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關于種植牙集采的新動作又來了。動輒上萬的種植牙要降價了!
8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就《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或書面信函的方式提出反饋意見,截止時間為2022年8月27日。
征求意見稿共四部分12條:
重點是規范口腔種植收費方式,整合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等相應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圍繞種植牙全流程做好價格調控,降低公立醫療機構口腔種植醫療服務的偏高價格,加強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和引導;
組織實施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廣泛發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與集采并準確報量。
國家醫保局稱,口腔種植領域收費不規范、費用負擔重等問題長期存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成為困擾群眾的民生痛點。
多地已開始先行先試
據了解,近年來,種植牙帶量采購的消息不斷傳出。去年就有人大代表建議將種植牙材料費用納入醫保。
對此,國家醫保局雖然在該答復中并未明確開展種植牙集采,但也指出,將規范口腔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拆分過多過細的項目進行整合。控制公立醫院自主制定價格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規模。指導地方將種植體納入平臺掛網范圍,促進各品牌種植體價格陽光透明,擠出水分。
進入2022年以來,國家層面更是多次釋放出集采信號,甚至將其與“常規大品種”一同放在了重要位置。
今年初的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曾提出對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此后不久,在2月份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夠推出一個種植牙集采地方集采的聯盟改革。”
伴隨著集采呼聲的日益高漲,這一被稱為“史上最難集采”的種植牙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在此背景下,不少地方率先開展嘗試。
另外,經集中議價談判,種植牙材料(含牙冠、植體一套)費用平均降幅84.17%,最高降幅達89.5%,其中價格最低的種植牙只需950元。
除此之外,包括湖南、甘肅、陜西、江西、吉林等在內的多地醫保局也發布了口腔種植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查登記的通知。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多地醫保局開展調查,表明種植牙集采將加快推進。
有醫保就夠了嗎?
如今幾乎每個人都有一份醫保兜底,讓我們平日里生病住院時,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也是因為這樣,使得很多人認為有了醫保就萬事大吉了,生病也不怕沒錢醫治。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醫保報銷有明確的封頂線限制,一旦超出便要自掏腰包,這對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大病來說,根本不夠。
另外,很多大病藥物并不在報銷范圍內,終究只能自費。以支架為例:1999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心臟支架成功上市,價格降至1萬元左右,一舉打破進口壟斷。據介紹,目前,國產支架均價在8000元左右,進口支架普遍貴30%以上,最貴的治療性藥物支架或放射性支架可達2-3萬元。
然而,臨床上使用的腦血管支架中,國內產品依然很少。其中,頸動脈支架主要依靠進口,顱內動脈支架僅有一個國產品牌。雖然在心臟介入治療中,80%左右的心臟支架都是國產的,但是,導管、導絲等配套醫療器械市場仍被國外品牌壟斷,且進口支架不在醫保報銷范圍!
醫療支出是剛性支出,具有無限趨高性,而商業保險就是那筆可以現在就約定的救命錢!
有醫保也要補充商業保險
《中國人健康大數據》報告顯示:平均每1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癥;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因心腦血管疾病而逝世……具體到個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約為73%。
而醫學界公認的惡性腫瘤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先進,癌癥逐漸被攻克,未來癌癥不一定要命,但有錢才能保命啊!
這就是最殘酷的現實,進了醫院你就會明白,所有的“財務自由”都是騙人的。
一旦不幸生病,需要進口藥、醫療器械,甚至進入ICU。花費動輒幾十、上百萬,醫保的報銷只是杯水車薪。因病產生的醫療費、調養費、誤工費等足以拖垮一個中產家庭。
因此,為了不讓自己的家庭被疾病拖垮,即使去世也不留債給家人,最好準備好醫療險和重疾險。
醫療險可以報銷看病住院的醫藥費,一年可以最高可以報銷兩三百萬,有了它,再貴的進口藥、特效藥也吃得起。而這只需一年幾百塊的支出,就可以避免今后要在錢和命之間作抉擇。
重疾險滿足理賠的條件下則可以直接賠錢,買多少保額就賠多少,直接彌補了生病期間的收入損失,已足夠用來緩解家庭經濟危機。
總而言之,買保險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養老等風險時,幫我們承擔風險,把損失降到最低。就算小到牙齒,也能實現保障…
保險客戶問題太難搞?這么使用DeepSeek助你輕松搞定!
一險企獲巨額增資!增幅約54%
一養老保險公司總經理辭任!
金融監管總局、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展銀發經濟保險!
一上市險企高管辭職!
全國推廣,取消“雙錄”!個人養老金新制度來了
因網點保險銷售“雙錄”不到位等,一省級分行被罰近500萬元!
終身禁業又添一人!已是年內第17個
重磅!人身保險傷殘評定來了,2025年2月1日執行
國家醫保局: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