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費者知道保險的重要性,卻又覺得這只是概率問題,所以存在僥幸心理。規劃保險這件事,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反正早晚得買,得空再說。
這就導致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主動咨詢保險的人多數是年紀大的,年輕人主動想買保險的不是很多。而保險推銷的順序則恰恰完全相反。
估計是年紀大的見慣了因病致貧之類風險的危害,才覺得保險必須要有;年輕人覺得保險不一定用得到,但每月的車房貸必須要還,買保險才沒那么積極。
保險人人需要,早晚要買這句話不假,但是早買和晚買的區別可就太大了。
看風險來臨的時機
如果在出險之前就有了已經生效的保險,當風險來臨時,它就可以用得到了,可以得到正常的理賠,彌補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提前買保險叫未雨綢繆。
如果出險之后,一份保險也沒有,就只能自掏腰包。部分保險一生只能理賠一次(如重疾險),以后想買也面臨拒保,亡羊補牢也做不到。
看提供保障的時間
0歲的孩子買保險,保到80歲,那么這份保險的保障期對孩子來說就是80年。如果40歲再買保險,保到80歲,這份保險的保障期就只有40年。
保險還有等待期之說,相隔半年時間再規劃,作用也不一樣。可能別人已經過了等待期,而你的保單等待期還沒有結束。總之越早買保險,就越早受益。
看保費支出的多少
還是那個例子,0歲的孩子保到80歲(保80年),和40歲保到80歲(保40年),哪個費用更高呢?是不是保的久的費用更高?NO!
0歲孩子買保險與40歲買保險的費用,幾乎可相差3倍!40歲再買保險,保障的時間短了,反而費用越高了。年齡越小買保險,保險所帶來的收益越高。
看核保條件的要求
人的身體就像部機器,使用的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毛病,所以中老年發病率也比年輕人要高。年輕時買保險,幾乎是不需要體檢的,輕松投保。
但是超過一定年齡再投保,你就會發現自己所能面臨的選擇少了,好多產品要么貴的要死,要么根本不能買。如果投保前的無法通過,只能面臨加費、除外或拒保的結局。購買保險的選擇從人挑保險,變成保險挑人了。
總的來說,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盡快的為自己和家人規劃保險,是種明智的選擇。哪怕一時用不上,有份保險更安心不是?
有句話說的好: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在這里奉勸還沒有保險的朋友們: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來打破成見,改寫命運:這里有份屬于你的'哪吒式'逆天改命事業
今天我把話撂這了:哪怕再過100年,AI也取代不了保險營銷員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