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8月31日下午,新華保險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管理層回應了個險隊伍建設、康養業務發展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
2022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沖擊和嚴峻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壽險行業在監管穩增長和促發展的指導下深度轉型調整。在此背景下,新華保險也不斷探索營銷模式轉型,推動產品多元化發展,強化服務能力,賦能科技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新華保險總資產接近1.2萬億元,較2021年末提升5.4%;實現保費收入1026億元,同比增長2.0%,連續兩年在上半年突破千億平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2億元,凈投資收益近249億元,同比增長16.4%;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2%。
面對當下壽險行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新華保險副總裁于志剛表示市場空間沒有變、行業發展規律沒有變,“中國壽險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沒有變,老百姓的人均保單滲透率遠未達到發展新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當下發展水平的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始終存在;行業發展規律也沒有變,壽險行業具有一定周期性。無論是回顧國內30年的發展,還是對標國際和亞太地區,我們都會看到代理人隊伍經歷快速增員、大脫落、保費增速下降、隊伍升級、重新提高產能、走上新發展的歷程。”
01 隊伍“提產能”是當務之急
半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新華保險總保費約1026億元,內含價值2589億元,新業務價值21億元。
從保費結構來看,續期保費702億元,約占總保費的68.4%;長期險首年保費約294.86億元,占總保費比例為28.7%;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122.30億元,占長期險首年保費比例為41.5%;續期保費702.12億元,同比增長4.8%。
2022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個人壽險業務13個月繼續率為84.3%,25個月繼續率為82.7%。2022年1-6月退保率為1.0%,與去年同期持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2年上半年個險渠道新業務發展承壓,在續期業務支撐下,保費規模基本保持穩定,實現保費收入695.52億元。
在全行業都面臨著人力下滑的背景下,新華保險也積極探索營銷隊伍轉型,持續開展人力清虛,聚焦績優人力發展。截至6月30日,個險代理人規模人力為31.8萬人,同比下降27.9%;月均合格人力6.1萬人,同比下降41.9%;月均合格率17.5% ,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月均人均綜合產能3840元,同比增長23.7%。
面對人力及月均合格率的下滑,新華保險總裁助理王練文坦言,目前整個行業處于深度轉型中,階段性筑底過程中,想把隊伍穩在一個固定的數字很難,新華保險建設精英代理人隊伍將按照“提產能、優結構、穩增長”三步走。
第一步“提產能”是當務之急,唯有切實地通過產品、服務、訓練和有效的服務活動,幫助隊伍提升產能,隊伍才穩得住、才能發展;第二步“優結構”使代理人隊伍更有力量、更有凝聚力;第三步是“穩增長”,推動績優人力持續增長、10年期以上保費穩增長,實現隊伍、業務、財務進入良性的正循環。
關于上半年隊伍產能的提升,王練文表示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股市動蕩、基金回報率疲軟,民眾存款增加但可投資標的減少,所以保險類的產品因其安全性、收益性等各方面的綜合特點,反而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廣大中高階層的喜愛,這是產能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不斷提升隊伍質量,新華下半年將強化績優隊伍支持政策,改善隊伍質量,提升隊伍產能。持續推動“優計劃”落地實施和“年輕化、專業化、城市化”營銷隊伍建設,探索營銷隊伍轉型。同時強化客戶服務經營,持續創新活動方式,開展分類養客活動,強化隊伍獲客能力;加強客戶保障缺口檢視,提升隊伍客戶服務效率。
個險渠道普遍承壓,銀保渠道成為更多壽險公司的發力點。自2019年提出“二次騰飛”開始,新華保險便重拾銀保渠道,由其承擔作為提升規模的主力軍。截至今年6月,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311.95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47.56億元,同比增長1.1%;續期保費95.75億元,同比增長2.5%。
新華保險副總裁、總精算師兼董事會秘書龔興峰表示,銀保渠道在市場上一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爭議,但新華保險對銀保渠道和銀保業務戰略定位是一貫持續的。公司著力發展銀保渠道,是希望在該渠道能夠更多地接觸到客戶,為其提供適合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團體渠道保費方面,新華保險上半年收入超18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團體短期險保費占比約96%,短期險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2.0%;政策性健康保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超5億元,同比增長36.3%;覆蓋客戶1,385萬人,同比增長228.8%。
02 資產負債端聯動 康養協同發展更進一步
今年6月28日,新華保險在股東大會上通過的《“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新華保險下一步的改革藍圖:推動“一艦三擎、提速遠航”,即聚焦深耕壽險主航道,著力推動養老產業、發展健康產業、做強做穩資產管理業務三方面,助力實現“二次騰飛卓越新華”階段目標。
新華保險擁有以資產管理公司為主體的融合型財富管理平臺,管理資產規模超過萬億元,投資風格穩健,與負債端形成良好聯動效應。
面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嚴峻挑戰,新華保險大類資產配置保持基本穩定,拉長資產端久期,同時靈活進行戰術資產配置,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截至6月30日,新華保險投資資產達1.1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3%;凈投資收益近2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億元,同比增16.4%;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7%。新華保險實現總投資收益226億元;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2%。
投資端穩健增長的同時,新華保險積極整合內外部康養資源,拓展產品服務內涵和公司服務半徑。為推進產品多元化發展,新華保險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在壽險主業堅實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產業協同支撐能力。
自公司“樂享、頤享、尊享”三大社區產品線全面落地后,2022年延慶養老社區籌備開業并推進體驗式營銷,康養產業發展更進一步。
新華保險副總裁張泓介紹,新華在康養領域創造了比較豐富的產品類型,北京蓮花池養老公寓已經投入運營五年,海南博鰲家園也在運營之中,延慶康養社區今年正式投入運營,這三個社區有著不同的定位,分別對應專業護理,持續照料以及旅居養老三種養老方式。在健康管理方面,新華不僅有康復醫院,還投資了新華卓越健康管理公司,其下屬的19家健康管理中心均分布在核心省份,康養產業的線下布局可對業務有效賦能。
數據顯示,在康養協同落地方面,上半年新華保險累計簽署養老社區的入住資格函353份,對應保費超過5個億;截止6月末,累計實現健康協同營業收入約2億元。這也使公司更加有信心繼續按照“十四五”康養總規劃藍圖一步一步扎實推進。
張泓坦言,新華保險康養產業的總體目標,是要在圍繞著個人客戶特別是中高端客戶,解決客戶群體的養老、醫療等痛點,以此為切入點,加快產業投資布局,以“保險+服務”提升保險行業的附加值,推動建立保險客戶康養的生態圈,以此提升壽險主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當前,壽險行業仍在業務階段性筑底和深度轉型調整過程中,發展形勢復雜嚴峻。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表示,下半年,公司將按照“穩定規模,突出價值”的業務導向,聚焦核心業務發展,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著力改善隊伍質量,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