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靈捕手》中,天才少年威爾(Will)破解了麻省理工學院學生都不能破解的難題,因而受到了數學教授的賞識。這個天才少年雖天賦頗高,卻難掩性格弊端——因情緒沖動打架斗毆,頻頻出入法院和監獄,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系。
電影的最大看點就在于,這樣一位隨時可能走偏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學家肖恩(Sean)的幫助下,終于走向新的人生。
再看整個治療過程,從極度抵觸到敞開了心扉,咨詢師肖恩與治療者威爾之間斗智斗勇的場面高潮迭起,而這也成為世界關注心理健康的經典片段。
根據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包括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更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
現實中,顯性的身體健康是當下人們更關注的對象,從保險領域來看,國內健康保險的責任一般也只保障身體的疾病,個人的心理健康通常不在商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內。
但伴隨著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以及越來越豐富便捷的知識獲取渠道,全員健身的景象下,心理健康的受重視程度亦持續提升。從國家層面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就明確要求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并鼓勵促進健康服務新業態。
實踐中,2021年8月15日,廣東省醫保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心理治療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開啟了心理健康全面化的第一步。
作為公眾健康保障的主要承載方式之一,保險業可以做什么?
01
心理問題藏心里?
不再是“不能說的秘密”
成長、成熟、衰老、死亡,這是人類生命周期的固定路徑,在這一路徑中,如果說生理健康是基礎,那心理健康就是前提。區別在于,是否可以成為公開的談論的話題。畢竟,公開的信息是保險承保的前提。
基于心理問題的難言之隱,心理健康的整體健康狀況更趨糟糕。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73.6%的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人達16.1%,而心理健康的人僅占10.3%。
在高企的數據之下,白皮書揭示的另一個問題更令人擔憂——心理健康狀態與生理健康狀態密切相關,身體健康狀況越差,心理問題發生率越高。例如,甲狀腺結節、肥胖和失眠等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而在腫瘤、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中,抑郁、焦慮問題更加突出。
但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產品設計多以個人的身體狀態為核心,并越來越重視亞健康與康復階段面臨的風險與保障需求。但實踐中卻選擇性地忽視了可以影響個體身體健康狀況的心理問題。
( 圖片來自普華永道和光大永明人壽聯合發布的《全生命周期風險保障經營模式研究報告》)
具體到心理健康來看,其以人生不同成長階段面臨的焦慮情緒為核心,心理成熟時間比生理成熟期略微滯后,且心理狀態變化與生活中的焦慮場景息息相關,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心理健康風險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相對更強。
( 圖片來自普華永道和光大永明人壽聯合發布的《全生命周期風險保障經營模式研究報告》)
為何心理健康難以得到保險公司的重視?在國內,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難以啟齒,甚至有抵觸情緒,很少就醫咨詢。
有數據顯示,高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在精神衛生事業上的費用支出差距非常之大,分別為59美元和低于2美元,而中低收入國家在精神健康的可支出費用之低也導致很多人得不到有效治療,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當然,伴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和心理教育的普及,相關患者也漸漸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并開始關注心理健康。
但資金問題卻是心理健康欠佳人群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公開信息顯示,即使在高收入國家,心理咨詢與治療費用相對于普通家庭患者而言,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巨大的支付缺口激發了對心理健康保險的市場需求。
以美國為例,其心理健康市場規模十分可觀。美國一直有針對心理健康方面的法律,要求在保險市場上銷售的小團體和個人健康計劃涵蓋心理健康服務,且覆蓋水平要與醫療服務相當,并給出免賠額的設定要求以及就診次數和住院天數等治療限制。
相關法案的頒布促使更多商業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將心理健康納入保障范圍,同時也給服務供應商提供了發展的土壤。對患者而言,其獲得診療的機會則大大增加。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數據顯示:我國總體抑郁檢出率約為14.9%,其中青少年群體、科技工作者和醫務人員的抑郁程度尤為嚴重。在我國國民心理健康需求日漸提高的同時,我國內地保險市場卻鮮有推出覆蓋心理疾病的保險產品。
02
通過增值服務提供專業咨詢
團險或是主要渠道
現實的問題是,作為管理風險的行業,如果不能從心理健康這一諸多疾病的根源性問題出發,保險業又如何真正管理好人類的健康,進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實現精算角度的有效假設平衡?
心理健康類保險產品顯然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只是參與者寥寥。
究其原因,作為商業保險產品,其開發過程必須要依據大量的案例及數據,而心理咨詢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本身在國內發展的時間就比較短,規模較小且沒有受到充分重視,病例積累不足成為產品開發的巨大阻礙。
當然,心理和精神疾病難以認定、治療困難和治療成本高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從具體產品的設計角度看,心理健康保險比普通健康險的承保條款更復雜,可能涉及被保險人、保險人、心理咨詢師等各方,沒有可資借鑒的文本和數據,保險公司顯然就失去了精算依據,定價則無從談起。
當然,另外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由于產品的特殊性質,逆風險選擇的道德風險較普通保險產品顯然更高,虧本的買賣,保險公司為何要做?
如果不能以專屬保險產品的形式來服務投保人,能否通過附加在其他保險上的增值服務來呈現呢?相較之下,中國香港及發達國家在心理疾病保障產品和服務領域的探索或可借鑒。
普華永道聯合光大永明人壽近日發布的《全生命周期風險保障經營模式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香港的保險公司推出的心理健康保障產品,一般分為直接的心理健康輔導服務和“保險+心理服務”模式。通過將服務進行產品化打包,線上和線下提供專業的多渠道咨詢及治療環境,對客戶進行心理教育、預防、引導,增強個體抗逆能力、防止抑郁和焦慮,形成較為全面的心理健康保障。
譬如,安盛保險在中國香港針對企業客戶推出“MindHealth”團體計劃,可為雇員提供多重心理健康輔導課程,以及免費的線下或線上心理咨詢服務。個體投保人如果直接購買“智尊守慧”等醫保計劃,可獲贈“BetterMe”平臺的心理輔導與支持,接受線上的心理健康課程和線下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其實發展企業團體心理健康保險,是雇主、員工、保險人以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團體方式購買心理健康保險應該是未來該險種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實踐中可以首先在高收入、高壓力行業和規模較大企業的員工中試行。
此外,《報告》顯示,有國外保險公司在重疾險中直接覆蓋了心理疾病責任,并建立家庭賬戶,推出面向整個家庭全周期的心理健康保障服務。譬如,保誠(香港)的危疾首護保等重疾險,受保疾病包含“嚴重自閉癥譜系障礙”和“嚴重精神病”。又如,新加坡AIABeyondCriticalCare的相關產品中涵蓋了五種常見精神疾病:重度抑郁癥(MDD)、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癥(OCD)和圖雷特綜合癥。
從國內實踐來看,直接將心理疾病納入保障范圍或許存在現實困境,但從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視角看,保險公司或可從最基礎的增值服務開始,將心理健康管理作為健康管理的一項增值服務。
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劉鳳全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標志著我國全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新的歷史階段,保險行業的發展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從風險保障服務的角度看,行業不斷升級迭代,經歷了從‘單一保險’到‘保險組合’,再到‘保險+服務’、‘保險+財富管理’的不同發展階段。”
在全行業都在追究“保險+服務”的語境下,已有諸如中信保誠人壽的“聆聽心語”服務面世,將心理咨詢服務引入保險行業服務領域,為客戶提供普惠型的心理專家在線“輕咨詢服務”。
在產品、銷售高度同質化的保險業,近年來呈現出的另一個現象是“+服務”的同質化,不管是健康管理服務還是養老社區的延伸,歸根結底,保險公司想的是如何獲客,但從保險的本源看,風險保障和風險管理是一切銷售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強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心理健康的風險保障和管理,一定是保險業必須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
光大永明人壽表示,作為集團金融板塊的核心成員之一,將積極踐行集團戰略部署,以客戶為中心,以“有價值、有特色”的公司發展目標為指引,創新研發FRM(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項目,以期實現壽險公司服務經營模式的迭代升級。在保險行業發展新時代,探索一條嶄新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表示:“要想實現長期的高質量發展,基于長期主義的經營模式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回歸保障、注重長期價值、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轉型等關鍵詞,成為當前處于轉型困境階段的保險行業普遍的關注焦點。”
如果說保險業轉型階段的藍海越來越少,那心理健康領域或是其一,問題就在于誰愿意做那個最先吃螃蟹的人。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