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保險從業者,我們應該都知道保險銷售常見的兩種方式:產品導向和需求導向。
產品導向銷售,很容易理解,把溝通重點放在‘產品’上,拿產品去找人:張姐,這款產品可好可好可好啦,我覺得它挺適合你,你買一份吧。
需求導向銷售,也比較簡單,把溝通重點放在客戶‘需求’上,確認需求再出保障計劃:張哥,這是按您的想法做出來的計劃書,請過目。
產品導向和需求導向,其實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客戶適用不同的銷售方式。拿不定主意的客戶,按他的家庭情況做份計劃書直接促成就行,有經驗的銷售做出來的計劃,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行業更推崇需求導向,畢竟買保險這事,還是客戶自己拿主意比較好。萬一他的想法跑偏了,我們再用專業知識給出意見,也不能100%客戶想怎么買,咱們就怎么賣。
其實增員和做業績差不多,比較常見的也是這兩種思維。第一種叫公司導向(或行業導向),第二種叫發展導向。
公司導向增員,是拿‘公司或行業的優勢’為吸引點,著重強調行業或某公司的優勢和長處,邀請對方加入。
比如常見的保險增員切入點:保險行業是朝陽行業,工作時間相對自由,收入上不封頂,免費的公司培訓,愉悅正能量的辦工環境...
總的來說,就是把行業好的一面鋪開了講,你來你也行,各種畫大餅,目的只有一個 —— 要他來干。
發展導向增員,是分析‘對方目前的處境’,并給出改善或優化建議,從發展的角度,給出擇業意見,讓他自己權衡利弊。
常見的話術有:你們單位是家庭式企業啊?以后不好晉升。你能力這么強,工資開的確實低了。像你這樣高學歷的人才,就應該在更好的平臺發光發熱...
總的來說,就是把對方行業的各種弊端羅列出來,讓他產生不滿,各種制造危機,目的只有一個 —— 他要來干。
這兩種增員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是告訴對方,保險這個環境是多么的好,快來加入。后者是告訴對方,他現在的工作多么差,你得改變。
當然了,我更推崇后者。在行業的信息壁壘還未被推倒,大眾對行業不了解的時候,用前者效果很好。現在就不能用邀約的方式增員了,得用吸引的法則。
了解不同增員方式的思維差別之后,如果我們選擇了發展導向增員,那我們該給增員對象聊什么呢?注意三個點就好。
1、痛點
痛點就是讓人痛苦、不能接受的點,每個行業、每份工作都有痛點。從擇業角度來看,保險增員就是要求對方更換工作,或者余出精力來做保險兼職。
做保險其實也有痛點。比如收入不穩定,在多數人眼中社會地位低,競爭激烈,有業績任務壓力大等等,想讓一個人對現有工作不那么上心,就放大他工作的痛點。
2、癢點
癢點就是感興趣的點。我們說自己看中了一件商品,是被‘種草’了。心里種了草是種什么感覺?被撩撥的不行,心里癢癢,有點想要。
在增員過程中,不僅要放大對方的痛點,更要找準他的癢點。知道了他的癢點在哪,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刺撓他了。
3、興奮點
興奮點就是極度吸引對方的點,讓對方欲罷不能的點。比如N年前的保險增員,打出‘年入百萬不是夢’的口號,就擊中了很多想要發財的人的興奮點。
每個人的興奮點是不一樣的,高收入能擊中大部分人的興奮點。但也有的追求時間自由,一聽工作的同時不耽誤家庭,就特別感興趣。還有的人追求榮譽,更有的注重成長。
保險消費群體已經發生了更迭,變得越來越年輕化,也越來越有見識。其實保險消費群體,也是潛在的保險增員群體,銷售方式要改變,增員思維也要變。
我們不僅要用發展導向作增員,站在他的角度,幫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更要在溝通中找到他的痛點、癢點和興奮點。
以往我們增員,搞來搞去,最終導致的結果可能是‘自己欠了別人一個人情’。公司要求增員,不增員就罰款,不得已隨便找個人說保險公司的好,別人不想干就求著對方‘幫自己一個忙’。
但是現在增員,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對方感激自己,欠自己一個人情’。因為增員不僅僅是你發展團隊,更是幫別人實現更高人生價值的過程。
所以啊,同樣的事,不同的思維去做,就會產生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就催生了不同的結果。2022年的保險增員,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來打破成見,改寫命運:這里有份屬于你的'哪吒式'逆天改命事業
今天我把話撂這了:哪怕再過100年,AI也取代不了保險營銷員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