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歸本源 保險業邁向“長期主義”
11月22日,大唐資本掛牌轉讓永誠保險股權一事進入正式披露階段。
公告顯示,此次大唐資本將售賣所持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永誠保險16552.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7.6%,價格為2.81億元,期滿日期為12月17日。若此次尋得受讓方,大唐資本將徹底退出永誠保險。
在該事項預披露階段,永誠保險曾對有關媒體表示,此次轉股為大唐集團響應國資委相關政策,開展有自己特色的資本布局調整,不影響永誠保險的正常經營和既定戰略。
據業內人士分析,大唐集團是響應國資委相關政策,嚴控非主業投資,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
事實上,大唐資本此舉并非孤例。早在去年,同樣身為央企的中國信達就將其所持幸福人壽50.995%股權轉讓給誠泰保險及東莞交投集團;今年,長城資產則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公開以39.7億元的低價轉讓旗下長生人壽70%股權。
不止央企,保契注意到,嚴監管之下,多家股東擬調整戰略布局,以回歸主業為由清出所持保險股權。
例如近日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的華泰保險股權變更一事——當代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人福醫藥、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希望聚焦主業,故擬向安達北美洲轉讓各自所持的華泰保險股權,共占總股本2.97%。
其中,人福醫藥表示,此次轉股一事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細分領域;天風證券則認為此舉為天風天睿積極響應并落實《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范》要求,有利于實現聚焦高端制造及大健康等產業方向、更加專注開展股權投資業務。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過往投資者積極涌入保險行業,一些是看重保險現金奶牛屬性;如今監管日嚴,加之政策層面回歸主業的引導,能夠在保險領域沉淀下來的多是寄望于深耕保險市場的投資者。在此背景下,部分保險公司股東清出股權在短期內或對個別企業業績產生影響,但長期則有利于保險行業回歸本源,堅持“長期主義”。
02
政策向好 外資頻繁進入中國保險市場
保契注意到,年內保險公司新增股東名單中,外資身影頻現。
舉例來說,11月,當代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人福醫藥、天風證券發布公告,擬向安達北美洲轉讓各自所持的華泰保險股權,共占總股本2.97%;待轉股完成后,安達北美洲所持華泰保險股權將從47.34%上升至54%,成為華泰保險控股股東。
同樣在11月,中德安聯人壽宣布已獲監管批復,同意中信信托將其所持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轉讓給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此后,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持有中德安聯人壽100%的股權,中德安聯人壽成為中國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信利再保險中國發布變更股東的信息披露公告稱,凱林再保險瑞士擬接替信利再保險美國公司和信利保險公司SE,成為信利再保險中國唯一股東;年中,艾加健康管理和銀河財務咨詢擬將其所持史帶財險0.97%及0.47%股權轉讓史帶補償及責任保險公司,轉讓完成后,史帶補償及責任保險公司持股比例將由77.58%增至79.02%。
外資頻繁入股中國保險公司,既是由于我國保險市場需求廣闊,受外資青睞,也和近年來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水平逐步提高、政策向好有關。
2021年3月,銀保監會刪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之后,外國保險公司或者外國保險集團公司作為外資保險公司股東持股比例可達100%;同時,《實施細則》還修改了對外資保險公司的外方股東的類型限制,將外方股東增加至外國保險公司、外國保險集團公司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機構三類。
此前,銀保監會負責人曾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實施細則》的修訂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有利于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參與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共同構建更加開放、互利共贏的金融市場環境。
03
“以物抵債” 多家股東出局
據保契不完全統計,年內共有三家險企股東因自身經營不善被法院判決“以物抵債”,被迫退出保險公司股東隊伍。
其中,亞太財險前股東新華聯控股所持2.7%股權因一拍流拍被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裁定相應股權抵償給民生信托。據此,民生信托以一拍保留價取得亞太財險2.7%股權,共持股20%;此前,民生信托此前所持亞太財險17.3%股權,為2020年12月同樣通過“以物抵債”方式從新華聯手中購得。
今年8月,中華聯合財險發布公告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中融新大集團將所持中華聯合財險6.33億股(4.3260%)股份、1.69億股(1.1536%)股份、1.69億股(1.1536%)股份分別以物抵債于申請執行人長春發展農商行、吉林農安農商行及吉林雙陽農商行。
今年10月,財信吉祥人壽發布公告稱,藝龍網以唯一競買人的身份拍下嘉宇實業所持4000萬股股權。此前,東嘉宇實業曾以財信吉祥人壽股權為質押,為借款人提供借款擔保。因借款人未能如期還款,2018年,法院裁定準許拍賣、變賣其所質押的股權進行還債。
截至今日,仍有民生人壽、國寶人壽2家險企股東被執行股權拍賣,無人接盤。
保契注意到,保險公司股東“以物抵債”被執行股權拍賣,多與其借貸問題有關。
2020年初,新華聯尚未到期的26.8億元信托貸款遭民生信托申請強制執行,其所持五家上市公司股份均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同年,中融新大資金流動性緊張,融資糾紛增多,多家債務方起訴,中融新大所持中華聯合財險股權遭抵押;2014年,嘉宇實業以財信吉祥人壽股權為質押,為借款人提供借款擔保但借款人未能如期還款,2018年,其所持股權遭法院拍賣。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多家保險公司股東被迫“以物抵債”,或與其激進投資有關;而行業內普遍出現的多家險企股權流拍、難尋接盤方,則是由于近年來銀保監會加強對保險機構股東資質審查。
長遠來看,監管層加大力度審查保險公司股東資格,既有利于險企吸引有意向及能力深耕保險領域的優質資本入股,增強其償付能力;同時有利于維持企業良性運營,為消費者提供穩健保障。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