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了”到“火過”,惠民保“涼”得有點快。
自2020年開始,憑借“低保費、低門檻、高保額”三大特性,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迅速躥紅,在全國四處開花、風頭盡顯。
然而,繁榮之下亦有隱憂。風控能力不足、產品隨意定價、服務能力不強、拖賠惜賠等問題日益突出,最終招致監管重錘。
筆者認為,監管重拳整治惠民保亂象十分必要,目的是為了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個新生事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難免會走一些彎路,但只要為民的初心不改,還是要想辦法把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把風險降到最小化。
隨著監管一紙令下,信馬由韁漸成過往。“韁繩”逐漸拉緊,惠民保也要告別粗放發展的喧囂,回歸精耕細作的寧靜。但其曾經的爆發式增長、與監管的多次“互動”,以及由此折射的三重焦慮和一對矛盾,值得業內思考。
01
保險公司跑馬圈地的生存焦慮
大家都知道,目前保險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在行業蛋糕大部分被大型保險公司切走,同時行業經營日益趨同化,競爭日益同質化和白熱化的情況下,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實屬不易。
惠民保恰恰就是為數不多的新的增長點之一。與純商業性質的醫療保險相比,惠民保是一個由政府、保險公司和第三方平臺共同搭建的新型健康保險模式。它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很大程度是因為有各地政府部門的參與。
有了地方政府加持,保險公司的品牌公信力大大增強,流量的獲取、客戶的二次開發自然不在話下。于是,很多保險公司不顧一切地沖進市場,爭奪惠民保的經營資質,低價惡性競爭、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23個省份179個地市推出相關產品,累計超4000萬人參保,保費收入超50億元。
粗放擴張的背后,是整個行業保費的增長乏力,是保險公司的生存焦慮。
02
老百姓對健康風險的保障焦慮
惠民保,從本質上講,有著典型的“百萬醫療”特征,有人稱它為低配版的百萬醫療險。它的保額沒有那么高,但夠用,而且可以帶病投保,保費也相對低一些,這些都切中老百姓“看病貴”的痛點。
當前,老百姓對醫療健康越來越重視,希望在社保基礎上有更高的醫療保障。從各地惠民保業務的宣傳方式來看,“低價”成為核心宣傳要素,許多老百姓根本不看保險條款,僅僅“聽”到低價,就“閉著眼睛”投保了。
比如,2021年4月末推出的上海“滬惠保”,僅上線三周的時間,投保人數就超過了500萬人。
畢竟,純商業性質的醫療保險保費不菲、保障不高、門檻不低,對于渴望減輕高額醫療費用負擔的投保人來說,并不是很友好。于是,惠民保就成了“救命稻草”,雖然它的“坑”也不少。
但誰會在乎呢?在乎又有什么用呢?
惠民保暢銷的背后,是老百姓對健康風險的保障焦慮。
03
保險業轉型的創新焦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當前,保險業正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但監管和創新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新生事物考驗創新的尺度,更考驗監管的智慧。
銀保監會多次強調,支持金融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創新,同時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
惠民保算創新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效果來看,惠民保確實對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有貢獻,強化了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互補銜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獲得感。
但從惠民保的發展速度來看,一些保險公司有些太著急了,表現為:跑步前進占地盤、沒有金剛鉆硬攬瓷器活、打著創新的旗號虛假宣傳……
對監管部門來說,鼓勵創新并不代表容忍亂象。從其表態來看,更側重的是在創新的同時要防范住風險,走服務經濟社會和保障民生的正道,而不是跑馬圈地和粗放擴張的老路和歪路。
“合理”二字,看似簡單,實則難拿捏。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保險公司,都在試探監管和創新的邊界,摸著石頭過河難免出錯,但“河”總要過,不能停在“河”中間。
風險亂象的背后,是保險業轉型期的創新焦慮。
04
高質量保險保障服務需求和低性價比保險產品的矛盾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當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貴”再合適不過。當然,如果相應的保障和服務跟得上,“貴”也就認了,但情況并不是如此。
我們常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一道理在保險業并不完全適用,“貴”的保險產品不一定就是好產品。
概而言之,“性價比”是保險產品的硬傷。
低保費、低門檻、高保額的惠民保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的熱銷,恰恰是因為找準了老百姓健康風險保障的痛點和難點,折射出高質量保險保障服務需求和低性價比保險產品之間的矛盾。
這一矛盾由來已久,且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根源在于保險公司居高不下的運營管理成本、亟待提高的定價能力和承保能力。
這一矛盾并非無解,需要保險公司“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監管部門引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平衡點。
保險是社會的“穩定器”和經濟的“助推器”。惠民保只有真正解決痛點,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老百姓才會買賬,行業才能回歸初心、健康發展。
期待保險業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辦好。
< END >
BaoQi
保契大家談是專為來自政產學研的保險業內人士提供的交流互鑒平臺,旨在聆聽各界聲音,匯聚行業共進力量,繪就保險業壯美篇章。文中觀點并不代表保契立場。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