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進入倒計時,又到了歸納總結、展望新年的時刻。
就在保險機構回首與展望之時,1月24日下午,銀保監會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了監管層面的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了2021年銀行保險監管工作,分析研究面臨的形勢,并部署了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
2022年,保險業如何發展,保險機構怎么轉型,監管方向不能忽視。
對標『A智慧保』的年終復盤與年初展望,看看監管如何作答。
2021年的銀保監管
要說2021年的保險業,大事小事真不少。單從行業看,重疾險新舊交替、互聯網人身險新規發布、車險綜改迎來一周年、網絡互助“壽終正寢”、獨代模式正式“破冰”、新能源車險正式啟航、暴雨洪水對保險業的考慮……這一系列大事,都給2021年的保險業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此前,『A智慧?!灰矊?021年保險業中發生的大事進行了歸納總結,不僅從行業層面選取了16個熱點,還從保險機構角度選取了讓人印象深刻的12件大事。
不過,站在監管角度回首2021年,仍有不同的感覺。
根據工作會議內容看,銀保監會總結2021年在金融領域的主要工作,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推進制度建設補短板、提高依法監管水平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僅看保險方面,變化也不小。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新增2.5萬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7.73萬億元。與此同時,保險的保障功能進一步凸顯,2021年保險業賠付同比增長14.12%,為河南、山西暴雨災后重建賠付約116億元,新冠疫苗保險為超28億劑次接種提供保障。
在規范發展方面,監管絲毫沒有松動。據悉,2021年,銀保監會不斷開展股東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發布了公司治理準則、董事監事履職評價、大股東行為監管、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等監管規定。在處罰方面,處罰銀行保險機構3870家次,處罰責任人員6005人次,罰沒26.99億元的力度,讓市場領略到“嚴監管”。
此外,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持續推動車險綜合改革,實現“降價、增保、提質”目標;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建設完成;批準一批中外合資、外方獨資金融機構籌建或開業等工作也不斷進行。
定調2022:守風險、探新路
2021年,監管很忙,保險業亦發生了不少變化。但在辭舊迎新之際,市場更關注的是未來保險監管的走向。2022年監管工作要怎么干?保險機構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在此次2022年工作會議中,銀保監會也給出了方向。
方向一:守住風險底線,嚴整“代理退?!眮y象
防范金融風險,監管歷來強調的工作重點,也是2022年需要執行的重要課題。銀保監會指出,做好2022年監管工作,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意義十分重大。
為此,銀保監會要求,要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穩妥處置金融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具體到保險層面,則需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嚴肅整治“代理退?!眮y象;加快非法集資存案處置,嚴防風險反彈。
方向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對外開放的腳步一直在加快,2022年亦如此。
銀保監會指出,2022年要持續深化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擴大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服務國家重大開放舉措,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支持力度。
也就是說,2022年保險業的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或有更多的外資資本進入中國保險市場。而且,面對政策的放寬,很多國內險企也可以加快外資的引入,促進資本多元化。
方向三: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
保險中介,保險業的重要組成之一。隨著產銷分離模式的不斷成熟,如今保險中介已經成為保險市場上不可替代的營銷渠道。
但因為保險中介市場機構繁多,“小散亂差”也成為保險中介留給人們的印象。不過,隨著即將實施的《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落地,保險中介市場或將迎來不一樣的面貌。
『A智慧保』在對2022年的展望中,也對保險中介市場進行了分析:
隨著新規的到來,銀保監會所要打造的“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將不再遙遠。
方向四:鼓勵合規多渠道補充資本金
補充資本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必然要走的路,或為了擴大業務規模,或為了達到監管標準。而從保險角度看,同樣如此。
2021年,很多險企進行了增資,或通過發債,或通過原股東注資,或是引進新股東等。且不論哪種方式好操作,在2022年,從監管層面講,依舊鼓勵金融機構,包括保險機構通過合規的方式,進行多渠道、多元化補充資本金。面對行業發展、機構轉型、償二代二期實施,將有一大批中小險企需要通過補充資本金的方式來提升競爭能力。
方向五:強化對股東穿透式監管,嚴防險資被盲目“加杠桿”
由于歷史原因,很多股東成為了保險公司發展的“雙刃劍”。有時,成也股東,敗也股東。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監管機構就加強了對保險公司股東的穿透式監管。
除了清退違規股權外,對于大股東、控股股東的行為及權力,銀保監會也在多份文件中做出明確的規定。
在2022年的工作規劃中,銀保監會表示,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筑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防火墻”,加強對股東的穿透式監管,嚴防銀行保險資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桿”。一些處于水深火熱中的險企,在新的一年內可能還需經受股東帶來的煎熬。
方向六:打擊“無照駕駛”行為
持牌經營是從事金融業的最根本要求,保險業也不例外。
“機構持牌、人持證”素來被認定為是否有資格從事金融業務的重要標尺。在保險業,保險牌照是進入保險業的準行證,亦是合規的標志。因此,2022年,對于持牌經營,監管依舊嚴格要求,并將嚴厲打擊“無照駕駛”行為。互聯網保險經營也面臨大洗牌,想做“通道”業務的大門將被堵死。
方向七:優化共保體機制,推進科技保險試點
創新是保險業發展中需要堅持的,而對新事物的試點,亦是保險業的承保也在不斷嘗試中。
關于共保體,保險業中存在不少,大部分集中于重大器械或者涉及到重工業的項目承保,需要多家公司來共同分散風險。畢竟,一旦出現風險性事件,一家公司難以承受,所以共保體成為很多險企的選擇。
面對科技興國戰略的推進,創新支持科技的方式成為社會資本參與的思路,而保險業如何對科技支持呢?在2022年,銀保監會依舊鼓勵險企推進新材料、首臺(套)保險試點,加強對新材料等的保障力度。這是支持科技發展的大方向,也是保險業創新發展的新機遇。
方向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鼓勵“綠色”保險
2021年“雙碳”目標,成為貫穿我國全年發展的關鍵詞。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向世界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于 2030 年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基于此,金融業也開啟“綠色”經營。在保險方面,2021年6月,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助推綠色發展藍皮書》,就保險業助推綠色轉型給出了相關建議?!篈智慧?!辉趯?022年的展望中也對此進行了提及:
按照國家大方向,綠色經濟將引發一波熱點。因此,2022年,銀保監會建議金融業要圍繞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支持能源穩產保供,保險也不例外。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