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邁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構成我們未來養老的應該有三筆錢:政府主導的社保基金,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養老金”,即第一支柱;企業雇主發起的年金制度,即第二支柱;個人自愿參加的養老儲蓄計劃,即第三支柱。
養老第三支柱長期孱弱,其來有自。而個人養老金制度,就是為其量身打造的激勵機制。4月21日《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出臺,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次個人養老金制度拋出的最大亮點,就是享受稅收優惠。這個稅收優惠,著眼于長期,積攢在個人養老賬戶里,可以減少當期個稅的繳納。
與此同時,個人養老金也是強制儲蓄,賬戶封閉運行,更好開展投資者教育。
當然,這只是一個制度框架,很多細節還有待填空。就此前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所暴露出的激勵不足等問題,算得上前車之鑒,因此個人養老金制度需有更加有力的設計。稅收優惠具體為何?作為投資標的的理財、保險和基金產品的范圍和標準為何?
做就是利好。什么都不做的風險最大。
混業競爭,更加白熱化
養老金融市場,理財、保險和基金,三分天下,各有優勢,各有基本盤,是真正的混業競爭市場。理財收益穩健,保險長期保障并且有稅延的先發優勢,基金投研更強。
但個人養老金制度將稅收優惠普惠化,從尚未探索明白的保險一家擴展到所有金融產品,直接將“戰火”點燃。對理財和基金而言自然是機遇,對保險而言則是更多挑戰。
理財占據“地利”。根據“七人普”數據,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18.7%;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1億人,占比13.5%。老齡化勢大力沉,對臨近退休的“70后”“80后”人群觸動明顯,他們未雨綢繆,但也厭惡風險,因此對理財產品情有獨鐘。理財產品的特點是雖然沒有風險溢價帶來的高收益,但能提供穩健的絕對收益。凈值化也無礙理財的這一特點。
基金占據“天時”。基金在投研能力和權益投資上的優勢,在短期內是理財和保險所難以匹敵的。從一開始就是凈值化管理,投資者教育最為充分,對風險的容忍度也最高。因此,養老目標基金天然地為年輕客戶群所青睞,“90后”應是主力軍。個人養老金的強制儲蓄功能,也提供給這個人群長期投資的出口。
保險必須占據“人和”,才能從理財和基金的“包圍”中覓得突破。所謂人和,就是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障優勢。在收益率上,理財產品和基金產品要勝過保險產品。去杠桿之下,保險姓保,硬拼收益率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不是明智選擇。
保險面臨與理財和基金的雙線作戰,除了自身做好內功,監管方面也要多賦予一些松綁政策。比如,國民養老保險公司是否承擔政策破冰的角色,大家對此寄予厚望。
長期資金,金融市場的“基石”
毫無疑問,養老金融市場將面臨更加白熱化的競爭,隨著供給的增加,理財、保險和基金像養老金融超市上的商品,供投資者比較和選擇。
把死水攪活,形成外圍革命和條塊競爭,以增量激活存量,一直是我們改革的主打策略。誰能提供差異化,誰能細分市場,誰就能脫穎而出。在生命周期的養老金融產品里,基金和理財各自占據著“兩頭”,保險沒有特別明顯占優的年齡段,理論上可以覆蓋全周期,但硬幣的另一面,也可能是全都踩空。對保險而言,狹路相逢勇者勝。
個人養老金制度,對于金融市場也是“基石”制度。中國資本市場是出了名的快進快出和“短錢”為王,對“長錢”并不待見。而一旦封閉和長期運行的個人養老金蔚為壯觀,將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中國資本市場的調性。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長期資金才能更好地支撐企業創新,“長錢”才能形成科技資本,這也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更長遠影響,著眼養老,伏筆科技。
想到和做到,這兩者之間的距離往往不是一層窗戶紙,而是望山跑死馬。個人養老金制度最終形成我們想要的結果,比如養老金融市場百花齊放,比如形成穩定、客觀的長期資金,還需要腳踏實地和迎難而上,做好頂層設計,把“紅綠燈”說清楚,但更重要的是,放手讓市場去做,別以行政意志強扭市場意志。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