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保險的變局仍在持續中。繼3月初華泰保險宣布董事長要進行更替,王梓木因年齡原因卸任,趙明浩成下一任“掌門人”后,近日,華泰保險股權結構再現重大變動。
3月18日,華泰保險連續發布兩份股權變更公告,君正化工、君正能源、人福醫藥、天風天睿、國網英大、中谷糧油等11家股東擬將合計持有的華泰保險35.88%的股權轉讓給“安達系”,如果這兩份股權轉讓成功,“安達系”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權將進一步提升至78.59%。
78.59%,什么概念?這意味著絕對的“話語權”,也表明華泰保險與“安達系”的關系將更進一步,華泰保險或將成為國內首家合資轉外資絕對控股的保險集團公司。
雖說股權變更對于保險公司來講是經營中的正常運作,但對于一家成立已滿25年、已開啟下一個25年新征程的老牌險企來講,從一家財險公司到集團化發展,如今又將轉變外資控股身份,這背后儼然也多了幾分厚重的歷史色彩。
股權轉讓“批量”推進
“安達系”加快控制步伐
公告內容顯示,此批擬轉讓華泰保險集團股權的股東名單中,除了一些分散的小股東外,還有曾經的主要股東派系“君正系”與“當代系”。
具體來看,第一份股權轉讓公告顯示,內蒙古君正化工、重慶當代實業、武漢天盈投資、天風天睿投資、龍凈實業投資、人福醫藥、武漢當代科技、內蒙古君正能源、浙江福士達9家股東擬將合計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27.59%的股權給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
其中,重慶當代實業、武漢天盈投資、天風天睿投資、龍凈實業投資、人福醫藥、武漢當代科技、內蒙古君正能源、浙江福士達8家股東是要全部退出;內蒙古君正化工則是將持股比例縮減至2.925%。
如果這一份股權轉讓成功,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持有華泰保險集團的股份將由5.8293%提升至33.4203%。
第二份股權轉讓公告顯示,國網英大擬將其持有的全部257,058,823 股(比例 6.3918%)華泰保險集團股份轉讓給安達美國保險公司;中谷糧油擬將其持有的全部76267173 股(比例1.8964%)華泰保險集團股份轉讓給安達美國保險公司。
如果這份股權轉讓成功,國網英大與中谷糧油也將退出華泰保險集團的股東名單,而安達美國的持股比例將由4.6228%提升至12.911%。
綜合兩份股權變更內容,基于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與安達美國保險公司均屬于“安達系”。因此,借著這兩份股權轉讓,“安達系”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或將提升至78.59%,實現對華泰保險的進一步“控制”。
當然,如果這兩份股權變更獲批,那么在華泰保險集團的股東名單中,持股在5%以上的股東將不在有“君正系”與“當代系”的身影。同時,華泰保險集團的股東數量也將從40余家縮減至30余家,股權結構進一步走向集中化。
從財險到壽險再到集團
華泰保險層層進階
股權變更對于華泰保險來講,或許已成為其成長歷程中不可忽略的關鍵部分。畢竟,作為一家曾經擁有63家股東的險企來講,如今已縮減至30余家,這樣的變動背后,總少不了許多故事。并且,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一場外資與中資的“較量”。
1996年,作為國內第一批市場化的股份制保險公司,華泰與新華、泰康、永安、華安一起,拿下了珍貴的保險牌照。當時,華泰是以一家財險公司的面貌出現在保險市場上,且股東有63家,是由寶鋼集團、華潤集團、中海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和頭部企業聯合設立。
但隨著華泰財險的發展,新的資本注意到這家財險公司,其中就包含外資“安達系”。據悉,2002年,借著中國“入世”及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利好,3家“安達系”公司拿下了華泰財險22.13%的股權,成功躋身華泰財險大股東行列,并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也開啟了“安達系”對華泰的布局。
尤其是當2005年華泰人壽、華泰資管成立后,華泰慢慢走上集團化發展之路,“安達系”對于這家發展潛力較大的險企更加偏愛。2009年,華泰人壽增資之時,“安達系”再一次出手,通過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拿下了華泰人壽的24.2165%股權,這也使得華泰人壽成為了一家合資險企。
雖然此后華泰人壽又進行了增資,“安達系”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從目前看,仍然持股20%,是華泰人壽的第二大股東。
2011年,華泰的“集團化”經營終于實現。在當年年初,華泰財險獲準更名為華泰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隨后,由華泰控股單獨出資設立華泰財險,華泰財險成為其子公司。當年8月,華泰控股再一次變身,升級為華泰保險集團,旗下設有華泰財險、華泰人壽、華泰資管等子公司。
華泰的升級,令“安達系”持有的股權彌足珍貴,畢竟,此時的華泰已是一家集財險、壽險、資產管理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保險集團,這樣的改變,也讓“安達系”持有的股權有了更廣闊的“外延”。
不過,對于華泰,“安達系”并不滿足于20%的股權。所以,從2017年開始,“安達系”就開始通過增資、受讓股權的方式進一步入局華泰保險。2019年,“安達系” 兩度受讓來自華泰保險小股東所持有的6.18%和4.75%股權,受讓成功后,“安達系”持股比例增至30.9%,一度超過了25%的外資劃線,使得華泰保險正式從一家中資險企變為合資險企。
2020年,“安達系”又從“君正系”手中接過15.31%的股權,持股比例再上“臺階”,增至46.2%。當然,這份股權僅是“君正系”轉讓的一部分,還有7.05%仍在推進中,而如今華泰保險發布的股權變更中,就包含這部分“君正系”的股權。
從博弈到“退場”
“君正系”終“放手”
外資“安達系”的進階,背后亦有著中資的“放手”,這也是博弈的結果。
其實,在“君正系”與“安達系”15.31%的股權轉讓交易之前,華泰保險的股權結構大體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這“三足”就是外資“安達系”、杜江濤旗下的“君正系”,還有艾路明旗下的“當代系”。
據悉,作為中資之一的“君正系”曾一度對華泰保險的控制權志在必得。2014年,中海石油、華潤、寶鋼等國資股東開始撤離華泰保險,恰逢此時,“君正系”用45億元拿下了華泰保險的15.3%股權,成為繼“安達系”之后的又一大股東。
2015年,“君正系”再度出手,一度聯合“當代系” 以一致行動人身份共同拿下華泰保險36.38%的股權,其中“君正系”持有22.27%,“當代系”持有14.11%。但以“一致行動人”這一操作受到監管規定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限制,并沒有行得通。
不過,對于華泰保險的增持之心,“君正系”并沒有作罷。在2015年年底,“君正系”又通過出資20.19億元受讓中石化和中石化財務持有的共約6.97%的華泰保險股權;2018年12月,“君正系”又以1872.5萬元受讓中合供銷持有的0.087%股權。
一系列股權受讓成功后,“君正系”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權升至22.36%,持股比例直逼第一大股東“安達系”。然而,這些計劃均沒有如愿達成。
2019年,是“君正系”態度轉變的一年,亦是華泰保險開始加速走入外資“通道”的一年。
資料顯示,2019年下半年,“君正系”一改爭奪的態度,開始轉入“退場”。資料顯示,2019年11月,君正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向安達天平轉讓所持有的華泰保險合計22.36%的股份,交易總價為107.89億元。
不再是“你追我趕”,反而走向了“和平轉讓”,這一變化著實令市場好奇。但無論如何,“君正系”的這波操作,也為外資“安達系”的進駐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君正系”的股權轉讓計劃也受到了部分小股東的反對,因此“安達系”與“君正系”的股權轉讓協議將分多步實施,例如,2020年6月,華泰保險獲準第一次股權轉讓,“安達系”收到了“君正系”的15.31%,剩下的7.05%仍在推進中。
今年2月23日,君正集團發布公告稱,7.05%的股權將分兩次轉給“安達系”。而此次發布的其中一份股權轉讓公告或是第一次。
結 語
隨著股權轉讓的推進,華泰保險走向外資的道路也越來越明確。反過來看,78.59%的股權,亦是“安達系”加大對中國保險市場布局的鮮明體現。而在對外開放條件進一步放寬的前提下,“安達系”是否繼續增持,也將引發行業關注。
畢竟,在此之前安達曾表示,作為華泰保險集團的長期股東,安達致力于將其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保險公司。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