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人,才算是保險行業的“成功人士”?這幾點你必須知道
- 2021年08月19日
- 21:47
- 來源:
- 作者:阿狼
去年有位客戶想買保險,我溝通過幾次,談到最后要求返傭才肯簽單,我就放棄了。前兩天去拿理賠資料,正好在樓道間又遇到,就到他家里坐了坐。客戶家已經買完保險了,是別家公司業務員給做的。聊到這位業務員,客戶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那叫一個濤濤不絕,說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成功人士,還翻她的朋友圈給我看。這位業務員姿色挺不錯的,朋友圈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不是在高檔餐廳就餐的照片,就是人生理想的小確幸,同時還有培訓獲獎的圖片,滿滿的正能量。
有張圖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他們公司燙金的獲獎證書和一捧鮮花,這張圖我好像在哪見過。突然想起來,這家公司有個做的不錯的朋友,前兩天剛在朋友圈曬過這張圖。從客戶家離開,我給那位朋友通過了電話,問他帶證書和鮮花的圖是怎么回事。他說你是要祝賀我嗎?整個**市就我一個人獲得了這個獎,牛逼不。我說剛在你們公司另一個人朋友圈看到了這張圖。
他瞬間明白了什么意思,笑著給我說:是某莉的朋友圈吧,你怎么有她的號。她就喜歡盜圖,別人獲獎的圖她拿去用,別人理賠的圖她也用,那些吃吃喝喝曬生活的圖,多數是從微博復制別人的,其實她的條件沒多好。
她和對象都在農村,結婚5年了還和父母住在一塊,前段時間因為想買車還和對象打了一架,她對象不舍得讓她買。不過和客戶談單的時候很場面,裝的也跟個富婆似的。
我突然就挺心疼這位小姑娘。王辰老師說過:保險銷售就要裝成功人士,直到成為成功人士為止。也希望這位姑娘以后能如愿,成為真正的成功人士。一個人是不是成功人士,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是不太準確的。只有在同業的角度觀察,才能發現真偽。就像是不闖江湖、不懂武功的人,別人給他說什么就信什么。但都是闖蕩江湖的人,你在江湖上有多少份量,大家都門兒清,你是真正的一劍振九洲,還是打套拳都平沙落雁式,這些信息是藏不住的。
個人認為,保險行業的成功人士,并不完全指那些光鮮亮麗,收入和團隊達到行業頂級位置的那批人。更要看這個人在行業中,做了哪些事,如何做事。
哪怕這個人在行業里籍籍無名,收入也一般,但他做了很多同業做不到的有意義的事,他的事震撼了許多人,給其他同業帶來了啟發與進步,這也是成功人士。
想要成為這種成功人士,必須要做到以下幾件事。想奔著成功人士的目標而努力的朋友們,趕緊看過來。陳鳳山老師,是我眼中的成功人士,他眼中的成功人士則是劉懟懟。劉懟懟何許人也?他在行業中的名氣沒有那么大,但卻是個“做實事的人”。
2020年,劉懟懟簽單799件,累計為400位客戶提供超過6億保額的方案,當年他提供52人次的理賠服務,理賠總金額271907元,平均每個月理賠4.3人次,平均每月為客帶去22658元的理賠款
保險行業只存在兩個問題:買對和賠好。劉懟懟把這兩件事都做好了,特別是把賠好這事,簡直完成到了極致。
你理賠過嗎?肯定理賠過對吧。但是你會把每次理賠都詳細的記錄成表格嗎?這么做的人很少吧。能記錄的這么詳細的,肯定就更鳳毛麟角了。
成功人士的一個特質就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做到頂尖的境界,讓自己能產生超高價值,并具備不可替代性。去年我做了一個財經自媒體孵化營,只招收20個名學員,其中就有鄢利老師。但當時我不知道他這么有名啊,不知道他是位非常有實力的專家。
所以給這批學員講自媒體知識的時候,我絲毫不留面子,該批評批評,非常的不留情面。直到后來,我才慢慢了解到,原來學員中隱藏著一位保險大神。
也正是那個時候,他開始嘗試著做短視頻,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后來我倆聊天,我問他:你這么厲害,多家保險公司都請你去講課,不僅懂銷售,又是增員專家,懂得這么多,為什么還來學自媒體呢。他說,就應該多嘗試一下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哪怕不太喜歡,做起來有壓力,只要這件事是個趨勢,是正確的,就應該去做,相信堅持能帶來驚喜。
以前鄢利老師是我的粉絲,現在我是他的粉絲。他只要開播,我有時間一定會去看,直播間里像我一樣嗷嗷待哺的等著聽直播的,有特別多。鄢利老師的自媒體,初期積累階段已經完成個差不多了,以后會做得更好。所以成功人士的另一個特質,勇于跳出舒適圈,去嘗試一些也許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嘗試著做新事物的過程,除了新奇還有痛苦,但等痛苦消除,自己已經不自覺變得更加強大。我所在的網點是家縣域,規模比較小。但公司里有兩位大神,是連其他支公司領導都不得不仰視的存在,正是這兩位大神,撐起了縣域的一片天。
兩位大神,一名被稱為王百萬,另一位則是她徒弟。王百萬在我們當地,翻版了唐山高水玲的傳奇,從一名街邊賣小菜的小販,一步步成長為高級部經理。
雖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身上有個特質,值得所有人學習。她從來不把精力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面對挫折和問題,她的純感力很好,從來不玻璃心。王百萬有位下屬,表現的還可以,為了讓她晉升經理,業績預警、陪訪、小交會,都是王百萬親力親為。后來那位新晉升經理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當面說王百萬之所以這么幫他,就是因為自己晉升了,她能拿到更多的錢。
這種事,我一個旁觀者聽了都覺得氣憤,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但王百萬面對這種忘恩負義的指責,不當回事。只是笑瞇瞇的對她說:你趕緊再晉升,超過我的職級,拿我的錢多好。
所以,成功人士有一套自己調整心態的方法,從來不在負能量的事上浪費時間。甚至在面對辜負與背叛時,也能高情商的化解矛盾。這樣的人,如何不成功。保險行業,從來不乏成功人士的傳說。那些讓人熱血澎湃的成名經歷,那些驚心動魄的簽大單過程,都讓一代又一代的保險銷售心神向往。
但這樣的故事聽多了,難免會厭倦。他們的成功,除了讓那些自傳式的暢銷書賣得更多了一些,于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又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呢?
如果說保險行業成功的標志,就是打拼一陣子,再上個節目把名聲炒上一炒,然后去直播間賣書、帶貨收割粉絲的情懷,這樣的成功人士不做也罷。
身為武林盟主或資深長老,江湖人固然要賣個面子的。但最經人津津樂道的,卻不是他們身上的故事。他們身上讓人羨慕的,僅僅是如今的地位而已。最令人向往的,其實是各種接地氣的綠林好漢行俠仗義的傳說。那些接地氣卻又能帶給人力量的小人物,其實才是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