8月召開的上半年經營會議中透露,隨著永安財險股權重組優化工作的完成,新一輪增資擴股工作的啟動,戰略定位的明晰及發展模式的變革,制約整體效益提升的問題將不斷改善。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