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下架多時的隔離險,因為理賠上的分歧登上了熱搜榜單。
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不難判斷,險企摳條款中的字眼,消費者則依據親身遭遇而據理力爭,在媒體介入之后,險企也愿意個案處理,或許是因為隔離險已經暴露在巨大的風險敞口之下,令人難以看得見底。
在隔離險一窩蜂推出的時候,新冠疫情在中國被控制得很好,風險肉眼可見。彼時,正是“保險不好賣了”的至暗時刻,險企使出渾身解數,創新也好,跟風也好,內卷也好,只要是網紅產品,就要雨露均沾。
一時間,關于隔離險的營銷鋪天蓋地,而命運的標價,早已伏筆其中。
反求諸己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
險企的誤判,自然難辭其咎。
隔離險,從一開始就是互聯網流量那套打法,投保簡單,杠桿明顯,百元保費即可獲得數千元的保額,屬于花了錢不心疼,萬一賠付就算賺到的產品,撓到了年輕人的癢點,所以很快就風行起來。
并且,隔離險也是循著百萬醫療險和惠民保的“成功經驗”,以低價保險俘獲消費者的心智,以空間換時間。因此,險企對隔離險的定位,更多是導流,因此一旦發現產品的賠付成本高企,就得不償失了。
賠付成本高,在于無法預見防疫政策的變化,這已經超出了保險業的能力范圍。人只能賺自己認知內的錢,顯然險企過于樂觀,以為隔離趨緩,至少不是趨緊,哪想到歷史的車輪偏偏打了個急轉彎。
在各地的實踐中,隔離有著太多的定義和做法,情況緊急時甚至就是居委會的微信通知,這就使得險企無法甄別,否則就變成一味的文字游戲了。
好在監管在年初及時預警,險企也見勢不妙匆匆下架,使得他們躲過了4-5月的疫情沖擊,沒有陷在更深的泥潭里。
求之不得,反求諸己。險企經此一“劫”,應該明白,保險并非是個筐,什么都能裝,不要將產品捆綁在政策風險之上,那不是保險游弋的藍海。
人非圣賢
隔離險走麥城,被冠上噱頭險的帽子,無話可說,市場不相信眼淚。但創新本身就是試錯的過程,出洋相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們沒有必要擺出一副很mean的面孔。
過去一年,保險困在業績疲軟里面,如何靠創新打開局面,始終是發展的關鍵詞。保險+養老+醫療的大健康賽道火熱、銀郵渠道的復興、財險的開門紅,以及保險科技服務的輸出,都代表了新的變化和變數。更具體的,UBI車險的討論、碎屏險站穩腳跟、分紅險上位和增額壽險的出圈,也都是險企各自在摸石頭過河。
那種一擊即中的創新,那種萬能險、重疾險甚至百萬醫療險的爆款產品創新,可遇不可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遇到下一次市場爆發之前,險企不可能原地等待,確認各種可能性,犯下各種錯誤,是太正常不過的了。誰也沒有打開上帝視角,知道市場到底要什么。
對創新保持一份平常心。創新的過程中,昏招迭出不可避免。充分競爭,就會良莠不齊,就會重復建設,這不是險企的個性,而是全市場主體的共性。銀行業會涌現出彩禮貸、接力貸、墓地貸這樣被口誅筆伐的產品,都是創新過猛,過猶不及了。
護城河
圍繞隔離險,我們還可以再延展一個維度。三年來,疫情影響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對疫情的長期風險,需要有一個新的風險共識和判斷。
疫情風險突然變奏,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整個社會風險提高,并且無法轉移,損失落在每一個人頭上。
這種個人、市場與政府之間關系的不確定性,抬升了整個經濟運行的風險,這就使得為風險定價的包括險企在內的金融機構,都面臨著“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境地。
風險無處不在,保險因而誕生。風險因大數法則和未來預期而具有某種確定性,保險因而發展。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定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一竿子插到底,盡快把一攬子穩經濟政策細化落地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重新凝聚共識,即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一直以來的這個共識,就是我們要構筑起抵御疫情黑天鵝的護城河。而隔離險,顯然只是點綴。
玖亓周評|險資頻頻舉牌背后的“秘密”
觀察|新版中端醫療險,DRG醫療改革的解藥嗎?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