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保險中介機構空有其名,實則“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對分支機構缺乏管控, “加盟”“掛靠”等行為屢見不鮮;一些機構甚至成為保險公司違規經營的通道……
長期以來,“多、亂、散、差”一直是影響保險中介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沉疴頑疾,自2019年起,監管部門便開始加強這一市場的整頓,也獲得了一些成績。近期,新一輪面向保險中介機構的“重拳”正從中央到地方層層鋪開。
中央層面來看,銀保監會日前下發《關于印發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清退不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保險中介機構,并嚴肅整治虛掛中介業務、虛列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通道過單業務。
地方層面而言,深圳、湖北等地近期也相繼下發文件,加速出清問題機構,引導保險中介提質增效。
01
新一輪監管“重拳”出擊
直指清虛提質
保險中介機構是保險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4.2萬億元,同比增長5.46%,已連續多年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成以上。
但部分保險中介機構觸碰合規紅線,下屬分支治理問題重重等現象并不鮮見。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保險行業監管處罰分析》報告,今年一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開出602張監管罰單,涉及104家保險機構,其中就有48家是中介機構,占比近50%。利用業務便利為其他機構和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編制或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等成為中介機構“吃罰單”的主因。
為了進一步規范市場,近期,新一輪面向保險中介機構的“重拳”出擊正從中央到地方層層鋪開,本輪監管依然沿襲此前的基調,旨在要求行業清虛提質,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銀保監會發布的《通知》強調“三清”,一要清理、清退“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二要清退不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保險中介機構;三要清理對分支機構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掛靠”等行為的法人保險中介機構,并清退相關分支機構。
同時,《通知》還表示,將嚴肅整治虛掛中介業務、虛列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通道過單業務。
據悉,此前一些保險公司違規將直接業務記為中介業務,當中介機構從保險公司獲得傭金后,便又向其返還一定比例的傭金,供保險公司賬外支配,這樣一來,中介機構便成為了保險公司套取資金的通道,并沒有發揮其本身作用,理應受到嚴管。
地方對中介機構的監管一方面沿襲銀保監會的監管基調,另一方面,也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監管工作。如深圳銀保監局發文,要求重點完成無場所、無人員、無業務機構的市場退出和“睡眠”機構的清虛提質。同時,要求各保險中介機構加強股權管理,嚴禁股權違規質押擔保、變相轉讓、股權嵌套和通過股權謀取不當利益,筑牢資本“防火墻”。
除此之外,深圳銀保監局進一步要求各保險中介機構今年要開展數據真實性和銷售誤導的自查整改工作,并于年末報告自查整改情況,同時,對數據真實性和銷售誤導自查情況開展監管抽查,并嚴肅處理抽查中發現的新問題。
湖北銀保監局近期也發文組織開展全省保險中介機構排查清理工作,表示將嚴肅整治虛掛中介業務、虛列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通道過單業務,同時,緊隨監管步伐,強調“三清”。
縱觀上述監管舉措,均直指“多、亂、散、差”的沉疴頑疾,極具針對性,進一步壓縮了中介機構違規違法空間。截至去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610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萬余家,而自2021年至今,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注銷2800多家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
02
監管鼓勵、“鯰魚”入局
保險中介機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當然,監管只是手段,引導保險中介機構走向高質量發展才是最終目的。麥肯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相比其他壽險市場主體,保險中介公司憑借中高客資源、高素質線下團隊、開放產品貨架及第三方獨立性這四大優勢,有望成為壽險行業進軍大財富管理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近年來,銀保監會出臺多項措施,推動中介行業向好發展,2021年底,發布《關于明確保險中介市場對外開放有關措施的通知》,放寬外資保險中介機構準入條件,為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提高我國保險中介市場服務水平提供制度基礎;2021年11月,發布《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事項的范圍、辦事條件、申請材料、申請程序等,提高保險中介許可及備案事項的辦事效率。
深圳銀保監局則發文稱,要用三年時間構建“市場結構合理、經營主體穩健、市場秩序規范、發展基礎扎實、風險防控嚴密”的“一體五維”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培育一批高素質保險專業中介公司,形成一些可供借鑒的高水平改革成果。
同時要求,代理、經紀、公估三大類保險中介機構要樹立清晰明確的經營方向和市場定位,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要緊密結合深圳特點優勢,滿足灣區保險中介服務需求,走差異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道路。
中國銀保監會黑龍江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柱在近期撰文中也建議稱,中介 “大市場、小機構”特征多年未變,“小散亂差”形象始終揮之不去,不妨在嚴加管控傳統行業頑疾基礎上,采取措施鼓勵支持市場新模式、新事物。比如,MGA管理型總代理、獨立代理人、放寬中介機構經營范圍等。
整體而言,在保險中介機構愈加規范的未來,其價值也將得到重塑。正如麥肯錫研報而言,過去壽險中介機構在業務模式及關系定位上都更接近傳統代理銷售,以產品銷售而非用戶需求為導向,并未發揮經紀業務客觀、中立的專業服務本質。未來,中介機構應當持續升級,從銷售型模式向顧問型模式轉型,充分發揮中介機構自身優勢,接受顧客委托、站在客戶利益上配置產品及提供咨詢服務。
正是源于保險中介市場日漸規范及廣闊前景,越來越多資本競相涌入,近期,哈啰出行、理想汽車、美年健康紛紛收購保險經紀公司。與傳統中介機構不同,這些新入局者手握眾多客戶資源,且場景化營銷能力較強,“鯰魚”浮現能否給整個保險中介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市場也將持續期待。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