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玩笑話:在韓國避免不了的三件事就是納稅,死亡和三星。
這兩天,一則#三星長公主貸款5.4億繳納遺產稅#登上了微博熱搜,讓人唏噓不已!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集團“長公主”李富真以所持三星電子股份作質押擔保,貸款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業界普遍認為,這筆貸款是用于繳納遺產稅。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時,三星集團已故會長李健熙的遺屬所申報的遺產稅超過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3億元),并申請分5年繳清。報稅時先繳納六分之一的遺產稅(約2萬億韓元),其余10萬億韓元按1.2%的年利率在2026年之前繳清。也就是說,李健熙的巨額遺產需要等到5年后,家人們完全繳清了稅款才能繼承。
請看清楚,這653億并不是繼承的遺產,而是需要繳納的遺產稅!在2020年的福布斯韓國富豪榜上,三星集團李健熙財居榜首,達173億美元(約合1156億元人民幣),他本人甚至被稱為韓國的“經濟總統”。而在他去世后,子女們面對這巨額遺產所帶來的的遺產稅可是焦頭爛額。
韓國遺產稅之高,世界知名。根據韓國法律規定,當繼承的遺產價值超過250萬美元,遺產稅支付比例高達50%,僅次于日本的55%。其他國家的稅率,如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大多在40%-60%之間。
對于繼承人來說,巨額遺產稅是一項不小的財富流出。而且征稅都是只收“現金”,不要“資產”,若不提前做好稅收籌劃,遺產稅對于富豪家族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此前也有媒體猜測,支付巨額遺產稅可能使得李氏家族的財富嚴重縮水。
富豪之所以如此懼怕遺產稅,主要是因其征收比例非常之高。不但你的財富 “被大幅縮水”之外,繼承人若付不出高額遺產稅,也無法順利繼承遺產。
說到遺產稅,不得不提的是中國臺灣也很高,過去高達50%,直到2009年,臺灣地區才將遺產稅從最高邊際稅率50%改為單一稅率10%。
2008年臺灣首富王永慶去世。當時王永慶在臺灣的遺產高達600億新臺幣,他的子女們要繼承這筆巨額遺產,就必須繳納300億的遺產稅。
其實王永慶的遺產遠遠不止這些,他早就為了躲避遺產稅,在美國跟百慕大建立了5個信托基金,同時還把數百億的現金存在了瑞士銀行。
不過王永慶因為突然意外去世,導致他的很多海外遺產還無法被清算出來,甚至他的子女后來也無法追回這些資產,成為了至今的無頭公案。
還有另一位富豪值得一提,那就是李嘉誠,說到李嘉誠的身家,實際上遠不止明面上的2000多億,他的公司資產1萬多億,只有1400多億的負債。所以,他的資產有9000多億,身家近萬億,這才是中國真正的首富。
李嘉誠的生意大部分在加拿大跟英國,但是他們家族卻一直居住在香港,而沒有離開香港的意思。
為什么李嘉誠一家不去英國或者加拿大呢?這就跟遺產稅有關系了。香港在十幾年之前已經正式取消了遺產稅,也就是說李嘉誠未來去世,他的全部資產交給兩個兒子是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的。
李嘉誠家族的資產如此龐大,如果按照英國40%的遺產稅,那么他們至少將損失幾百億美元。這對于李嘉誠家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目前,全球大約有2/3的國家和地區已開征遺產稅,可以說是全球多國不論是富人還是中產階級都會面臨的稅種。但各個國家的政策在遺產稅的分類、征收對象、征收額度等方面都略有不同。
以美國為例:美國現行遺產稅采用累進計算,稅率從18%到40%不等。美國第一位十億富豪JohnDavison Rockefeller去世時,美國政府以遺產稅的名義征收了他個人財富的70%,辛辛苦苦一輩子,只有30%留給子孫后人。
而最近幾年,我國關于遺產稅要不要征收,究竟該怎么征收也成為了焦點話題。
1950年通過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將遺產稅作為擬開征的稅種之一,但限于當時的條件未予開征。
1994年,中國分稅制改革把征收遺產稅列入了稅制改革方案當中,穩妥穩健研究國際經驗和國內社會財富現狀成為主要的課題。
1996年,全國人大批準了“逐步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的建議。
2013年,國務院批轉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研究適時開征遺產稅”。
2020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提出了建議:“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征遺產稅?!笔奈迤陂g,也就是2021年到2025年。
2021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更是建議為縮小貧富差距考慮開征遺產稅。
2021年8月,隨著“第三次分配”概念的出爐,遺產稅作為縮小貧富差距的手段,再一次登上風口浪尖。有關遺產稅的問題日益逼近,這意味著一旦國家開征遺產稅,就可以馬上實施。也就是說,征收遺產稅其實離我們很近。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由此可以看出財富要長久傳承下去是多難的挑戰。
當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很多人都會考慮如何守住自己得來不易的財富,以及順利地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保險往往就是其中一個比較便利安全的方法。
一、在財富傳承過程中,保險的優勢有哪些?
1、輔助資產管理
財富所有者在世的時候,所有權,控制權以及收益權的這三個財富權利都能得到控制,但是當遇到突發意外的時候,各種資產的持有形式都會存在產生爭議的可能。保險就能夠針對資產管理起到輔助作用,盡量減少糾紛。
2、有助于養成好的理財習慣
如果是后代一次性拿到繼承的所有的資產,對于突然獲得這么一大筆錢的年輕人來說,是存在風險的。按照約定分期給付資產,這樣有利于后代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二、保險在資產傳承過程中的6大功能
1、指定受益人,法律關系明確,避免糾紛。
遺產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遺產誰來繼承以及繼承的份額。一旦運用保險實現資產傳承的話,就可以從根源上扼殺這些糾紛。因為受益人可以指定,保額也是被繼承人事先確定的,所有的法律關系非常明確,不會產生糾紛。
2、創造一筆巨額現金,實現財富平均傳承給繼承人。
當被繼承人的財產是一個無法分割的載體,比如房子或者公司,而繼承人有好幾個的情況下,被繼承人可以把房子和公司給有能力管理者,然后再買幾份價值和房子或公司相當的保險,指定給其他機構和繼承人,這樣就能實現公平傳承。
3、法律保護受益人獲取人身保險理賠金,具備避債功能。
一旦被繼承人所投保的保險指定了受益人,被繼承人死亡后,保險理賠金由受益人領取,受法律保護,理賠金將不列入被繼承人的遺產范圍,不會用于被繼承人的債務清償或者賠償;如果被繼承人投保的保單沒有指定受益人,那么理賠金將列入遺產范圍,可用于被繼承人的債務清償或賠償。
4、確保財富安全傳承給指定受益人,合理避稅。
目前,中國還沒有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但從社會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消除貧富差距的需求來看,開征遺產稅和贈與稅只是時間問題。
5、實現家庭和企業財務安全隔離,順利傳承。
家庭財務與企業財務不分家的模式,在目前中國的中小型私營企業中很普遍,企業主常常把自己所有的身家投入到企業經營,和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這種模式有相當大的潛在風險,比如企業經營不當、三角債、甚至破產??都會連帶影響家庭財務影響家庭生活,有違創業的初衷——為自己為家人創造一個優質生活。保險可以為家庭財務和企業財務間建立一個防火墻,即便企業經營失敗,也可以為自己和家人留一個溫馨的家,一張可以睡得安穩的床,一筆可以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學費。在資產傳承規劃中,更應該把這道防火墻建立起來,若不然,一旦發生企業經營風險,傳承下去的可能就不是資產,而是負債了。
6、實現對資產的控制,有效規避繼承風險和婚姻風險。
如果被繼承人提前把資產控制權交出去,就可能會發生繼承風險和婚姻風險,稀釋財富,發生違背被繼承人心愿的事。運用保險傳承資產,一旦繼承人發生風險,被繼承人可以變更受益人,也不會因為繼承人婚姻發生變化而稀釋財產,因為保險理賠金只給指定的受益人。另外,當一張保單有幾個受益人時,被繼承人(投保人)可以隨時調整每個受益人的受益比例。
財富傳承對于許多家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保險也可以是財富傳承的一個工具,我們應該合理利用,保護好自己的資產。與此同時還要給家庭準備好一份家庭保障,讓家人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1.最新突破!120萬一針,2個月癌細胞“清零”!中國首例患者出院
2.34歲上市公司高管國慶度假不幸遇難!節前剛獲股權激勵……
3.43歲京東副總裁患絕癥!目睹病友一個個離世,砸千萬元“求生”
保險客戶問題太難搞?這么使用DeepSeek助你輕松搞定!
一險企獲巨額增資!增幅約54%
一養老保險公司總經理辭任!
金融監管總局、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展銀發經濟保險!
一上市險企高管辭職!
全國推廣,取消“雙錄”!個人養老金新制度來了
因網點保險銷售“雙錄”不到位等,一省級分行被罰近500萬元!
終身禁業又添一人!已是年內第17個
重磅!人身保險傷殘評定來了,2025年2月1日執行
國家醫保局: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