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莉
來源:險企高參
近日,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總經理、監事會主席同日被免職,董事長之位空懸……“三長”皆無的奇葩一幕,引起行業熱議的同時,也引發了監管關注。
7月15日,前海人壽發布重大事項信息披露報告顯示,該公司收到了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監管意見書。該意見書指出,前海人壽公司治理存在問題,應立即進行問題整改。銀保監會已對公司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進行了監管約談,責令改正違規問題。嚴禁股東不當干預公司經營,嚴禁股東利用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和資產轉移,不得侵占挪用保險資金。
前海人壽應將意見書及時通知股東、董事、監事和相關人員,并于送達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
臨時股東會議決策被責令整改,
實控人姚振華被監管約談
就在4天前,寶能集團披露公告稱,鉅盛華旗下前海人壽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董事會決定免去沈成方的公司總經理職務,另行安排。同時,免去沈成方的公司董事職務、免去陳琳的公司監事職務。
7月14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前海人壽發布的監管意見書稱,經核查前海人壽對召開上述會議不知情,會議未按照公司章程和監管要求向全體董事和監事發送通知,且未提前通知監管機構。
銀保監會稱,上述會議違反了《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第七條和公司《章程》第七十一條相關規定。臨時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對應由公司決策的事項提出具體意見,直接干預公司正常經營,不符合《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試行)》第十四條相關規定。
對此,銀保監會提出三點整改意見,一是要立即進行問題整改。二是嚴禁股東不當干預公司經營。三是切實維護公司局面穩定。
監管意見書強調,銀保監會已對前海人壽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進行了監管約談,責令改正違規問題。前海人壽應依法通知各股東、董事會成員,上述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臨時會議相關程序及決議不符合監管規定和公司章程,應立即糾正不當行為,消除不良影響。
根據監管意見書,前海人壽應及時通知股東、董事、監事和相關人員,并于送達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監管部門將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如發現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將依法嚴肅追究前海人壽和股東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并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總經理、監事會主席同日免職,
前海人壽“三長”皆無
公開資料顯示,沈成方、陳琳二人均為前海人壽“老將”,在職時間均長達10年之久。
簡歷顯示,沈成方1966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曾于2008年至2011年擔任平安人壽總精算師;2012年至2018年,沈成方歷任前海人壽總精算師、副總經理;2018年8月,沈成方獲批出任前海人壽總經理。2019年7月經核準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2019年10月經核準擔任本公司合規負責人。
同日被免職的陳琳1972年出生,自2012年任前海人壽監事會主席,擔任這一職務已有10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3月,前海人壽董事長張金順因個人原因離職,后該公司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由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沈成方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公司新任董事長履職。沈成方的免職,讓前海人壽代理董事長一職也隨之空缺,前海人壽陷入“三長”皆無的囧境。
一季度凈虧損高達23.23億元,
連續7個季度為C級
高層人事動蕩,往往伴隨著經營層面的困境。
成立于2012年的前海人壽共有五家股東,分別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粵商物流有限公司、凱信恒有限公司、金豐通源有限公司。
2015年,前海人壽獲60億增資,其中“寶能系”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增資20.4億元,對前海人壽的持股占比由20%升至51%,獲得控股權。在“寶能系”資本擴張的路上,前海人壽功不可沒,曾大肆舉牌上市公司,尤其2015年時前海人壽舉牌萬科,引發了著名的“寶萬之爭”。
瘋狂一直延續到2016年,由于頻頻在二級市場舉牌,前海人壽被冠以“野蠻人”。2016年12月,原中國保監會發函,要求前海人壽規范萬能單獨賬戶管理,并令其在工作符合監管要求前,暫停開展新的萬能險業務。更為嚴峻的是,時任前海人壽的董事長,寶能系的掌舵人姚振華被撤銷任職資格,并禁止進入保險業十年。
此后,前海人壽凈利潤迅速下滑。2016年前海人壽實現凈利潤40.99億元,達到峰值,次年下滑至14.05億元,2018年、2019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9.45億元、6.04億元、11.39億元。到2021年其凈利潤已縮水至2.46億元。
2022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前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09.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10.14億元大減78.53%,凈虧損高達23.23億元。究其原因,受資本市場大幅下滑影響。
另一方面,前海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一再承壓,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前海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0.17%,較2021年末下滑19.93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6.39%,較2021年末下滑12.77%。
根據有關規定,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險公司為重點核查對象。這也就意味著,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前海人壽將被納入監管重點核查對象。前海人壽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稱,由于公司投資類房地產和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較高,導致房地產價格風險和權益價格風險最低資本相對較高。后續將嚴控不動產新增投資,同時密切跟蹤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適時選擇部分項目實施退出。
更需關注的是,2020年2季度至今,前海人壽風險綜合評級已經連續7個季度為C級,皆因“操作風險得分較低”。前海人壽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稱,該公司針對2021年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自評估中發現的高風險指標,組織相關部門與分支機構進行風險成因分析、制定整改計劃,并通過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按月追蹤整改計劃完成情況,積極運用風險綜合評級指標體系,持續改善公司風險薄弱環節。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