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信息化進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新階段。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完善創新體系和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能。
在推進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同時,互聯網生態中也隱藏著一定的輿情壓力,輿情主體應對不當、應對不力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2021年年底,中央網信辦召開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指出,當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問題相互勾連、互為策應,損害網民合法權益,擾亂網絡輿論環境,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
作為輿情當事方,如何積極主動恰當地進行輿情處置也至為關鍵。
但愿,2022年金融保險輿情處置,更多地融入互聯網思維。
□ 張忠寧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
互聯網廣泛應用,帶給金融輿情處置的不但是海量信息、鋪天蓋地的報道,更是關于互聯網思維的挑戰。
具體而言,互聯網對現代人和社會組織來說,“怎么看”遠遠難于“怎么辦”。思維的短路,甚至成為金融輿情處置中最致命的“軟肋”。
那么,哪些互聯網思維需要人們熟悉掌握,并在輿情處置中自覺運用呢?
學會“網來網去”
互聯網,是當代社會輿情發生的主陣地,也是策源地。
金融輿情的醞釀、苗頭、發展、高潮和消退,都發生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本色、性格和特質。網上來的,一定要在網上回應回去。這可以說是一個基本的原理和邏輯。
有些金融機構,面對互聯網輿情,采取的是習慣性的、自己熟悉的線下處置辦法,比如事件發生后領導(高層)批示,集體研究,開會討論,調查取證,嚴肅處理,責任到人,完善制度,亡羊補牢……這樣的解決方案是現實中的處理模式,但它不是互聯網輿情應對的方式。
所以說,這樣的處理結果,在現實中雖然嚴謹到位,但是如果沒有體現到互聯網上,結果就如同對牛彈琴、雞吵鴨講:
現實中雷聲隆隆,互聯網上卻是無影無蹤,或者只言片語;網民持續質疑、吐槽,現實里機構領導、當事人滿肚子怨氣,始終不明白事都查清了,人都處理了,錯誤都糾正了,怎么網上依然波濤洶涌,網民依舊不依不饒。
線上的問題必須要在線下解決,但線下的解決不等于線上自然消除。不少金融機構發生輿情之后,線下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反映在網上,常常就是寥寥幾行字。
網來網去,強調的是互聯網的事情,應當了解一點互聯網信息傳播規律。
從傳播上,最需要關注互聯網三個傳播效應:
平等發聲效應。就是網上圍繞一件事各說各的,就不會只有一種聲音。雙方或者多方發聲,未必分出誰正確誰錯誤,至少可以使這個輿論場呈現膠著而失去一邊倒,從而實現平衡。平衡的輿論場,無輿情。
平等角色效應。網上輿情雙方或多方,角色越接近,單方承受的輿情壓力越小。一個普通網民和一個金融機構的紛爭,往往先天就失衡,網民同情向個體傾斜,甚至都沒人認真研讀紛爭的內容。如果雙方都是普通人或者都是金融機構,情況就不同了,雙方在輿情事件中承壓差不多。
議題設置效應。網民具有從眾、從引領特點,主動設置議題,發揮大V、專家、媒體的引領作用,是實現輿情管理、輿論引導的邏輯起點。
了解互聯網輿情傳播特點,對于駕馭互聯網傳播十分重要。
首先,要積極發聲,發出利我的聲音、客觀的觀點,促使互聯網輿論場進入膠著狀態,推動輿情穩定和迅速下行。
其次,要善于設定角色發言發聲,淡化機構和組織色彩,營造平等言語往來的局面。此角色可以是同事、鄰里、直接上級、家鄉人、新媒體作者等等。互聯網身份的平等化,一般會促使輿情迅速降溫。
第三,要主動設定議題,動用各種宣傳資源發揮引領作用。
網來網去,凸顯的是將互聯網應對與線下解決有效結合的必要性。互聯網輿情,不是互聯網“虛擬”出來的,它一定是現實的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有其根源和發端。所以,解決互聯網問題,決不能離開現實中的處理。反過來,現實的處理要在互聯網上比較充分地反映出來,這就是“網去”,將現實中的解決態度、措施、成效,技巧性地介紹、展示給網民。所謂互聯網挑戰,就是這樣一種轉化。
能夠“網思網想”
網民不是同事和下屬,不具有組織性、紀律性;網民不是身邊的哥們朋友,純粹就事論人,不能要求評價的完整性、客觀性 ;網民不是專家學者,大多是年輕的低學歷、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就業者,絕大多數人很難做到理性理智和專業。
所以,互聯網網民要的往往是簡單、直接、及時的回應,要的是不一定那么嚴謹、完善的答案。總的來說,態度比結論重要,表達比調查重要,反應比對錯重要。金融輿情回應必須要簡潔直接,從網民最關心的產品、服務、體驗、安全入手,不要繞山繞水。
與現實思維不一樣,互聯網思維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高度關注道義性話題。所謂道義性,大致包括涉及社會責任、職業道德、機構使命和公序良俗等方面,對金融機構而言,時時刻刻要把保護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在輿論交鋒中占領道義制高點。
主輿論焦點與次輿論焦點的相互轉化。在任何一起輿情事件當中,主次輿論點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事態發展和話題挖掘,都有可能翻轉。這種轉化隨機性、偶發性比較強,常常會令應對各方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近來一些所謂網紅的精心策劃、故意渲染、流量驅動和個別網絡寫手的推波助瀾,成為輿論出現大反轉的主要動因。
專業話題的偷梁換柱。理論上,專業話題不大容易生成輿情。但是也不盡然,龐大的自媒體寫作群體,使得專業話題也會成為輿論熱點。手法之一是偷梁換柱,即用網民比較熟悉的概念認知,曲解、模糊、篡改、肢解專業的概念、表述和現象。手法之二是專業問題社會化,把一個專業事件“提煉”成社會話題。
信息消費仍然是互聯網最大的傳播動力。對互聯網而言,每天都必須有新鮮事,供網民信息消費。沒有新鮮事那就挖地三尺。這就是每天都有各種熱搜、熱點的原因。普通網民需要關注熱點,自媒體作者需要流量,門戶網站需要點擊率和閱讀量。有需要,就有供給。
洞察“網思網想”,解決的是輿情處置的判斷問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了解網民怎么想,只會按照自己怎么想去做,就會錯位。上述網民網絡的思想特點,是預判輿情、定性輿情、應對輿情的出發點。任何一起輿情事件,都要準確判斷網民關心什么,輿情發展的基本脈絡走勢如何,往上走還是在進入平臺期,還會不會有新的爆發點,應對處置措施、應對言論的網絡傳播效果咋樣,所有這一切就是“網思網想”。
用好“網言網語”
互聯網語言,完全區別于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和語言組織規則。表現在詞語組成大大區別于現實生活,各種搭配、摻雜、組合常常出于流行、諧音和突發奇想,規律性、規則性很差,望文生義的辦法基本行不通。
比如口語化,表達比較隨意,不少網絡語言也頻繁運用倒裝、省略等形式,只要清楚表達意義,不講求規范規則;使用便捷,大部分網語是網民為提高輸入速度,對一些漢語和英語詞匯進行改造,對文字、圖片、符號等隨意鏈接和鑲嵌,根據便捷原則創造出許多網絡縮略語 ;鍵盤特征,利用計算機鍵盤上的特殊字符表情達意;新鮮熱辣、調侃幽默的風格特征,網絡語言是虛擬世界的信息符號,人們在網上交際時 , 心態平衡而放松,與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判然有別。
在網絡空間的交往中 , 網絡語言獨特的語言形式成為網民心神領會、約定俗成的身份識別代碼,發揮著特有的信息、情感溝通優勢。
用好“網言網語”,是與廣大網民的一種拉近距離的融合。對金融機構而言,網絡信息的發布,當然需要字斟句酌,需要文字的嚴謹和嚴密。同時也需要“網言網語”,尤其是在展示形象、表達感情、輿論引導的時候、場合、平臺,“網言網語”有其獨特的傳播優勢。
一般情況下,官網的信息發布需要“官言官語”、“法言法語”。但是在評論員跟帖、微信發言、短視頻表達、自媒體引導方面,可以大量使用網言網語、快言快語,甚至巧言巧語、俏言俏語;可以使用虛擬人物,講網民聽得懂、愿意聽、聽得美的話。
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多的金融機構在日常宣傳、正面宣傳中,各種網絡語言用得很不錯。但是遇到輿情處置,馬上板起臉,再也不見那些生動、感性、俏皮的“網言網語”。主要原因是怕領導責怪不敢用。網絡上也是生冷語言“三春寒”, 輿情處理還是要尊重網絡規律,積極進行一些嘗試。
盡力“網模網樣”
事實證明,發布平臺、傳播形式的豐富與否,往往代表著金融機構熟悉網絡傳播水平、能力的高低,也是檢驗互聯網輿情處置的一個方面。
當前各種互聯網傳播平臺,為金融機構處置輿情提供了豐富的工具。比如,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客戶端、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等等,如何做到“網模網樣”,用足用好用巧上述工具,不可輕視忽視。
一是要統籌各種傳播平臺和傳播形式使用,根據發布信息、傳播預期,精準使用相應的工具,做到莊諧并用、張弛搭配。
二是要降低身段,放下大機構和“金”字招牌,以普通網民的形象與網民交流互動。一般來說,凡屬于涉眾類的回應,盡量以發言人、微信、抖音等大眾化、社交化形式表達。
三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經得住網民的戲謔、調侃、諷刺、挖苦,在網絡世界,關注的表現未必只是“點贊”。
金融機構走好網上路線,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絕不可固步自封,更不能自我欣賞卡拉OK,要適應互聯網生存法則。
全員營銷,做?還是不做?
數字化轉型如何助力保險業應對挑戰
優化保險客戶投訴管理,提升服務質量與客戶忠誠度
保險銷售人員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拓展業務
被習慣丟掉的“知情權”
核保人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非車險核保人的工作方法論
汽車品牌&保險:國內整車廠“做保險”18年
小議建工意外險的風險識別與管理
淺談高速公路運營期的財產損失風險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