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5年時間詮釋創新精神;
他,用25年時間證實創新力量;
他,用25年時間賦予創新基因;
他,用25年時間傳承創新夢想……
對個人來說,這就是陳東升;對企業來說,這就是泰康保險集團。
以史為鑒,經受得起市場洗禮而愈發茁壯的企業,往往是那些根基穩健、在專業專注中謀求持續發展的企業。
復業40年,保險業發展波瀾壯闊。200余家保險公司在起起伏伏演繹著一個行業的成長史。在這其中,幾度更名、數次易主者有之,從寂寂無名到聲名顯赫但終又沉入谷底者有之,但更多的是精耕主業,持續為消費者提供保險價值服務的穩健經營者。
作為92派創業的優秀代表,陳東升帶領下的泰康保險集團于今天已走過25年,寫就了一家戰略篤定、創新永續的金融保險服務集團的成長史。
篤定戰略引導行穩致遠
篤定的戰略不僅是商業創新的基礎,亦是永續發展的根基。
關于泰康的戰略,陳東升給出的答案始終如一:目標純正,心無旁騖,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是答案。戰略上要看得準、看得深、看得遠,這樣才能做得早、做得堅定、做得扎實、做得持久。不折騰、不搖擺,目標堅定,行穩致遠。
步步為營的背后則是一脈相承的戰略迭代。2001年,做大規模,開啟全國布局;2009年,回歸壽險本源,開啟價值轉型;第三次是始于2007年進軍養老產業的嘗試,用10年時間布局醫養板塊,最終在2017年形成深耕壽險產業鏈,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的全新戰略。
每一次戰略的升級,都將泰康帶往一個新高度。
如果說戰略是創新發展的基礎,那每一次預判性的戰略選擇,都是對創新力的一次考驗。就泰康而言,每一個戰略轉型的背后都閃現著創新驅動的價值邏輯。
2002年起,銀保快速崛起,短期高現價產品趨于主導,在保費規模快速做大的同時,其對保險公司長期經營的壓力亦同步加大,基于對回歸壽險經營本質的考量。
2009年,泰康啟動了新一輪的戰略轉型,從做大規模轉向價值經營,一是夯實縣域機構,經營重點回歸中心城市;二是逐步減少短期產品銷售,降低對銀保渠道的依賴,保費規模遭遇了連續三年負增長,隨后筑底強勢反彈;2015年泰康保費首次跨越1000億元大關,銀保渠道保費占比也從2010年的66.7%下降至37.9%。
在這背后倒逼而出的則是自我加壓式的創新驅動——
產品端,推出業內首個“家庭保障計劃”——愛家之約,開展“愛家行動”整合營銷活動,“一張保單保全家”品牌形象初步形成,成為個險崛起的保證之一。
服務端,開通全國客服熱線95522、新生活廣場揭牌,建立起的電話、門店、網絡、營銷員四位一體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泰康品牌深入人心。
這一過程中,進軍養老產業,捅破“虛擬保險支付+ 實體醫養康寧服務”這一金融與實體融合發展難題的窗戶紙,圍繞壽險主業打造起了“從搖籃到天堂”全新商業模式,則一舉奠定了其在康養領域的領軍地位。
今天,泰康之家、幸福有約、健康財富規劃師這三張泰康名片,已然成為長壽時代泰康方案的最好解讀之一。其以保險為基,康養為魂,構建起的新業態、新供給,向中國大眾描繪出一幅長壽、健康、富足的生活圖景,不僅彰顯著泰康強勁的創新力,更描述出泰康以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公司治理開出創新之花
企業競爭的本質是公司治理的競爭,是戰略落地的組織、制度和人才的保證,是創新發展的底層支撐。
從近現代商業發展史看,擁有良性公司治理基礎的公司通常都會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出類拔萃的競爭力,而且也往往容易成為新時代商業及技術創新的主導者和推動者,比如蘋果、谷歌、亞馬遜、華為、騰訊等。
就泰康而言,其優秀的公司治理結構清晰可見,整體來看,至少有三點已成行業標桿:
一是合理的股權結構,2000年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進入,2011年高盛入股,到今天的泰康已形成以大股東領銜、外資股東和中小股東共同發展的穩定股權結構。
二是均衡科學的董事會結構,2001年,泰康率先引入首席制和獨立董事制度,實現法人治理國際化,開中國保險公司治理先河,彼時,董輔當選金融業首位獨立董事,陳東升成為業內首位CEO,此后,一直堅持三位不同領域獨立董事的結構,即一位宏觀經濟學家、一名審計師和一位科技領域的代表,分別從宏觀經濟走勢、風險控制和新技術引領三個維度為公司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三是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之間的良性互動,泰康的董事會,公司高管全員參加,公司經營會,董事全員參加,以制度保證戰略執行的貫通和融合。
相互賦能的公司治理架構是泰康持續創新發展的基礎制度保障,一年一個新臺階的市場業績和一次次引領行業的迭代創新,就是創新之花。
以人為本匯聚磅礴動力
商業創新不會是一個人的創新,可持續的創新一定基于團隊的力量。
在泰康篤定戰略的引領下,泰康內部先后涌現了系列在業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的產品和模式,比如推出業內首款分紅保險等,而這背后則是泰康價值觀引領下的人才觀。
泰康最被業內津津樂道的當屬其堅守了25年之久的“三化三不”,即堅持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不偷、不搶、不爭。不管是對專業化的堅守,還是對市場化道路的堅持,抑或是不偷、不搶、不爭的自我定位,最終都會指向創新二字,而創新要落地當然靠人。
泰康有著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既有針對校園招聘的“千人計劃”,亦有針對社會招聘的“百川計劃”;還有服務外勤體系世紀組訓。
在醫養康寧的商業鏈條中,人的因素主導著服務品質,以高質量人才隊伍鑄就的服務體系成為企業最核心的訴求。
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專業、更優質、更有品質感的卓越體驗,泰康推出了全新職業——健康財富規劃師,他們既是泰康方案的踐行者,也成為未來金融行業的職業標桿。
針對健康財富規劃師(HWP),泰康在體系內給予六大資源傾斜,構建了完善的發展路徑和晉升通道。
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并不一定能確保持續激發人才的內在創新動能,但價值觀可以。泰康成功的關鍵之一就在于人才價值觀的養成,一如陳東升所言,對于泰康人,要多看優點,少看缺點,用優點補缺點,人盡其才;同時,不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核心干部最好自己培養。換言之,給人才以空間和包容和期待。
在泰康,所有人都要上“戰場”,即都要通過KPI考核管理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同時輔以完善的榮譽體系,讓人才在短期利益可見與長期價值追求中不斷尋求最優平衡點,進而為公司的創新永續鑄就源源不斷的磅礴動力。
復盤泰康保險集團25年的發展歷程,創新永續的思想已經成為泰康集團行穩致遠基因和內驅力。
把握泰康創新的脈搏,就是把握保險業的脈搏,把握時代的脈搏,把握世界的脈搏。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泰康25周年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