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參君
來源:險企高參
給投保人額外利益,這一違規現象漸成保險業頑疾。
3.15之際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去年上海地區車險投訴案件,其中送卡“暗箱操作”、承諾不兌現、增值服務名不副實,成為車險銷售環節中的三大“套路”。
這些套路背后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公司代理人為達成交易“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這一問題是保險行業可謂屢禁不止。
2022年伊始,監管就使出雷霆手段,重罰一家險企給投保人額外利益的違規行為……
上海消保委揭露,
保險銷售環節中的三大“套路”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2021年上海地區車險投訴案件,2021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車險投訴271件,其中120件集中在車險銷售環節,占比達44%,送卡“暗箱操作”、承諾不兌現、增值服務名不副實,成為三大“套路”。具體來看:
套路一、暗箱送卡公平性存疑。上海市消保委公布內容顯示在消費者投訴中,車險企業送的卡面值,從200元、550元、700元到2300元不等。車險銷售環節中,送不送、送多少、送什么的信息不對稱,讓送卡變成“暗箱”,公平性普遍存疑。
套路二、口頭承諾無法兌現,維權困難。投訴內容還顯示,送卡都靠銷售人員口頭承諾,一旦沒有及時留存痕跡,事后追責或定責可能會遇到障礙。多位消費者反映,購前承諾的送卡到實際兌現時,會出現“缺斤少兩”和“貨不對板”。這樣的投訴案例比比皆是。
套路三、增值服務花樣繁多,名不副實。因公開送卡被禁止,部分保險公司以“增值服務”的名義送各種“服務券”,包括洗車券、積分兌換券、機場停車券、健康藥券、超市積分券、車輛保養券、補漆券、代駕券等。但消保委梳理投訴發現,很多券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名不副實”。如消費者朱先生在微信中與銷售人員溝通時,對方表示“商業險超過1500元保費有一次保養服務、一次代駕、六次洗車、機場停車一次、理賠代辦一次”,但朱先生保養時發現這些服務并未到賬。
與其他行業相比,保險行業有其特殊性,如何在保險領域開展包括價格在內的有序競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上海消保委建議,保險主管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保險公司將相關規定落實到位,維護好車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共促消費公平。
監管1號罰單,
劍指給投保人額外利益亂象
通過給投保人額外利益來吸引消費者,險企和營銷人員雖然能獲得短期利益,卻令這個市場,變得亂象叢生。2022年伊始,監管就使出雷霆手段,重罰一家險企“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的違規行為。
1月14日中信保誠人壽領2022年銀保監會開出的首張罰單。其中,中信保誠人壽罰款30萬元;對該公司2位相關責任人警告并分別罰款10萬元。
“銀保監罰決字〔2022〕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8月,中信保誠人壽向部分客戶提供海外(境外)體檢服務,體檢相關費用包含往返機票、住宿、自由行和餐飲等,屬于向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期間,銀保渠道參加日本體檢的客戶70名,涉及保單86件,體檢費用271.69萬元;參加臺灣體檢的客戶2名,涉及保單2件,體檢費用5.96萬元。個險營銷渠道參加臺灣體檢的客戶5名,涉及保單10件,體檢費用15.4萬元;參加日本體檢的客戶2名,涉及保單3件,體檢費用6.05萬元。
若以此統計,中信保誠人壽銀保渠道每賣出一份保單要向投保人提供2.98萬元-3.16萬元的體檢費用;個險營銷渠道則提供了1.54萬元-2.02萬元的體檢費用。“說的直白點,就是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這也是保險業的毒瘤。”據業內資深人士告訴險企高參。
引發惡性競爭,
本身是一種違法行為
據了解,給投保人額外利益這一行為表現形式,比較常見的還有通過產說會等形式直接給予客戶利益;通過競賽方案或旅游方案等獎勵給營銷員,但投保人或客戶實際獲得獎勵或參與旅游;返傭或其他方式變相給予客戶現金或物質獎勵等。
該違規行為長期存在會導致部分客戶對公司存在不合理的期待,從而忽視了自身保障需求與產品功能,一味地陷入了返利多少的對比。一旦承諾不能兌現,容易引發糾紛、不滿甚至投訴。
更為嚴重的是,“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本身是一種違法行為。
我國現行《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在保險業務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業內指出,保險作為特殊商品,依賴精算規則進行定價。精算規則也是衡量險企償付能力、風險,以及行業存續的基礎。如允許給予投保人保險費回扣或其他利益,無異于變更定價或合同,容易導致企業惡行競爭,進而影響整個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最終導致保險消費者利益受損。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