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西首家保險法人機構,北部灣財險走過了八年的初創之路。現在正在謀求更大的發展,更多的突破,除了高管人員市場化外,正在業務發展方面補充實力。
現在北部灣財險正在增資,一方面發債補充附屬資本,另一方面擴股補充核心資本。
11月22日晚間,中恒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利用自有資金認購北部灣財險即將發行的“2021年第一期資本補充債券”,認購金額不超過1億元,投資期限不低于五年。
在認購資本補充債券的同時,中恒集團還擬參與北部灣財險的增資擴股計劃,以不超過4.5億元的出資金額認購北部灣財險不超過3億股的股份。這也是北部灣財險此次全部的擴充股份。
中恒集團全盤接下,對北部灣財險寄予了怎樣的厚望?
認購股債
中恒集團或成并列第一大股東
一邊認購資本補充債券,另一邊又認購擴充股份,中恒集團對北部灣財險的“偏愛”顯而易見。
公告顯示,中恒集團認購北部灣財險資本補充債是為了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的資金收益。從后續贖回計劃看,中恒集團表示,將根據戰略、經營需要另行決定贖回或繼續持有。
另外,從北部灣財險的增資計劃看,有公告顯示,北部灣財險擬增發3億股股份,將注冊資本由15億元增加至18億元。也就是說,北部灣財險此次增資擴股的份額總共是3億股,而中恒集團以“不超過3億股”參與,也顯示出這次擴股未來可能的歸屬。
按照上限3億股計算,增資成功后,中恒集團將持有北部灣財險股權占比16.66%,很有可能成為北部灣財險的并列第一大股東。
需要注意的是,中恒集團與北部灣財險屬于同一“族系”的“叔輩公司”。
資料顯示,中恒集團控股股東為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投集團”),而北部灣財險的大股東廣西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投集團”)則是廣投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從這層關系看,北部灣財險與中恒集團屬于“叔輩”關系。
而中恒集團的加碼,意味著國有股份占比進一步提升。從北部灣財險的股權結構看,目前國有法人股占比64%。
廣投集團力挺發債認購
背后提供連帶擔保
作為廣西首家保險法人機構,北部灣財險承載著地方金融發展的重要寄托。無論是對于完善廣西地方金融體系,還是構建南寧國際區域性金融中心,亦或是促進民族自治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這層更高的意義看,北部灣財險于廣西來講,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據悉,在2020年年底時,北部灣財險曾披露一則重大關聯交易公告,公告顯示,為提升公司資本補充債券債項評級,以保證順利發行8億資本補充債券,廣投集團為其提供擔保,且該擔保是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保證期限自資本補充債券發行首日至本次債券到期日后兩年。
資料顯示,2020年11月5日,廣西銀保監局同意北部灣財險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8億元。
當然,股東給了一份“安心”,北部灣財險亦回報一份“放心”。
在廣投集團為此次發債提供擔保的同時,北部灣財險也以應收保費向廣投集團提供質押反擔保,以及不足部分由第三方擔保公司提供商業化反擔保。出質的應收保費金額與委托商業性擔保公司提供的反擔保金額之和不低于實際發債金額。反擔保合同至擔保債務全部清償完畢之日終止。
“相互擔保”其實不僅給投資者吃了定心丸,也讓北部灣財險與股東之間的關系更緊密。從側面來看,也體現了股東,乃至當地政府對北部灣財險的重視。擔保的目的在于增信、降低融資成本。
業務轉型升級
醫療健康閉環有望成型
此次對于認購債券和股份,中恒集團表現得相當給力,未來又會給北部灣財險帶來什么,以及北部灣財險能如何回報?
據悉,中恒集團,全稱為“廣西梧州中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集團化經營的上市公司,其業務范圍涵蓋醫藥制造、醫藥研發、健康食品和快消品、醫療器械、醫藥流通、中藥材產業等領域。
近年來,中恒集團深耕醫藥大健康戰略,逐漸形成以醫藥為主導產業、大健康為新增長產業的產業布局。在研發方面,中恒集團更是“以研發創新尋找新突破口”,不斷加大醫藥產品和健康食品的投入,意在打造廣西醫藥龍頭企業。
當下,中恒集團已先后創建了多個自治區級和國家級研究中心,并與“張伯禮院士工作站”等知名院校、專家合作推進大健康產業現代化專業化。此外,中恒集團還對萊美藥業進行了并購,拿下了萊美藥業的控制權。
從專業層面看,醫大健康、大醫療是中恒集團的優勢,而這些也與保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些都為保險發力大健康做好了鋪墊,財險公司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車險發展變得更加艱難時,很多險企紛紛轉入非車險領域,其中大健康成為一大熱門。
面對更加專業化的健康領域,需要有專業化的人員、機構支持。這也是為何保險公司不斷尋求醫藥、護理機構等合作的原因。
對于北部灣財險來講,此次中恒集團的加入,或許能為其業務轉型助力。從北部灣財險的業務結構看,當下車險依舊占大頭。不過,北部灣財險曾表示,要堅持效益導向,強化創新意識,加快向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轉型,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走專業化、精細化的發展之路,是中小險企尋求差異化發展的重要路徑,作為地方性險企,北部灣財險亦可利用地方股東優勢,發展更具特色的保險服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保險板塊也將為中恒集團的大健康產業升級搭建更大的平臺。
加速市場化轉型
全國布局再下一城
獲得資金補充的北部灣財險,如何利用資金來發揮更好的效力,實現持續性發展?
據悉,北部灣財險已開啟轉型之路。例如,在用人方面走市場化的路子,公開招聘高級管理人員,用市場化的用人機制激發企業活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北部灣財險公開招聘信息看,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注冊會計師(CPA)、中國精算師(CA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等專業資格證書者,會優先考慮。也就是說,在公開市場競聘的同時,北部灣財險將專業性作為一個加分項,擬打造一支專業的管理團隊。
在業務層面,北部灣財險新任董事長秦敏在2021年三季度經營分析會上表示,緊緊圍繞利潤目標,打贏五場“攻堅戰”,全力沖刺今年最后兩個多月的重點工作任務。下一步,依舊要堅持效益導向,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作為實力的體現,擴大經營范圍,構建更大的服務網絡,是每家地方性險企都在努力的事,北部灣財險也不例外。北部灣財險曾表示,未來五年將構建立足廣西,輻射華南、西南、中南的服務更優、實力更強的機構服務網絡。
11月19日,銀保監會公布北部灣財險籌建四川分公司的批復,同意其籌建四川分公司,并在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該機構的籌建工作。這也成為北部灣財險走出廣西,走向全國的第4家省外分公司。
種種擴容,背后都少不了資本的支持。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