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大家談
前幾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開了一場政策例行吹風會,來自人社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就大家關心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做了詳細、全面的回應和解答,涉及制度定位、參與方式、稅收優惠、賬戶開立、產品選擇、收益領取、配套政策等方方面面,條分縷析,讓人對這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充滿期待。
縱觀整場吹風會,信息豐富,信號密集,信心滿滿。關切回應中既有濃墨重彩,也有輕描淡寫,彰顯制度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從另一個角度講,便是制度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從制度長遠健康發展來說,好政策要落實落細落好,真正讓百姓受益得實惠,必須全力突破一個“難”字。這個“難”集中體現在統籌協調之難,稅優加力之難,產品創新之難。
01 破解“九龍治水”,用“十個指頭彈鋼琴”
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注重協同性是制度高質量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建設的重要方法之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后,為制度建設提供了頂層設計和實現路徑,相關部門各領其命,各司其職。
具體來看,人社部、財政部對個人養老金發展進行宏觀指導,根據職責對個人養老金的賬戶設置、繳費上限、待遇領取、稅收優惠等制定具體政策并進行運行監管。
稅務部門依法對個人養老金實施稅收征管。
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金融部門依法依規對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管。
分工是為了各展其長、提高效率,這是成事的第一步。但僅有分工遠遠不夠,為了共同目標,相互之間做好溝通協調、形成合力才是成事的關鍵和核心所在。
現實中,經常會有一些政策,因為涉及多個權責部門,“九龍治水”推諉扯皮,或是由于“各家自掃門前雪”心態作祟,導致政策執行力和效果大打折扣。
在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進程中,加強部門間統籌協調是重要課題,也是當務之急。
正因為此,《意見》明確提出,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落實本意見的具體政策措施,同向發力、密切協同,指導地方和有關金融機構切實做好相關工作。
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非一日之功,需久久為功。要用“十個手指彈鋼琴”的方法,以系統思維、精準施策實現力量聚合、經驗整合,為制度建設提供有益實踐和前進動力。
02 牽住稅優“牛鼻子”,推行更大力度優惠政策
有人將個人養老金制度形象地稱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2.0版本。
這個比喻成立的話,那么“2.0版本”從“1.0版本”身上能借鑒到的,似乎更多是失敗的經驗。當然,失敗乃成功之母,如果這種經驗能為“2.0版本”的成功提供鏡鑒,也算是一種慰藉。
自2018年起,上海、福建、蘇州等地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截至去年末,該試點實現保費收入6.3億元。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效果不盡人意。
“叫好不叫座”的主因在于制度和產品設計本身存在問題,尤其是稅收優惠力度不夠,對購買能力不足的低收入人群來說,意義不大,對高收入人群來說,抵扣難以帶來直接激勵,吸引力有限。
實際上,保險監管部門曾多次向財稅部門爭取更大的稅優額度和支持力度,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此次吹風會上,有關部門表示,“個人養老金借鑒了前期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做法,結合試點情況,個人養老金采取了固定額度的辦法,比較簡便,年度總額度上也保持了銜接。”
顯然,這樣的優惠力度尚不足以激勵老百姓參加的積極性。
當然,對一個國家來說,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如何把錢花好是一個技術活。花錢就要花在刀刃上,個人養老金制度就是這個刀刃之一。
現在,有關部門正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業內期待看到更大力度的稅收優惠政策,期待“2.0版本”真正給力有效,為老百姓提供一份實實在在的養老保障。
03 練就“繡花”之功,養老金融產品創新迫在眉睫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自我保障能力,變儲蓄養老為投資養老,通過市場長期投資運營,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通過長期領取養老金安排,發揮養老功能。
金融市場承擔著個人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任務,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則是主要載體。
那么,這類產品與市場現存的同質化嚴重的金融產品拉開差距,打出特色,建立起自己的獨特優勢就變得至關重要。
換句話說,如果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的這些金融產品與普通金融產品別無二致,也是大路貨,甚至在購買、投資、領取等環節限制更多,又如何說服老百姓購買呢?老百姓隨便買點股票,買點理財,投點保險,不也是一樣嗎?
這是一道必答題,只能答好,沒有退路,事關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關系到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長遠發展。
打鐵必須自身硬。對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來說,精心創新設計產品,給老百姓更好的保障,更可觀的投資收益,是眼下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以公募基金為例,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虧損超過1.3萬億元。這固然和股市持續調整有關系,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機構的投資水平和投資能力亟待優化提高。
畢竟,未來的養老金融產品仍然是這些機構在操盤,沒有好的產品,沒有說得過去的投資收益,老百姓怎么放心把錢放到養老金賬戶里?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挑戰,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好政策才能有大作為,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眾。
保契銳評丨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瓊瑤今日花葬,我們到底該如何優雅地跟世界告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