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出,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之時,不由得讓我們想到,支持國內企業融資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如何呢?
已有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月保證保險的保費收入為87億元,而上一年同期保費收入為90億元,同比下滑3.3%。其實,這是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一個常態表現,業務規模不斷萎縮。
一起看看過去一年國內信保業務的發展現狀。
從“香餑餑”到“燙手山芋”,信保業務“瘦身”仍在進行中。
近日,『A智慧保』獲得一組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為725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降18.85%。而這樣的收縮與各大險企對信保業務的經營態度轉變分不開。
作為財險公司一度青睞的保險業務,信保業務從曾經的疾速增長,到如今的接連萎縮,近兩年來經歷了跌宕起伏,甚至讓一些險企叫苦不迭。
在市場保障需求仍有,監管政策并非“一刀切”的背景下,2022年信保業務將如何重拾信心,在符合風控要求的前提下恢復往日生機,不僅給市場留下思考,更給各家險企提出“考題”。
頭部險企帶頭
保證保險持續“瘦身”
信用保證保險,一個專門為轉嫁市場信用風險、為穩定社會經濟發展而生的保險業務,其實包含著兩個險種,即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過去的2021年,這兩個險種有著截然不同的走勢。
『A智慧保』獲得的數據顯示,2021年,保證保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521.1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4.3%;信用保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203.85億元,與2020年的204億元基本持平。
眾所周知,上述兩個險種均是以履約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隨商業信用的發展而產生,不過從本質看,兩個險種卻有著不同的承保規則。其中,信用保險是權利人向保險公司投保被保證人(義務人)信用風險的保險;保證保險則是保險公司根據被保證人的要求向權利人提供自己信用擔保的保險。
《關于印發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顯示,信用保險的信用風險主體為履約義務人,投保人、被保險人為權利人;而保證保險的投保人為履約義務人,被保險人為權利人。
所以,從一定意義來講,信用保險的被保險人是權利人,承保的是被保證人的信用風險,除保險公司外,保險合同中只涉及到權利人和義務人兩方。
而保證保險是義務人應權利人的要求投保自己的信用風險,由保險公司出立保證書擔保,保險公司實際上是保證人。但為了減少風險,保險公司往往要求義務人提供反擔保,這樣除保險公司外,保證保險中還涉及到義務人,反擔保人、權利人三方。
在我們所說的信保業務中,保證保險的占比較大,也是近年來增長較快的一方。有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信用保證保費收入為171.97億元,2019年達到1043.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2.18%。其中,保證險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04%,信用險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29%。也是2019年,信保業務達到近年來的峰值,其中,保證保險就貢獻了843.65億元,信用保險貢獻了199.95億元。
但自2019年后,信保業務就開始收縮。數據顯示,2020年信保業務保費收入為893.45億元,同比下降14.39%。其中,信用保險保費收入為204.88億元,同比增長2.46%;而保證保險保費收入下降至688.57億元,同比下降18.38%,拖累了整個信保業務。
不過,具體到各家險企來看,每家保險公司也各有側重。從『A智慧保』獲得的數據看,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財險在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方面,有著不一樣的發展現狀。
數據顯示,2021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財險三家公司在信用保險方面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6.29億元、0.25億元、3.29億元;在保證保險方面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2.11億元、180.98億元、72.53億元。
可見,隨著人保對信保業務的調整,其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的保費收入均不高。但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在保證保險方面仍有不少的業務量。不過,對比2020年的保費收入,平安財險亦有所下滑。
中國平安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當年平安財險保證保險原保費收入為374.29億元,也就是說2021年該業務保費收入同比下降51.65%。相較之下,2021年太保財險的保證保險保費規模不降反升,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太保集團保證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為66.9億元。
此外,財險機構第二梯隊2021年在信用保險方面的保費收入基本都不高,維持在0-5億元之間,但保證保險也出現了分化的發展情況。例如,中華聯合財險、太平財險、國壽財險2021年的保證保險收入僅為個位數,但大地保險、陽光財險2021年保證保險收入則在幾十億元的水平。
保證保險承保轉盈利
信用保險仍虧損
從昔日的爭相布局,到今日的收縮戰線,這背后除了信保業務面臨的巨大風險外,還有難以掩蓋的虧損現實。
近年來,隨著信保業務各種爆雷事件的發生,參與其中的多家險企深受其拖累。例如,浙商財險、長安責任等。就連財險“老大”在風險巨大的信保業務面前,也無奈地說出了“信用保證保險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險種,需要專業化的經營與管理,而不是基于精算,也不是基于大數據法則”。
承保風險難以把控下,讓人保財險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對信保業務“梳理存量,優化增量”。據『A智慧保』獲悉,到2021年年底,人保財險信保業務僅剩下不到20億元的規模。
而伴隨行業對信保業務規模和風控的調整,曾經深陷虧損境地的信保業務如今經營情況如何,或許,可以從綜合賠付率、綜合費用率、綜合成本率來探析。
『A智慧保』獲得的數據顯示,2021年,財險業中僅有保證保險、農險的綜合成本率低于100%。其中,保證保險的綜合成本率為86.68%,是所有險種中最低的,從這一層面看,2021年的保證保險實現了承保盈利。
但2021年,信用保險的綜合成本率達到118.2%,成為2021年財險中綜合成本率最高的險種。信用保險綜合成本率之所以高,原因在于其2021年的綜合賠付率高,達到94.58%。反觀其綜合費用率,則為23.62%。
具體到險企看,保證保險方面,財險“老三家”的綜合成本率均未超過100%,財險第二梯隊的險企,除了太平財險綜合成本率達到221.49%外,其他的也沒有超過100%。不過,太平財險2021年的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僅為1.73億元,體量很小,并且造成綜合成本率高,是因為太平財險2021年保證保險的綜合賠付率達到154.15%。
信用保險方面,財險“老三家”中人保財險與太保財險綜合成本率低于100%,但平安財險達到231.49%,這是因為2021年平安財險的信用保險綜合賠付率達到227.22%所致,但與前述的太平財險一樣,平安財險的信用保險業務體量小,僅為0.25億元。而財險第二梯隊的險企,除國壽財險外,信用保險的綜合成本率大多高于100%。
信保業務仍有前景
修煉風控內功是核心
說到信保業務的收縮,其實已是行業共識。近年來,隨著信用保證保險爆雷事件不斷發生,巨大的風險隱患不斷被暴露出來,為了“自保”,很多險企開始收縮信保業務。作為一項穩定微觀經濟、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保險產品,信用保證保險如何尋出路?
其實,從長期來看,信用保證保險市場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消費,通過信用借貸調動遠期資產,平滑消費受當期現金流制約的瓶頸,是助力我國經濟驅動方式深層次改變的有效金融工具。
尤其是隨著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普惠金融背景下對融資增信的政策支持,以及信用保證保險融資增信功能的不斷豐富,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兜底功能。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穩定經濟發展,政府開始加大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融資支持的力度,同時也鼓勵保險發揮保障功能,為小微企業發展護航。從這一層面看,國家支持,政策鼓勵,是信保業務持續深耕的前提之一。
而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回顧2021年的工作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到了“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信貸投放,繼續執行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說到信用貸款,自然離不開保險的護航,而在這一過程中,信保業務也有了施展的空間。
但發展之前,把控好風險,修煉好內功,才是信保業務為企業護航的基礎。為此,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曾在相關提案中指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是開展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相關業務的核心。
銀保監會也曾印發《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后管理操作指引》兩份文件,在經營條件、承保類型、禁止行為、承保限額等方面對信保業務提出明確監管要求。
所以,信用保證保險的穩定長遠發展需時刻秉持“審慎原則、小額分散、合法合規以及風險可控”等經營原則。尤其是風控方面,要緊跟監管規范,做好風險評估。而如何更好地應對風險,或可以借助科技能力,例如通過數字化分析、風險預警等來提前做好風險防御。
當然,監管還提醒險企,向小微企業開展融資性信保業務,應謹慎評估風險和運營成本,結合履約義務人的實際風險水平和綜合承受能力合理厘定費率,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