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伴隨著保險業的深度調整,保險公司的人事變動著實不少,其中不乏行業頭部機構,這次輪到了新華保險。
7月12日晚,新華保險發布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副總裁李源先生辭職的議案》。這意味著,“老將”李源將正式作別服役20余年的新華保險。
對于李源辭職的原因,新華保險方面對相關媒體表示,系“到齡退休”。
不過,對于李源的下一站去向,業界卻展開了一系列猜想。畢竟,李源從新華保險辭職的時點,剛好與“明天系”4家險企接管大限臨近的時點不謀而合。難道在李源辭職的背后,正在醞釀新的變化?
一切疑問都有待進一步揭曉。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于1962年8月的李源,在下個月即將迎來60歲生日。按照常理,其確實已達到退休年齡。
從李源的職業生涯來看,其自1983開始就加入到保險行業,至今已近40年時間,是位不折不扣的保險“老將”。加入新華保險之前,李源曾就職于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兩家頭部險企。
2001年,李源正式加盟新華保險,歷任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高級總經理,新華保險銷售管理中心主任,個人業務總監,銀保業務總監,區域總監兼北京分公司高級總經理,總裁助理兼華南區域總經理及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在管理方面,2009年,李源曾提出以藍海戰略為綱領,通過打造核心業務平臺、打造標準的管理體制、打造創新的經營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據顯示,2009年新華保險廣東分公司實現規模保費50.52億元,同比增長4.07%,市場占有率為7.14%,穩居廣東市場第三名。
2016年11月起,李源正式升任新華保險副總裁一職,至今已近六年時間。而對于壽險行業的發展,李源有著自己的獨到認識。在新華保險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李源表示,壽險的個險業務發展前景很廣闊,但個險問題也是當前壽險最突出的問題,個險渠道必須做基礎管理加強基本功。
對于新華保險當下的經營狀況,李源也并不避諱談及客觀現實。他認為從2020年開始新華保險的個險轉型受到巨大壓力,具體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來自于疫情的反復使得個險營銷上的現場管理和親訪客戶兩個動作難于開展,二是個人營銷30多年來積累下來的頑疾也日益突出,三是個險營銷的監管趨嚴。
為此,在新華保險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李源堅定地指出,除了推進“老城改造”,公司還要進行“新城打造”,即基于37萬左右的“老代理人”打造“優計劃”,來提高績優能力。同時,李源還提出了六個“優標準”,即優新增、優培訓、優客服、優活動、優科技、優政策。
然而,“新城打造”的計劃剛剛提出,在個險渠道方面身經百戰的李源卻辭去新華保險副總裁,未來這一職位誰將接班,備受市場關注。
回看李源在新華保險擔任副總裁的六年時間,其先后輔佐了兩代新華保險的“掌門人”。從萬峰時代到李全時代,不同的管理風格、發展戰略下,對于執行層面的要求也不同。不得不說的是,這六年也是人身險市場深度變革的時期。
萬峰時代下,新華保險尋求的是轉型,“砍銀保、壓縮躉交、發展期交”的大方向,讓新華保險經歷了業務結構的重塑,但同時也經歷了保費下滑的壓力。
2019年,隨著新的領導班子上任,新華保險走上了“以躉促期,期躉結合”的業務發展之路,新戰略、新目標、新發展模式,乃至新的營銷方式都需要重新切換與適應。
在此過程中,李源作為分管個險業務板塊的主要負責人,需緊跟新華保險不同時期的戰略而靈活調整。
此外,在產品策略方面,萬峰時代轉型中的新華保險以期交保費替代躉交保費,主推健康養老保障型產品,建立續期拉動業務模式。但2019年,“二次騰飛”后的新華保險,則更注重健康險的銷售改變為規模與價值并舉,年金與健康險并重,并加強了年金險的對接。
還有,近幾年,新華保險在人力隊伍建設方面也頻頻調整。如在2019年新華保險開放日時,李源曾表示,“營銷能力的隊伍應當是先大后強,這種螺旋式、有節奏的增長,也是我們已確定的目標”。于是,在2019年,新華保險快速增員,當年,新華保險個險渠道規模人力達到50.7萬人,創歷史新高。
不過,這樣的人力發展策略很快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開始改變。在新華保險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李源表示,新華保險的個險隊伍數量將穩定在40萬人左右。與此前大力增員不同的是,新華保險也跟隨行業開啟人力“清虛”。
此外,從業務層面看,今年一季度,新華保險個險新單業務出現負增長,不僅對整個負債端造成壓力,從盈利方面看,亦受到影響。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為13.44億元,同比下降78.68%。
當然,這背后除了個險渠道轉型、人力清虛等造成的影響外,資本市場的震蕩波動也給新華保險造成了壓力。
由此看來,李源擔任新華保險副總裁的六年,過得也并不算輕松。
正所謂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相比李源過去的職業生涯,外界更關心的是他下一步有何打算,真的就此到齡退休,頤養天年了嗎?
畢竟,6月27日,李源在出席新華保險銀代業務半年工作匯報暨財富服務管理中心八周年慶典上,還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期許。李源表示,下半年要強化黨建引領,做“優銀?!?;打開格局,做“大銀?!?;志存高遠,做“強銀?!保患铀傩袆?,做“快銀?!?。
6月28日,在新華保險召開的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李源也在展望未來形勢時表示,公司將在“產品+服務”、“保險+康養”方面做大做強、做出品牌。
不難看出,李源對壽險工作依然持續抱有熱忱與期待。
除此之外,近期,市場也對李源的下一站去向展開了一系列猜想,當中探討聲最多的當屬李源與天安人壽之間的可能。
7月13日,就有媒體爆料稱,李源向新華保險同事道別時表示,這一變動是“由于穩定金融秩序的需要”。而且,據多名業內人士透露,李源的下一站,或將赴天安人壽出任總裁職務。
細細想來,當前李源宣告辭職的時點,的確剛好與“明天系”險企接管期限臨近的時間線不謀而合。而天安人壽也恰恰是由新華保險所接管。由此不免讓人產生聯想。
據悉,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發文稱對6家“明天系”金融機構實施接管,其中就包含天安人壽。根據當時發布的消息看,接管組委托太保財險、國壽健康產業投資、新華人壽、人保財險、中信信托、交銀國際信托組建6個托管組,分別對6家公司實施托管,而天安人壽歸新華保險托管。
如今,兩年的接管時間即將結束,各家被接管的機構也該找到自己的“歸屬”。但不同于天安財險、華夏人壽近期出現的活躍消息,作為被接管險企之一的天安人壽,卻顯得格外低調、安靜。
然而,對于李源的下一站去向,是否真如市場所猜測那般,還有待進一步的消息。
玖亓周評|險資頻頻舉牌背后的“秘密”
觀察|新版中端醫療險,DRG醫療改革的解藥嗎?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