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保騙賠,花樣翻新,不斷升級,頻頻登上保險圈的熱搜:
組團演戲、內外勾結、偽造司法鑒定書,更有甚者還將“合作之手”伸入了公安、乃至司法機關。
阻止騙保騙賠也在由行業監管向司法打擊“出圈”,從源頭上斬斷騙子的邪念。
11月30日,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司法部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嚴格規范涉及保險理賠司法鑒定工作,從理賠端口入手,杜絕涉保司法鑒定中的“司法黃牛”、“暗箱操作”。
理賠司法鑒定出規范
杜絕“司法黃牛”“暗箱操作”
通知顯示,近年來,司法鑒定機構和保險機構認真履責,積極作為,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但涉及到保險的司法鑒定還存在著不規范、不誠信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恰好給騙保留下了可乘之機。
眾所周知,騙保,一個令保險業深惡痛絕的事,隨著保險市場的做大,人們保險意識的增強,不少不法分子將“惡魔之手”伸向了幫助人們規避風險的保險領域。
但騙保之后,受傷的不僅僅是保險公司,還有廣大消費者,擾亂的是整個保險市場。原本可以享受的保險保障被破壞,一旦發生風險事件,無力應對,而罪源可能與騙保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基于此,監管一直將打擊騙保一事放在重要位置。而在此次下發的通知中,銀保監會與司法部從三方面對涉及保險司法鑒定方面給出了建議。具體來看:
○ 堅持公正合規,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非法干涉,不得有收受他人財物、接受請吃、出具虛假鑒定意見、謀取不正當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險機構和當事人不得干涉司法鑒定機構獨立、公正執業,不得與司法鑒定從業人員、相關組織或個人串通操控涉保司法鑒定牟利;保險機構不得與司法鑒定機構簽訂合作協議,保險機構從業人員不得違規兼任司法鑒定人。
○ 提倡共同委托,協商選擇司法鑒定機構,共同確認鑒定材料;無法協商一致的,雙方可共同在司法行政機關公告的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中隨機選擇;在出具鑒定意見書之前,保險機構和(或)當事人不得就同一鑒定事項另行委托鑒定。
○ 鼓勵到場見證,保險機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派員到場見證并在相關材料上簽字確認;保險機構和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配合鑒定,應當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監管提醒,完善制度機制,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杜絕涉保司法鑒定中“司法黃牛”、“暗箱操作”,堅決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等工作迫在眉睫。這不僅可以提高司法鑒定質量和公信力,還可以提高保險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騙保欺詐不斷
反保險欺詐頻頻遭遇挑戰
對于保險騙保,行業人士說起來雖有千般抱怨,但面對無孔不入的騙保團伙,保險公司似乎有心無力,身心俱疲。
“檢查也檢查了,提醒也提醒了,打擊也打擊了,但這么多花樣的騙保手段,還時不時地變花樣,甚至人家拿著有理有據的理賠文件來索理,你能拒絕嗎?很難做到啊。”這是很多保險人士的無奈。
騙保,看似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實自保險產生以來,便已萌生。只不過,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險欺詐犯罪活動日益增多,相關犯罪案件也在逐年增加。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0%-30%的保險理賠款涉嫌欺詐,造成損失金額約800億美元。就連保險業市場發達的美國,也避不開欺詐的“坑”。美國醫保反欺詐聯盟(CAIF)的數據顯示,美國醫療支出中的3%-10%是由欺詐產生的。
2020年12月,銀保監會也披露,近兩年我國保險業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欺詐線索28005條,公安機關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額近6億元。
單從數據看,保險欺詐已成為威脅保險發展的一個重要存在。
加之保險詐騙技術的不斷升級,往往會給保險公司一個措手不及。尤其是面對內外勾結,或者有司法部門或公安部門的人員“介入”、“私通”后,保險公司就更難分辨很多索賠主體是否心懷“鬼胎”。
例如,2020年年底,在河北警方破獲的一起保險騙保案件中,犯罪團伙就通過偽造人傷鑒定材料,故意夸大或虛構人傷殘疾損失,騙取保險理賠金。而且,在這一騙保過程中,還有多年從事司法工作、深諳司法程序和保險理賠流程、熟知交通事故保險理賠評殘標準的人員參與,加大了騙保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自殘”造假騙取理賠、勾結保險機構內部人員完成里應外合、偽造事故等多種騙保形式接連發生,使保險在反欺詐的路上需要持續堅守。
構建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保險反欺詐“聯盟”
欺詐不止,反欺詐不停。面對不同時期的保險騙保,如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如何規避欺詐風險,如何維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在反欺詐行動中發揮主動性,在欺詐得逞前及時發現并防范一系列問題,這些均對保險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在此前多起惡意退保事件發生后,多地銀保監局已經接連發布風險警示,要求保險公司做好防范工作。就連銀保監會也啟動了一系列反保險欺詐的措施,如聯合公安部門等機構組建反保險欺詐“行動隊”等。
今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做好2021年大數據反保險欺詐工作的通知;4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又醞釀出臺了保險業新三年反欺詐工作規劃。
監管的不斷行動,反映出保險反欺詐工作的緊迫性。
而此次聯合司法機關,則又給保險反欺詐工作加上了一道防護門。畢竟,司法鑒定是涉及到理賠到底給不給,給多少的關鍵環節,如果抓好這一道門,再結合其他防騙措施,保險在反欺詐道路上或走得更遠。
在這份通知中,監管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與同級銀行保險監管部門加強溝通交流,構建長效機制。
例如,構建信息共享機制。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同級銀保監部門提供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及相關監管信息,銀保監會指導中國銀保信將信息納入反保險欺詐信息系統供行業使用。
各保險機構應當指定內設部門負責涉保司法鑒定的對外溝通協調和對內統籌管理等工作,同時明確專門聯絡員。
此外,監管建議構建通報會商機制,建立涉保司法鑒定重大案件通報和重大問題會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涉保司法鑒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構建糾紛解決機制,暢通投訴舉報受理渠道,建立完善糾紛調解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優勢,積極化解矛盾;構建聯合執法機制,通過聯合執法、委托執法、異地交叉執法等措施,嚴厲打擊 “司法黃牛”利用鑒定進行保險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
作為一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在保險反欺詐的路上,多方合作將會是打擊騙保的最有效方式。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