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綜合金融+科技創新
歸母營運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發布會上,謝永林用四句話概括了中國平安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即整個經營是穩健的、綜合金融的優勢顯示出來了、科技賦能的貢獻體現出來了、整個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各項改革。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作為中國平安歸母營運利潤的最大來源,上半年業績承壓,但整個集團卻依然收獲了兩位數的歸母營運利潤增長,其中一大“武器”就是其獨特的綜合金融模式。
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聯席CEO姚波表示,其他幾條業務線,包括銀行、產險、投資、科技的增速都比較強勁,拉動了整個集團營運利潤的增長,彌補了壽險增速乏力的缺口。
姚波稱,更簡單地理解,綜合金融模式就是“客戶數×客均利潤”,即增加客戶數,同時讓每個客戶擁有更多集團內的產品,這樣,客均利潤就可以持續增長,客戶的忠誠度也在提升,這樣的模式讓平安在上半年壽險業務承壓之下,仍能維持兩位數的營運利潤增長。
中國平安的另一大“武器”就是科技創新,2021年上半年,科技業務總收入達488.09億元,同比增長14.2%,營運利潤為69.62億元,同比增長72.1%。
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陳心穎表示,科技對集團有三個價值體現,即科技賦能金融、生態賦能金融和科技促進發展。
在科技賦能金融方面,相關案例非常豐富,比如,今年上半年,平安AI坐席驅動產品銷售規模約1110億元,同比增長54%;平安產險智能單證識別技術保持行業領先,重點單證OCR識別平均準確率超97.3%,個人車險客戶承保自助化率達91.1%。
在生態賦能金融方面,過去,平安一直在提升四大生態——金融、醫療、汽車、智慧城市的廣度和深度,如何賦能金融?可以通過獲客和黏客兩個維度來衡量,過去五年半,35%-36%的新金融客戶來自這四個生態圈,降低了獲客成本。黏客角度而言,舉個例子,上半年使用醫療服務客戶的客均壽險保單數、客均壽險保費均為不使用醫療服務客戶的1.4倍,使用線上問診客戶的加保率是不使用線上問診客戶的3.7倍。
在科技促進發展方面,陳心穎表示,過去12年我們孵化了幾家科技公司,上半年科技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14.2%,“我們對于日后整個科技板塊促進發展還是保持信心” 。
02
壽險改革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要點聚焦渠道和產品升級
其實,相較于中國平安旗下壽險業務承壓,公眾更為關注其持續推進的壽險改革何時才能呈現效果,能否扭轉局面。
上半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為273.87億元,同比下降11.7%。
陳心穎解釋稱,上半年NBEV下滑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產品結構的因素,今年一季度“開門紅”,儲蓄產品占比較多,產品結構短期調整;第二個因素是個人代理人轉型,整體代理人人數有所下降。
一場針對壽險的深度改革早已在2019年年底拉開帷幕,如今進展如何?陳心穎表示:“整個改革需要至少三年時間,改革要點聚焦在渠道和產品升級。”
代理人渠道仍是此次壽險改革的重點,傳統“大進大出”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發展,平安壽險此次改革則是減劣提優,將整個隊伍轉為“三高隊伍”模式,招募更多“高素質、高產能、高收入”的代理人。
這其中又分為三個維度,首先,擴大鉆石隊伍規模,所謂的鉆石業務員人均首年保費是整體隊伍的5倍以上;其次,通過數字化活動管理,穩定中堅力量的潛力隊伍;第三,讓更多優質新人加入隊伍,“優+”增員計劃將全面升級,目前,高質量新人占比是30%,目標是三年內達50%。
產品升級方面,平安認為,未來商業保險的主力購買人群是4億中產階級,且差異化競爭優勢更多體現在服務上,此次平安服務的升級主要體現在“保險+健康管理”以及“保險+養老”兩個方向,比如,平安壽險打造的“平安臻享RUN” 健康服務計劃,便能提供慢病管理、疾病管理等場景下全方位近30項的健康管理服務。
其實,改革成效已經體現在一些數據上,上半年壽險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費大幅增長23.8%,達9350元/人均每月。不過,陳心穎仍表示,這次的壽險改革是三年的改革,希望大家衡量改革成果不只關注每個月、每個季度的波動,如果以三年的時間來看,明年會有明顯效果體現出來。
03
車險受綜改影響收入下降
保證保險扭虧為盈
與行業一致,平安產險上半年也受到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7.5%達1333.13億元。其中,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6.9%,不過,通過銷售費用優化、投放精細化、加強風險篩選及提升優質客戶黏性等管理舉措,平安產險的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保持在97.4%的水平,盈利水平仍領先行業。
與車險保費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平安產險的意外及健康保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上半年大增30.4%,達105.71億元,這也優化了公司整體的業務結構。
此外,市場比較關注的保證保險上半年實現了18.59億元的承保利潤,而去年同期則是承保虧損34.76億元。
中國平安在半年報中稱,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的復蘇、產險風險篩選能力的進一步加強和客群結構的優化。
上半年,平安產險的保證保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了37.4個百分點達88.2%,未來,仍將提升風險管控能力,穩健經營,實現業務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04
平安投資不動產用來收租
拉長資產久期
在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還披露了集團長期的投資策略,包括繼續拉長資產久期,收窄資產和負債久期;想辦法創收,逐步調整結構,抓住市場中短期的結構性機會等。
陳德賢特別提到,集團要借助目前政策環境來調整組合結構,未來會逐步增加非資本市場中有分紅、收租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包括寫字樓、基建、長租公寓、公租房、產業園等。
今年6月份,平安人壽便斥資不超過330億元,購入中國來福士資產組合的部分股權。
針對平安在不動產方面的投資,謝永林如是回應市場關切:“我們在險資中配置一定比例的不動產,其實是整個組合管理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平安投資不動產,是用來收租的,不是用來炒地皮的,因為險資久期10年、20年,持續穩定的租金收入來源是險資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在收租物業的配置上,我們配置公租房、商業地產、寫字樓、物流、基建和城市更新。”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投資收益率受資本市場波動及減值計提增加等因素綜合影響,有所承壓,年化凈投資收益率達3.8%,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5%。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