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農民,從來沒上過學,吃了沒知識的虧。他希望兒子能好好學習,但兒子在學校學的怎么樣他不知道,為了檢驗兒子有沒有用功,他想了個辦法。
他把兒子叫到跟前:我從來沒有讀過書,就是個睜眼瞎。你的學費這么貴,我也認了。你能不能每天放學后,把你學的東西講給我聽聽?這樣咱家只花一份學費,兩個人都能學到知識。
兒子體諒父親的良苦用心,覺得這個主意也不錯,就給父親承諾:辛苦了老爸,這個點子真好。我以后就把每天學到的新知識,回到家再教給你。
就這樣,兒子上學認真做筆記,到家再把今天老師所講的內容,復述給父親聽。兒子和老爸一起學習。有時候父親聽不懂,兒子就去查看問題出來哪,是不是自己講的不夠明白?直到父親能聽懂為止。
沒想到,自從孩子給爸爸講課以后,他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每次都是年級前幾名,最后還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學。
這位農民無意識采取的,是個非常出名的理論「費曼學習法」。這是由諾貝爾獲獎者費曼提出的,核心就是:把學到的知識用自己的方法,講給一個完全不懂的人。
唐朝有位大詩人,名字叫白居易。他的詩不僅意味深長,而且通俗易懂,可以算得上是雅俗共賞,所以直到現在還廣為流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名句,就是他寫的。
他的作品是怎么打磨的呢?達官貴人愛看,連老百姓也愛讀?據說他的鄰居是個上年紀的老婦人,沒有什么文化。但是白居易很尊敬她。
他的每首詩都會交給婦人先讀,婦人不懂的地方再改,直到連老婦人都能讀懂再發表。后世根據他的故事,還發明了一句成語叫:「老嫗能解」。
愛因斯擔也說過:「如果你不能簡單的說清楚,那說明你還沒完全明白」。如何檢驗你真的學懂了?用最淺顯的話交給表述給其他人聽,如果其他人也能聽懂,你才算是真的明白了。
所以無論是白居易的「老嫗能解」還是「費曼學習法」,都指出一個關鍵的主題:教會別人,自己才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講究輸出與輸出,學習到新知識是為輸入,把新知識運用出來或傳授出去,是為輸出。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輸入,不輸出,那就是紙上談兵。讀了再多書、通曉各種知識又有何用,不去親自實踐,不去體會與驗證,你就分不清哪些知識有用。
如果只輸出,不輸入,遲早會江郎才盡。因為肚子里就那么點東西啊,講來講去還是那一套,沒有新意,就沒有辦法持續的生產更多新奇的觀點。
你學到了一套新的知識,看起來是會了,但如何保證是真會了?不妨講給一個沒有接觸過這套知識的人,看他能不能聽懂。
如果別人聽懂了,就說明你輸入與輸出的系統很OK,如果別人聽不懂,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是輸入的不夠多,還是輸出的不夠細?是所學知識的掌握門檻太高?還是自己表達的不到位?
保險銷售如何與「費曼學習法」相結合呢?
當你學會了一個新的知識,趁著熱乎勁,趕緊演練一下。如果你的愛人愿意配合,你就把新學的內容講給他聽。
如果你愛人不愿意搭理你,手機都有錄音功能吧,自己對著手機講,然后再回放著聽,自己找出待優話的地方。
無論是給愛人講,還是給手機講,遵循一個原則: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煉的語言,把你想講解的內容給講明白。
保險銷售就是語言的藝術,可能客戶留的時間不多,所以內容需要耐心的打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如何抓住它的注意力,如何讓他覺得有新啟發。
老祖宗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光說不練假把式」。在攝入知識之后,趕緊的進行演練,才能確保新知識不會「過嘴就忘」。
所以,參加早會記了一本子的密密麻麻,不如多見幾位客戶聊聊保險,畢竟實踐才出真知,不是嗎?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