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的茍且困于職場的“打工人”,心之所向往往在于擁有“詩與遠方”的自由職業。
然而,從“詩和遠方”走進現實,自由職業不僅包括令人艷羨的設計師、攝影師、撰稿人、短視頻主播,還有每天奔波于城市各處,為人們帶來便捷服務的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以及家政維修人員等靈活就業者。
職業豐富、形式多樣的靈活就業已經成為我國勞動者就業的新常態,為“穩就業”“保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人社部門統計,我國靈活就業人員數量已超2億,占全部就業人員數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相當于歐洲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當下,上述群體的權益保障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里,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兩次聚焦靈活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
5月12日,國常會明確要求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合理界定平臺企業責任,探索用工企業購買商業保險等機制。7月7日,國常會再次強調,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有利于促進靈活就業、增加就業崗位和群眾收入。
與此同時,在人社部近日公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要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延長的繳費時間會否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積極性,成為了專家學者的話題焦點。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令人振奮的消息接踵而來!備受關注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為靈活就業的勞動者提供了另一種補充方案。
7月12日,來自重慶市某快遞公司的劉先生,成為了我國第一位購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客戶,提供該產品的公司為人保壽險。
7月26日,泰康人壽也發布了一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這款政策支持型個人養老年金產品將采取積累期“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提供兩種不同的投資組合,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消費者。
01
靈活就業人員連續15年繳費已然不易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延遲退休早已“箭在弦上”,推進提升社保繳費年限的政策也呼之欲出。6月30日,人社部《規劃》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在我國城鎮化的初期,很多勞動者就業時間并不長,因此我國在1997年首次明確將繳納年限定為15年。但回過頭看,實際退休人員普遍都已繳納了超過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
按照25歲開始勞動,60歲退休來估算,企事業單位的多數員工的工作年限都能超過15年。而且只要在單位工作一年就應繳一年社保,即使將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再提高10-15年,對這類人群并不難,他們也極少排斥。
不過,對于靈活就業和階段性就業人員來說,按最低年限繳納的情況非常普遍。由于收入不穩定,并且個人的觀念意識匱乏,繳滿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對他們來說已經十分不易。
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法定總繳費率為28%,其中企業繳費比例為20%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8%。對于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并且費用完全由個人承擔。
日趨龐大的靈活就業群體為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考驗。為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考慮到該人群特點,相關部門在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上已做了特殊照顧:不僅繳費比例比企業和職工養老保險總費率低,在繳費基數上,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本省上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自主選擇,并且按月、按季、按年繳費都可以。
盡管制度壁壘已漸破除,出于收入水平不穩定等原因,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更愿意選擇不參保,從而在當下獲得更多可支配的報酬。在未來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后,或將進一步動搖自由職業者本來就不強烈的繳費意愿。
02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能否補位?
目前,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繳納仍以自愿的形式,面對“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政策的落地,保險行業也捕捉到了為百姓解憂的機會,并希望借此打開商業養老保險的創新空間。
5月15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從6月1日起,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人壽6家人身險公司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鼓勵試點保險公司探索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需求。
根據產品概述,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產品設計分為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領取期不得短于10年。產品采取賬戶式管理,賬戶價值計算和費用收取公開透明。
更具創新的是,監管部門在確定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險責任時,明確了身故責任、年金領取責任,并鼓勵保險公司以適當方式提供重疾、護理、意外等其他保險責任。這是只有保險業能做到,且其他金融行業代替不了的人身保障功能。
7月12日,人保壽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上線。這款產品采取賬戶式管理,繳費靈活,支持躉交、定期追加保費和不定期追加保費,定期追加保費支持年交或月交。此外,還提供重度失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保障,呵護養老體現關愛,傳承財富延續保障。
就在今日,泰康人壽也宣布一款政策支持型個人養老年金產品正式上線發售,作為從事各類職業老百姓的養老“錢袋子”有益補充。具體看來,產品包括隨時交費、額度自由,雙賬戶、年復利,保單載明保底利率,資金安全、取用靈活,適應養老儲備的突出特點,同時提供重疾、意外傷殘、身故等保障。
對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來說,一方面聚焦于各種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需求,另一方面更是深刻體現了保險公司的價值與擔當。保險行業服務社會大眾、服務于國家戰略的“穩定器”“助推器”效能凸顯。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顚S谩⑼侗F瘘c低、繳費自由的養老保險產品聽起來確實很美,但能否真正成為靈活就業人員在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選擇之外的另一種補充,還有待時間的驗證。畢竟,2018年部分保險公司試點創新的稅延養老保險“叫好不叫座”,實屬前車之鑒。
歸根結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作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的探索方向,作為彌補服務“三新”經濟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障不足的重要手段,是值得期待的有益探索。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