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倒計時,期待已久的“撒歡兒時間”即將來臨!
一場報復性出游蓄勢待發!當前疫情防控形式穩定,積壓的出游需求即將釋放!據人民日報消息,今年“五一”小長假,出游人次或將達到2億!
2021年“五一”喜提了“最熱”小長假。熱門線路火車票秒光,熱門線路航班一位難求,熱門城市酒店民宿提前滿房,熱門景區門票已經售罄……
自去年十一假期之后,經歷了“就地過年”的人們,“走出家門”的向往,已經無法壓抑。
全家出游,一方面敬老孝親,回報父母對兒女、對孫輩的無私奉獻;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孩子們收獲一路的歡聲笑語。對于孩子們而言,全家出游的意義,除了對他鄉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的感悟,更有對家人親密相處的記憶。
家庭,成為假期旅行的常見組合。
從社會現狀來看,“421”“422”的已經成為了家庭的基本組成模式。無論是最大規模的“422”組合,還是最常見的“21”三口之家,對于已經組成家庭的人們而言,放假期間,陪伴家人、全家同行,似乎成為了首選。
全家出游的困難是眾所周知的。在陌生的外部環境、陌生的人際關系中,如何確保一家人快樂出行、平安歸來,或許是出游策劃者最在意的結果。
在家庭中,出游計劃的策劃者往往是“頂梁柱”,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需要從出游路線、交通方式、入住酒店等方面事無巨細地安排妥當。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結構中,即便做了“萬全”的準備,也難免“萬一”發生。
2020年的新冠疫情可以說大大提高了人們的風險意識,在疫情之后2億人次選擇出行的這個小長假里,在家庭“頂梁柱”保險需求更加理性的前提下,全面的保險保障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風險防范準備。
01
家庭出游,適合的旅游保障必不可少
家庭,正在成為投保的新單位。2020《“7595”成長型客戶健康保障與關愛綠皮書》關注了1975-1995年出生人群的消費需求。綠皮書顯示,群體的消費觀念趨于理性,對保障產品的需求已不再滿足于為自己投保,為家庭保障成為該人群的主流需求。
對于即將出游的家庭來說,全家出行的時候,不能忽視旅途中的風險,帶上一份適合的旅游保障必不可少。
旅游風險,是指因為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涉旅突發事件或自身原因導致損失的不確定性。突發事件會導致風險的產生,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演變成一種危機。
無論風險,還是危機,都是我們所不樂見的。因此,從保險消費者的視角出發,旅行意外險是短途出行的標配。
與普通的意外險產品相比,旅行意外險的保障責任更加廣泛,除了保障意外身故/傷殘、意外醫療,還會增加一些發生旅行意外時常用的保險責任,比如緊急救援、醫療運送等。
保險業內人士提示,配置旅行意外險,可以盡量選擇帶有緊急醫療救援服務條款的保險產品。
身在陌生的環境中,尤其帶著是老人、孩子全家出行,如果選擇了帶有緊急醫療救援服務條款的保險產品,一旦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或突發急性疾病,就可撥打保險機構提供的服務電話,及時獲得緊急救援和醫療服務。
如果出游時參加極限運動,如參與潛水、滑雪、跳傘、攀巖、探險等高風險運動,還可附加投保高風險運動意外傷害保險。擔心旅行行李物品和旅行證件丟失的情況發生,一些保險公司還會提供附加行李物品和旅行證件損失保險的服務等。
總的來說,配置旅游保險最重要的是保障期應當覆蓋出游的全旅程。旅游保險一般按天計算,購買保險的期間應不少于旅游時間,甚至略長于旅游時間,以免在旅游行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因保險到期而失去保險保障。
如果選擇自駕游,出行前應確保車險仍在有效期內。此外,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自駕旅游保險,保障期靈活,保費在幾百元上下,也是性價比較高的一種選擇。
02
后疫情時代,旅游保險何去何從?
從旅游保險供給側來看,旅游意外險仍處于最基礎、最簡單的保障層面。旅游保險還存在著產品結構單一、針對性不強、終端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后疫情時代,不論是旅游企業,還是游客,對風險都有了更深的認識,保險意識也明顯增強。需求的深化如何推動旅游保險出現新的變化?業內人士表示,以下保險前景可期。
一是旅游鏈條上各類文化和旅游經營者的責任保險。現在談旅游保險往往就集中在旅行社領域,其實景區、酒店、民宿、演藝場所等都應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雇主責任險、財產險及員工健康險等,保險應貫穿到吃住行游購娛相關產業鏈條中,特別是一些高風險旅游項目的經營者,疫情之后更要提高保險意識。
二是旅游者的行程取消和終止險。此類保險在國外較為常見,這需要保險公司根據基礎數據進行風險定價,從而豐富旅游產品的供給。
三是旅游者的出境游醫療救助險。從近年來的現實看,我國游客在境外除了意外事故,也有越來越多的因自身突發疾病需要救助的案例。
伴隨保險產品的豐富,旅游保險增加供給仍有很大的空間。對于政府而言,應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利用市場化的手段去創新旅游保險,構建一個更為豐富的旅游保險產品體系。
03
疫情重塑,家庭保障需求正在釋放
保險需求的快速釋放不僅僅體現節假日,家庭保障需求的體現是方方面面的。
新冠疫情猝不及防的到來,創造了很多新的歷史:它成為自西班牙大流感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流行病;導致了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大范圍的經濟停擺;創造了OPEC成立以來原油價格最大跌幅;促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央行干預……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疫情期間,這句話被廣為流傳。復旦大學《后疫情時期中國保險需求的18大發現》揭示,大型公共衛生事件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保險需求。
從財富管理的兩個側面來看,一份匯集了2萬份樣本的銀行客戶調研報告顯示,疫情之后,人們投資理財和保險保障行為都更加主動。一方面,用戶對理財投資環境的信心回暖,投資理財行為更加主動;另一方面,從保險需求來看,疫情之前認為沒有必要、不會購買保險的用戶下降了5.7倍,僅余不足3.7%的用戶。
可以見得,人民群眾變得更具有風險意識,對保險保障和財富增值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具備風險規避能力的保險,已經成為“新中年”一代為家庭構筑“防火墻”的最優選項。
大家保險發布的《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家庭投保意識明顯提升,約70%的受訪者已經為家人購買了保險,尚未購買的人群中,超過八成打算為家人配置保險。保險產品類型的選擇上,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是家庭成員主要配置的保險,其中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夫妻保障以重疾險和意外險為首,給孩子的保障會優先選擇教育險,為父母配置重疾險和養老險的比例最高。調研數據顯示,受訪者家庭成員人均持有保單1.17張,家庭平均持有保單3.62張。
鑒于保單數量增多且保障范圍各異,據調查,超六成人群期望通過家庭賬戶管理全家保單。而保險家庭賬戶將改變以個體方式購買保險獲得保障的傳統方式,通過一個賬戶滿足全家保障需求。
《中國保險家庭賬戶白皮書(2019)》指出,基于保險家庭賬戶模式,保險公司可提供三種服務模式以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第一,以家庭客戶為中心,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動態的、持續的一攬子保險解決方案;第二,以深度挖掘家庭客戶價值為目的,可以為家庭成員提供以健康管理和品質生活為代表的持續動態的增值服務;第三,以數據和平臺為依托,可以追蹤家庭成員健康狀況、保障需求及生活消費等信息,打造家庭服務管理平臺。
保險需求的釋放是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最大底氣。然而,能否把握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則需要保險主體自身的主動回應和積極探索。
僅就目前來看,提升合規意識,筑牢發展基礎是服務新時代消費者的必然選擇。
在此基礎上,適合新消費需求的產品及服務供給側改革亦勢在必行。而這其中,打通保險產品供給與消費需求的關鍵則離不開行銷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