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保險行業好好的發展下去,就要長期持續的為公司提供保費業績。而業績的來源就是客戶,所以保險行業的客源問題是個最基本的問題。
新人入司后,總是會先給最熟悉的人介紹保險,等介紹個差不多,實在沒有客源了,就堅持不下去了。這也是保險行業人員流失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既然客源問題關系到以后的留存,就需要大家重視起來,了解自己的客戶到底從哪里來。今天就介紹幾個行業內,最常用的準客戶開拓方法。
陌生拜訪
直接向素不相識的人介紹保險
這種獲客方法比較原始。最早期的保險從業者多數都是通過這種方法積累客戶,確實辛苦。保險教父「蹇宏」入司就掃樓一個月,當然結果是一無所獲。
國人對于保險的接受能力仍然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客戶都不認識、了解你,很難痛快的簽單。這種獲客方法起到名單快速收集和篩選的作用,建議別抱有太高開單的期望。
你可以以獲客為主,在人流量多的地方獲取大量客戶信息,再慢慢的分類追蹤,直至他們成為客戶。
這種方法也有好處的,可以讓新人入司后用這種方法來練臉皮,要求新人每天在收集50個陌生客戶的信息,連續幾天下來,即使沒有要簽單的客戶,新人也敢接觸陌生人了,心理素質也強了,這收獲比簽單都有價值。
而且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提升,陌生拜訪也總是能給人驚喜。至于什么驚喜,只有試過的人才懂的。
緣故法
向自己熟悉和認識的人介紹保險
多數人都是從「給親戚朋友介紹保險」開始的職業生涯,他們無論是拒絕還是接受,都是自己的恩人,因為從業之初就給自己積累了寶貴的展業經驗。
因為彼此都熟悉,緣故拜訪客戶簽單的概率也比較高。緣故客戶的經營和維護比陌生客戶要容易一些。
但很多新人不怕接觸陌生人,卻害怕給自己的親友談保險,他們心里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親友會不會覺得我用保險賺他們的錢,會不會因為保險影響到我和他的感情」?
如果你認為保險是生活必需品,是一定要配置的抵御風險的工具,自己也已經買了,又怎么會不好意思給親友說呢?好東西不應該分享給他們的嗎?
只要過了自己的心理障礙這一關,緣故客戶就很好溝通。反正新人入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個通知親友自己做保險了,這樣做準沒錯。
轉介紹
借助緣故或現有客戶幫你介紹客戶
不可否認的是,成為你客戶的人,大多和你具有相同磁場。比如社會層階、興趣愛好、價值觀、消費觀或者其他,不然他不可能在你這里買保險。
根據「人以群分」磁場理論,他的朋友肯定和你也差不多,肯定也存在這樣的相似之處,如果客戶愿意幫你介紹他的朋友,你溝通起來也會比較輕松。
最主要的是,有你現有客戶這層關系在中間擔保,你和被介紹客戶肯定能相處的很愉快,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嘛。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客戶愿不愿意給你介紹他的朋友?如果你們之間沒有過多的共通之處,你就只能在服務上下功夫了。只有真正通過客戶的認可,他們才愿意把優秀的你,介紹給自己最親近的人。
影響力中心
讓有影響力的人幫你宣傳
日本的壽險皇后「柴田和子」就特別注重培養自己的影響力中心。她著重一些人際關系好,而且本身具有影響力的人,先達到他們的認可,再讓客戶成為自己的編外銷售員,自主的幫助自己進行保險宣傳和介紹。
客戶都是有自己的圈子的,如果這位客戶恰好是這個圈子中說話很有份量的人,你如果和他關系打好了,就相當于給自己的營銷事業開了家分店。
這樣的客戶很重要,但也很難培養。你想啊,通過買保險認識你,通過服務認可你,人家自主的去給你做宣傳,你得給他多大的恩情啊。
細細說起來,也好做:「讓你的服務感動客戶,讓他覺得虧欠你」就行了。但知易行難,要做到這樣的服務得費多大的功夫你懂的。但有些事只要做成了,肯定受益無窮,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堅持了。
目標市場法
在特定行業或共同屬性人群中展業
很多從業者在開拓客戶的時候,會接觸很多不同行業的客戶,反正有客戶就好;而有些有前瞻思想的從業者,則只開發目標人群。
比如某位行業精英,他就只開發當地「干雜貨市場」的店主。那個市場非常大,近百家店鋪。他每天有事沒事的就往市場去,聊聊天,買買東西。
混的久了,市場好多人都認識他了,最初只有幾個人在他這里購買了保險。但沒過多久,在這個市場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來,無人不知,都翹大拇指。
別人開單都是單個開單,他則是批量開單,有時候趕上公司好政策,他一天都閑不下來,光那塊市場一天就能簽30多張保單。
蹇宏大師也曾在演講中透露過自己在金融證券所蹲點一個多月,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還曾試著開發廣場舞群體,這也是圈地深耕的理念體現。
其實還有種網絡獲客,不過內容過多就不在這里細講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給我,呼聲較高的話我會考慮做一期網絡獲客指南。
這幾種方法,也不要聽別人說效果不好就不去做,大家親自試一下,哪種最適合自己,就用哪種方法來堅持展業,肯定會有所收獲的。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