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向往成功,都希望能通過學習成功者的方法技巧,來達成自己的理想或目標。保險銷售更是如此。
那些離開保險行業的人,把離開的原因總結為:沒人脈、沒天份、沒技巧等等... ...要我說啊,這失敗的借口與理由是無窮無盡的,咱不關注這些。
咱就看看那些做的成功的人,用的是哪些方法或技巧。我這里有海量保險大咖的資源,我經常研究他們成功的方法技巧,別說,還真有特別大的收獲。
在這個行業,通往失敗的道路有千萬條,但通往成功的路,無非那么幾個。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成功的保險大咖,身上都有哪些相似之處,或者說是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重視出勤(養成天天出勤的習慣)
我最愛的大咖石真語老師曾在分享中提到:出勤特別重要。當某人第二天不去出勤,第三天已經養成習慣了,第四天不去,第五天再去反而不習慣了。
我對這句話無比贊同。那些在職場消失的人,最初的癥狀就是一天沒來、兩天沒來,直到發展到最后無可救藥的狀態:天天不來... ...就這么脫離了。
保險行業時間自由,并不是指出勤自由,指的是拜訪客戶時間的自由。所以它對出勤是有要求的。一個不出勤的人,是做不長久的。
如果你在某單位工作,但是你天天不去公司,不參與考勤,不記錄公司政策,不學習產品知識,不了解行情信息,不訓練職業技能,你能說這是健康的上班狀態嗎?說的難聽點,這就是掛職混日子啊。
一個掛職混日子的人,你能指望他對公司貢獻多大的價值?你能指望他的業績能多長久?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保險從業者,能在不參與公司出勤的情況下,長期的在這個行業留存。
既然想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就要有個最基礎的從業者的心態:堅持每天出勤。
每天拜訪(學會自主經營)
普通業務員的工資占比,哪個份額比較大?肯定是傭金。你把保障送出去的越多,你產生的價值就越高,公司給你的績效就越多。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但是有些同業想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覺得每天到保險公司是「上班」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領導不催著拜訪的話,就回家看電視去了。
這就是對這個行業,完全理解錯誤。認知出現偏差了,又怎么能做好?做保險,不是為公司做的,也不是為別人做的,完完全全是為自己做的。
有些適合混日子的傳統行業叫「坐銷」,就是開一家店,裝一店貨,招個營業員坐在那里等客戶,客戶上門再去導購,拿的是死工資+少部分提成。
保險則是需要自己找客戶的「行銷」,少部分底薪,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簽單傭金。工資上限比較高,但是卻沒有底限保障,做不好溫飽都解決不了。
所以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后,就要最快的明白不能以「坐銷」的思維來干「行銷」。每天要走出去,不斷拜訪客戶,才是提升收入的唯一辦法。
自主經營,就是不用被催促和趕著,也能堅持每天積極、主動的去和客戶溝通保險。有些大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天天拜訪,即使生病不能外出,也要一天打出好多個電話。
所以在自主經營這點上,能成功的人自律能力絕對強到變態。
填寫《工作日志》(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同事會抬杠,阿狼你說的不對,我堅持每天出勤,也能堅持天天拜訪,可是為什么還是業績一般化啊?我就想問一句:
你堅持天天填寫工作日志了沒?如果說出勤是頭等大事,拜訪是第二等大事,那么填寫《工作日志》就是第三等大事,缺一不可。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你在拜訪客戶時的一些情形,如果不刻意的去記錄,事后及時回顧,這些細枝末節你是記不牢的。
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聊了什么,做了什么,這些內容是非常有價值的。工作日志則可以讓你通過記錄,把當時的場景在你的腦海中重新過一遍。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把拜訪客戶的感悟或心得記錄在上面,一個字一個字的書寫到《工作日志》中,還可以加深和強化記憶。
你填寫完的《工作日志》,也能給你帶來堅持的動力,它是你用心工作的表現,看著那一本本、一摞摞的《工作日志》,你會覺得那是件簡單且有意義的事,就很難再中途而廢,只想著要繼續把這件事堅持下去。
所以填寫《工作日志》的習慣,也可以看作是你對待工作的用心程度,它能快速梳理你之前的展業進度及過程,對個人成長及提升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樂觀的心態(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一個人狀態的好壞,會不會影響到他能力的發揮?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作為保險從業者要學會的一個重要技能就是: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
因為做保險銷售,你每天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拒絕,或者是遭受冷眼或偏見,接觸這種負面的能量多了,肯定會對自己的狀態造成影響。
而調整自己的狀態,說白了就是情緒管理,就是要讓自己時刻保持樂觀、陽光、上進的情緒,不受任何負面影響的干擾,從而穩定發揮自己的能力。
我特別贊同視頻中的這位女士的話:加入保險公司之后,對事物的理解,對問題的處理方式,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者是世界觀,都有很大的改變。
人的成長分為兩種:一種是顯性的成長,表面就能看得出,包括形象技能、話術、聲音。一種是隱性的成長,包括心態、價值觀、處事原則等等。
所以我們想要業績的長青,就要保持自己狀態飽滿,讓自己始終處于最完美的樣子,而不是受到點干擾就喪失信心,或者受點打擊就一蹶不振。
所謂高手,內外兼修,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隨時增員(復制成功,團隊發展)
講完了出勤、拜訪、工作日志和心理調整,如果這幾個方面能夠長期的堅持做好,那你和大咖的距離就更近了。但還有個關鍵的差距:團隊與增員。
但凡是上過電視或媒體的大咖,他們的團隊簡直超級大。平安有個保險皇后,她的團隊達到了幾萬人,你敢想嗎?簡直嚇死人。
團隊發展總的來說有三點好處:
1、收入提升。
2、傳承成功。
3、更高成就感。
收入提升那是肯定的,收入的大頭也由個人傭金變成團隊津貼或職務補助了,團隊長嘛,把工作重心放在團隊經營上就對了。
傳承成功就是尋找接班人的意思。大咖已經成了傳奇,但也不能一直占著這個位置,得讓下面的人出出頭,給年輕人點機會,幫助別人成功。
更高的成就感就是指做保險的終極目標了。一個人做的再好,每年保費不過數億。如果他的團隊有百人千人,通過他傳承成功的經驗,團隊每年的保費規模能達到百億,這就很恐怖了。
就像這位曹老師說的: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我能培養更多比自己優秀多少倍的人出來,看他們上臺接受表彰,最高興的應該是臺下鼓掌的自己。
你想啊,通過個人的努力,把一群優秀的人聚焦到一起,并且把他們每個人的命運軌跡給改變了。這可是上帝才能做出的壯舉啊,有沒有成就感?
在保險行業,有些心得或技巧,是要通過數年或數十年的經歷才能得出感悟的。有些東西,你了解的越早,對自己越有好處。
感謝我們生在一個最好的時代,無論需要什么樣的信息,都能夠快速找到,也有人愿意分享。最后祝愿大家,在保險行業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