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仍在頑抗掙扎,久久限流的人們在端午小長假還是需要適當的調劑,而國家經濟發展正與疫情爭時間、搶賽道。
因此,『A智慧保』評論員玖亓校長提前一天評一評穩定經濟大盤的政策大招——
經濟興亡,匹夫有責。
進入6月,穩經濟的國家齒輪迅速運轉起來。
國常會出臺了穩經濟33條,并隨即召開穩住經濟大盤的電視電話會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不旋踵,各部委絞盡腦汁,將政策細化和具化。
裹在風暴中的京滬兩地,沒有讓市場等待太久。
被疫情延宕兩個月之久的上海,5月29日出臺了重振經濟50條。整個5月都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北京,6月2日出臺了穩定經濟增長的45條。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類比role player
穩經濟,金融部門和金融行業向來是一馬當先,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也是逆周期調控的“唯二”大招。對金融而言,負責流動性大頭的銀行自然占據了C位,但保險從來不缺席。無論是國常會的33條,還是京滬各自的救市措施,保險都被賦予重要角色。
事實上,保險用其長,四兩撥千斤。
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何處?就來自1.5億市場主體,它們彼此形成一個個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發展出超大規模市場,而在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1.5億市場主體,承載了上百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和7億多人的就業。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過去兩個月的疫情膠著,對中小微企業的沖擊尤為嚴重,體現在現金流和資金鏈的緊張,以及預期的不確定。之于前者,央行已經著手推動金融機構建立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在供給側上保證了流動性的充足。問題是,市場不缺錢,但缺借錢的意愿,因為預期的不確定,市場主體傾向于維持保守的支出,而非擴大再生產。如果是這樣,就掉進了凱恩斯所言的“流動性陷阱”。
國家自然會有一攬子措施來穩定市場預期,恢復企業信心,保險居于其中,類似NBA球隊中的role player(角色球員),在關鍵時刻發揮收拾人心和打開局面的作用,從而贏得最終的勝利。
保險姓“保”,在這個時期,是要加一個乘數的。
談談姓“保”
在保市場主體、保復工復產、保糧食安全、保產業鏈、保物流鏈等方面,保險幾乎無處不在、無縫對應,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創新和豐富產品供給。
中國保險業協會就發文鼓勵險企,圍繞物聯網、通訊電子、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產業鏈不斷延伸保險服務,積極為芯片制造、汽車生產、貨運物流、售后維修等上下游行業提供保險服務,積極發展營業中斷險、利潤損失險等險種,助力企業復工達產。
北京在穩定經濟增長45條中更是明確提出,希望保險機構設立企業疫情險,加快推進新業態保險試點產品落地。
保險就是為了分散風險,在當下經濟發展遭遇很大困難的特殊時期,風險轉嫁和止損對預期的影響更大。對保險公司而言,延后保費交納時間、降低保費讓利于民、應保盡保、應賠盡賠,這只是相對容易的一面,迎難而上的另一面則是設計出適配的保險產品,讓中小微企業、貨車司機等走出困厄,不至于因為風險無限大而選擇收縮和躺平。
有相對熟悉的,比如信用保險。中小微企業普遍缺乏優質抵押資產,信用保險為它們提供增信擔保,是非常好用的避險產品。出口信用保險就一直是穩外貿必提的政策工具,以前更多面向大型企業,當下則明確要求下沉和普惠。
有不容易的,比如疫情險,或者說是營業中斷險,雖然聽上去就非常應景,覆蓋企業因經營中斷帶來的收入損失,但真正落地必須找到商業化的場景和路徑。有了隔離險的前車之鑒,疫情險如何找到市場爆發的奇點,還需要險企在市場中摸石頭過河。
知道和做到之間,從來都是一道天塹,所謂成功,就是找到跨越這天塹的辦法。
發揮“長錢”優勢
在風險保障之外,作為“長錢”的險資,也被賦予撬動投資的重任,比如國務院此次提及,鼓勵保險機構等發揮自身久期配置的優勢,加大對水運、水利、公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
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中,投資向來是最立竿見影,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基礎設施,在歷次的逆周期調控中,屢試不爽。相對而言,基礎設施更受青睞。為了盤活資產存量,國家也是鼓勵一切可行的辦法,從新興的基礎設施REITs到古早的PPP,以及點題險資,積蓄一切可以投資的力量。
對險資而言,這是個體的選擇和國家的進程最自然的交集。在低利率和資產荒之下,將資產久期拉長,在長期中找到好項目,找到穩定的項目,是雙贏的事情。
事實上,能夠發揮險資“長錢”作用的,不僅僅只是基礎設施這樣的直接投資,也包括養老“第三支柱”這樣的曲線投資。一方面開發出更好的養老產品,讓個人對長期持有更穩定的預期,另一方面也可壯大資本市場,強化產業資本和科技資本,為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提供資本動力。
與國外相比,險資在國內還遠遠未達到閾值。須知道,只有在彎道,才能超車;只有在變局,才能突破瓶頸。
我們對保險業,不盲目樂觀,亦不過度悲觀。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