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保險公司,流水的員工。
沒有準確的數據證明產險業從業人員平均做的公司數據,但如果細數身邊的同事,會發現在三家以上的公司工作經驗的不計其數。
說到底是不同的公司名稱下幾乎相同的管理模式的核,天下產險是一家,跳槽毫無違和感。
趁著年輕多積累閱歷也是正道,再不跳槽就老了。
人生的無奈是,本以為越努力會越有選擇權,但事實上,時間在慢慢抹殺你的其他通道的可能性。慢慢的,突然想一個問題,我將在哪個公司退休。產險職場不易,且跳且珍惜。
現整理一些產險行業人員跳槽時經常遇到的問題,經與一些行業資深人士交流,給出以下建議,供讀者參考:
是做中介還是做主體?
主體思維和中介思維不一樣,主體思維是幫公司賣保險,中介思維大部分是幫客戶買保險,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主體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如果沒有客戶沉淀和中介經驗積累,建議在主體公司更合適。
當然,還和你的業務結構有關系,如果只做車險的,建議做中介,因為市場定價差異越來越大,為客戶做一些合適的選擇更有空間。相反,如果是要向非車方向發展的,建議做主體公司,因為主體公司的核保權限、專業培訓等更有優勢,可以讓自己的非車技能增加,也可以增加業務范圍,而中介在非車上,業務品質普遍不好,業務險種比較單一,不利于自我成長。
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大公司會越來越強,小公司經營將分化,這主要是根據你自己發展方向來看的,如果是求穩定,當然是大公司,如果是想要發展更快,自然是小公司,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另外,目前是在大公司的,貿然跳槽到小公司,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車險綜合改革帶來的對小公司的沖擊風險沒有完全釋放。要抵制崗位級別的誘惑,守得住寂寞,靜觀其變。
現在有兩個小公司的三級機構一把手機會,我如何選擇?
小公司看起來管理的內核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比如說有些小公司是渠道型的,有些小公司是機構型的,各自都有優劣點。
所謂的渠道型是指公司的核保政策和費用政策是以篩選業務為主的,也就是核保較緊、業務范圍窄、市場費用相對較高,但運營成本要求高,也是人均產能要求高;反之,如果是機構型的,那就是核保寬松、市場費用低。
假如你是機構型的,帶隊伍為主的,那就選擇機構型的公司,要不然,隊伍會分散。相反,如果你是渠道業務多,人均產能高,且渠道業務品質達到要求,或者有一些板塊型業務,那就選擇渠道型公司。
即便是渠道型公司,也要區分渠道管理權限,如果機構沒有管理權限,都由省公司統一管理的,也需要認真考慮。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有些公司是混合型的,或者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策略,需要慎重考慮。
跳槽到底是公司重要,還是跟的領導重要?
目前情況來看,顯然是跟的領導重要,這個都懂。但長遠來看,隨著行業履職回避等政策的出臺,跳槽時更應看公司的基本情況,比如股東背景、業務結構和管理方式等等,未來小公司的市場化業務會慢慢收縮,逐漸成為一些板塊型業務,股東業務占比越來越大,只有將自己的能力和資源融入到公司的戰略中,才能脫穎而出。
……
限速背景下,停止內耗是小公司車險發展的第一要務
說真的,財險公司很多人都不愿向上爬了
保險行業C端化的執念不改,業務員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虛驚一場!DeepSeeK其實沒那么了解財險行業
最近新能源車險出單平臺很火爆,你怎么看?
只有會不會銷售的區別,沒有車險非車險的區別
暴脾氣的老鄭,會讓他兒子接他的班賣財險嗎?
如果辦一場財險行業的“春晚”,你最期待哪個節目?
財險公司姜總,回村里過了一個不太開心的年
都閃開!財險公司陳總回村了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