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開元年間,中國有個首富名為王元寶(真名:王二狗),以販賣琉璃起家而后富甲天下。而其之所以能成就一代首富的傳奇,史記記載原因有兩點:一為產品過硬,童叟無欺;二為兼濟天下,是彼時一代慈善大家。
歷史是現實的鏡鑒。
產品對于任何一個行業及主體而言都是根基和命脈,保險業自不例外。比如,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做客新浪財經“保險會客廳”時便直言行業短板在于產品。
現實中,民眾的保險意識伴隨著時代的洪流一道迸發,保費收入屢創新高,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每每談及保額卻大多三緘其口。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百萬醫療等網紅產品的熱銷,保額亦成幾何倍數提升,“性價比”成為諸如此類產品的基本定性,但市場檢驗的結果卻頗為難堪。
于此同時,產品同質化、重銷售輕服務以及伴隨產品而衍生出的銷售誤導亦如影隨形。
行業的形象好不好,從業者尤其是營銷員自然是流動的名片,一言一行都在無形的傳遞著行業的風貌。但歸根結底,行業所有的行為和從業者的存在都構建于保險產品之上,無產品無保險。
管好產品也就成為行業革故再出發的必然選擇。對此,黃洪給出了清晰的路徑——深化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建立保險產品創新保護機制、完善保險產品監管制度、建立保險服務監管的制度體系、完善保險服務評價體系、加強保險從業人員培訓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在期待監管措施落地的同時,保契亦希望看到與剛性監管同步而生的柔性文化能成為行業共識。
作為天然具有慈善屬性的保險業,“善”理應在產品端有著明顯的體現。
何為善?心地仁愛,品質淳厚。
于行業主體而言,平衡經營利潤與民生福祉之間的利益博弈無疑是最大的考驗,而這需要所有公司主體的資方入駐之時便心懷兼濟天下之心,行業從業者則需換位思考的心靈回歸。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黃洪在新浪“保險會客廳”表示,我國保險業已成為金融業重要一極,成為經濟重要推動力,但發展過程中的誤導銷售等頑疾仍待解決,未來要通過完善保險產品監管制度等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保險業已成為經濟支柱產業,同時又面臨風險與短板。2019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披露的2019年1-11月保險行業數據顯示,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持續放緩,財險業務保費增速小幅改善。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隨著商車費改逐步深化,行業車險保費充足度面臨進一步下降,大型險企憑借風險定價、規模效應、服務品牌等優勢,仍將獲得超額利潤。
黃洪表示,保險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據黃洪介紹,目前,我國保險業總資產超過20萬億元,已成為金融業的重要一極。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8萬億元,保險機構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增強金融體系運行的穩健性和協調性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時,保險業對于國民風險管理、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的建設,都體現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保險業為各類工商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413.8萬億元,已支付賠款7355.1億元;為1.78億戶次參保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47萬億元,已為4378萬戶次受益農戶支付賠款524.6億元。
截至2019年9月份,人身保險業已為社會公眾積累養老準備金超過2萬億元,大病保險已覆蓋全國31個省,覆蓋人群達11.29億人。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保險手段化解社會矛盾。2019年1-11月,環境污染責任險投保企業1.39萬家次,提供風險保障480.69億元。校方責任保險保費收入22.73億元,為32.47萬家學校提供風險保障30.17萬億元,已經基本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全覆蓋。
保險業仍存“短板”
近年來,保險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開始暴露出一定問題。2019年,保險業也是以“從嚴監管”收尾。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12月,銀保監會、各地銀保監局對保險機構共開出115張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達1371.7萬元,兩項數據相較于前一個月大幅增加。
其中,財險公司在2019年12月共領走63張罰單,合計罰款875.7萬元,占總罰款金額六成以上;人身險公司(含壽險、健康險公司)領走23張罰單,合計罰款310萬元;中介機構收29張罰單,共計罰款186萬元。
從罰單的處罰原因看,編制或提供虛假材料、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欺騙投保險人等亂象依舊。
黃洪指出,目前,保險產品風險保障水平還不夠高,但保險產品價格卻比較高,而且保險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此前“一張保單賣全國”這也從側面折射出行業在產品形態、責任保障以及現金價值等方面的雷同。
此外,保險服務質量不高。很多人都有過投保體驗差的感受,到了理賠環節又涉及到理賠周期長、手續繁瑣、獲取賠款難的問題。此外,銷售誤導這個頑疾,也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如何促進保險業發展?
針對上述發展中的問題,黃洪進一步指出,導致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一步,要從六個方面著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是深化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建立市場化保險產品費率形成機制。前述的保險價格高、保障水平低、產品同質化等問題,都與定價有關,所以費率形成機制要放在首位。
二是建立保險產品創新保護機制,大力推動保險產品創新。為什么市面上產品同質化嚴重?主要是公司缺乏創新的動力,都去復制、仿制已有的產品。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原創產品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三是完善保險產品監管制度。比如建立保險產品召回制度,完善保險產品信息披露制度。如果一款產品的條款中,存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監管部門有權利、有責任、有義務責令召回。通過這樣一個制度,更有效的保護消費者權益。再比如,監管還要完善保險產品的信息披露機制,這個機制雖然有,但是仍不完善。
四是建立保險服務監管的制度體系。此前我們更多重視產品的監管、銷售行為的監管、風險的監管、業務流程的監管、市場行為的監管、市場秩序的監管,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對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的監管,重視的不夠,特別是在相關制度方面滯后,這是下一步要完善的。
五是完善保險服務評價體系。
六是加強保險從業人員培訓,提升職業道德素養。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教育。要真正使我們的從業人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領會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理念提升了,保險產品的供給質量就會提升,保險業的服務水平也會得到明顯改善。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