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增長乏力,眾多頭部險企正追求新的增動力,康養已然成為大型險企追逐的熱點,目前頭部的壽險公司已經無一例外地進入了養老社區產業。動輒上百億的拿地,全國布局已經成為幾乎所有大型險企的標配。不僅如此,有的中型險企也正通過重資產投入的方式,重倉布局養老產業。
當下,對于一家大型險企而言,似乎不做養老社區,就已經成為一家落后于時代的企業。大家都覺得養老社區是風口,也是必然要抓住的事。
供給過剩之憂
但是,養老社區的供給結構未來會如何,是否會出現階段性的供給過剩?行業應該如何投入?值得思考。
據一位險企高管介紹,1990年代和奧巴馬醫改法案之后,美國養老和康復護理行業發生過兩次重要的市場波動,一次是由華爾街推動的,所有的資本看重嬰兒潮所帶來的養老機會,幾年之內,養老床位的供給快速增長,然后就出現了階段性的供給的過剩,后面用了10年的時間去消化。特別是進入到康復和護理行業以后,奧巴馬方案的改革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原來由21天的康復護理期支付壓縮到14天,把后面7天利潤率最高的部分擠出來了,導致一批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出現財務危機。
目前很多頭部企業集中資源興辦養老社區。但事實上,國人目前不僅需要養老社區,更需要更適合國人習慣的居家養老。現實來看,大部分老人還是會選擇居家養老。有數據顯示,我國養老則呈現“9073”格局,即90%老人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社會)養老。
“大家都知道我們生病要去就醫,但出現亞健康狀態或者其他一些小毛病時,則會去康復機構或者在家里調理,老了也是這樣,不一定要選擇去養老機構,90%的人不會改變他原來生存的環境。”一位保險公司高管說,把你衰老的過程交給一個專業的大型養老機構非常好,你可以非常省心,但是大部分人或者說人們大部分的老年時光期望的依然是延續過往的生活方式。
就這一維度看,如此多的資源投入到養老社區建設中,將來是否會出現與需求結構不匹配的情況?這一點值得關注。
盈利模式之憂
目前養老社區自身還遠遠沒有形成閉環的盈利模式,只能作為保險公司延攬業務的一個手段,典型的還是入住權銷售。養老社區本質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現金流,雖然壽險公司有穩定的現金流,適合長期投資養老社區。但是目前的養老社區本身無法實現投入回饋,仍處于大規模投入階段,且將延續相當長的時間,而這將耗用壽險公司大量資本金和償付能力。
一旦發生大規模階段性供給過剩,必然給壽險公司的養老社區建設帶來重大影響,乃至威脅到壽險公司自身的現金流。事實上,中國的很多產業,從光伏到汽車,到團購等都出現了一個高速發展,出現泡沫,泡沫破裂,企業危機,重整重構的過程,養老產業也不會是個例外。
事實上,養老社區的建設重要,運營更重要,需要精細化和專業化的運營,需要大量的養老、康養、醫療資源和人才做支撐,從而實現不斷降低成本,提升品質,最終達到盈利模式的閉環。正如一位險企高管說的,“養老社區進入到一個高度競爭的階段,這個時候所比拼的就是效率和成本?!?/span>
頭部企業在大規模挺進養老社區時,要思考投入多大規模,未來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多久能夠形成閉環,未來行業的結構是什么?而不能頭腦發熱,一窩蜂地進入。
安全風險之憂
當然大規模投入養老社區,不僅僅要考慮到盈利,還要考慮到后續的管理與安全等問題,一些安全、服務相關的聲譽風險一旦爆發,就會對整個行業的養老社區建設帶來巨大沖擊。
比如《紐約時報》發現,全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11%出現在老年人護理機構,死亡人數占全美三分之一以上(35%)。有14個州超過一半死亡病例都是護理機構的老人和工作人員,這一比例在新罕布什爾州高達72%。
防護物資缺乏、檢測能力有限等固然是導致養老院疫情惡化的原因,但“天災”背后還牽扯出“人禍”。過度市場化的養老體系和一度放任養老院運營也給病毒的蔓延創造了條件。
CNN調查發現,近幾個月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和各州職業安全機構收到了超過500起關于養老院無視疫情警告的投訴,有工作人員被告知用咖啡濾網做口罩,還有出現發燒嘔吐癥狀的工作人員被要求繼續工作。
甚至有養老院拒絕告知工作人員院內的確診情況。西雅圖一家養老院就因為隱瞞情被處以60萬美元(約合425萬人民幣)罰款。
由于養老社區關系到老人安全,關系到民生,社會影響巨大,可以預見,未來養老社區必然要面臨國家的高度監管,這時候,投資養老社區的企業是否會有足夠的安全防范,質量控制和運營能力,非常重要,否則就會面臨巨大問題。
房地產投資思維可以休矣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險企在以房地產思維來看養老社區建設,如果是這樣就和養老社區建設初衷更加違背,養老社區的后續運營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精細化的運營,甚至要容忍虧損和巨大投入,一旦以功利化的思維做養老社區,一心想著投資,養老社區就很難做好。而且如果以這種思維來做,就失去了面對那些做養老社區的房地產企業的比較優勢。因為后者更懂得投資運營,更懂得房地產經營邏輯。
< END >
BaoQi
保契大家談是專為來自政產學研的保險業內人士提供的交流互鑒平臺,旨在聆聽各界聲音,匯聚行業共進力量,繪就保險業壯美篇章。文中觀點并不代表保契立場。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