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人工智能技術向諸多行業和商業場景加速滲透,不少行業涌現一批人工智能開放平臺。
在智能語音領域,科大訊飛目前正推出開放平臺2.0;在工業領域,阿里云推出工業大腦開放平臺,要服務10萬工業客戶、連接100萬臺設備和機器、發展1000家合作伙伴。
近日有消息稱,在互聯網保險領域,水滴公司也推出了水滴開放平臺,目前已服務行業合作伙伴超過150家,助力保險業數字化轉型。
水滴開放平臺負責人崔晨最近在“2021分子烏鎮保險科技節”上談到:“水滴正在搭建一個數字化的開放平臺,將過往積累下來的營銷、運營、智能化和系統化等能力,與行業內共享,用科技手段提高保險產業鏈的運營效率。”
作為人力密集型的金融業,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這些年姍姍來遲,但隨著水滴公司、眾安保險等相繼實施開放平臺戰略,有望加速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1 首創行業開放平臺模式
前幾年,傳統保險業競爭激烈,發展方式較為落后是不爭的事實,絕大多數保險公司采取的都是“人海戰術”,甚至有監管部門領導認為 ,中國的保險業是“人力密集型”產業。
不過,隨著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以及眾安保險等互聯網保險公司,水滴公司等互聯網保險平臺的進入,互聯網保險領域進入發展新階段,“合作、開放、共享”漸成行業發展的主流,保險行業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領先者,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水滴互助等保險場景,對數億用戶進行保險意識教育,并秉承互聯網的開放性,于2018年就提出要建立互聯網保險開放平臺,拓展保險增量市場,助推行業向數字化加快轉型。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為保險行業數字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傳統保險業線下展業受到重創,這加速了保險業線上化和數字化。
彼時,水滴公司作為線上保險平臺,在自身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正式推出水滴開放平臺1.0版本,聯合行業合作伙伴,共同為用戶提供保險保障服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保險業首次有保險機構推動開放平臺,與行業企業共享互聯網保險發展機遇。
在去年8月的水滴保2020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水滴保總經理楊光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20億元用于保險科技新基建,同時推出水滴開放平臺2.0,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基礎的“線上+線下”精細化運營策略及科技賦能解決方案。
開放平臺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對于水滴來說,雖然具備獨特的保險場景優勢,但仍然需要巨大研發投入。
這一舉動在水滴公司財報中也得到了體現。在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6900萬元、2.15億元、2.44億元、1.85億元,這在同類互聯網保險平臺中處于領先地位。
巨額研發投入也讓水滴開放平臺獲得越來越多合作伙伴認可。今年10月,水滴保與蘇寧保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保險產品研發、互聯網運營、數據化決策、信息系統建設、新技術應用、銷售模式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為廣大用戶提供創新性的保險解決方案,共同構建數字保險創新生態。
2 開放兩大核心能力
對保險公司而言,獲客是永恒的主題,而獲客難又是最棘手的問題。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傳統保險公司在獲客方面的能力明顯不足。
水滴公司創新籌款和互助等保險場景,成為離保險用戶最近的互聯網公司,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了解用戶真實的保險需求,并通過較低的營銷成本獲客。
這是水滴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水滴公司可以對外輸出銷售支撐解決方案的優勢,即幫助傳統保險機構提升線上獲客能力和服務能力。一方面幫助保險公司提升線上獲客能力和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建立線上用戶與線下代理人匹配、信任和連接通道,實現更高效的供需平衡。
圖片有企業提供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平臺創新了一個保險場景,水滴公司可以輸出自身保險場景營銷經驗,讓保險機構少走彎路,降本增效。
除了輸出場景營銷精準獲客,水滴開放平臺還能輸出行業賦能解決方案,將水滴的產品、營銷、運營、風控、理賠、大數據等能力,打包輸出給有需要的合作伙伴。
例如,中小保險公司或傳統保險中介機構沒有能力建設營銷團隊,在技術上實力也不夠強,風控能力有限。而水滴開放平臺可以向他們提供行業賦能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更好做好經營及風控。
從數據來看,這種開放賦能方式能夠帶動保險產業鏈以更高效的形式運轉。在保險產品接入方面,水滴可實現標準產品接入僅需1天,非標準產品2-3天,整體續保產品接入速度同比提升4倍,可更快速、高效的推出新產品;在理賠方面,水滴智能理賠系統模型準確率達到99.67%,案例處理時效改善55.85%;在營銷方面,經過水滴前期觸達和教育的潛在保險用戶,線上線下的轉化率遠高于其他用戶,達成的保費規模逐月成倍增長。
在崔晨看來,水滴做保險開放平臺就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作為國內領先的“生態型保險機構”,水滴公司具備很強的保險科技能力,可以和行業保險機構一起,共同推動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為行業賦能。
上半年凈利超3億元,水滴公司開始進入盈利周期?
王濱:從知青到一把手再到身陷囹圄
從熱映影片《媽媽!》,看這家險企如何玩轉養老品牌營銷?
細讀中國人壽2021年財報,壽險業務是否將進入增長瓶頸期?
互聯網保險年報觀察: 眾安在線凈利超10億 水滴公司市值超GoHealth
中國平安股價處于破凈邊緣,傳遞了什么信號?
銀保監會:支持險企增加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年營收超1500億元的廣匯汽車,為何保險代理業務屢遭監管處罰?
違規銷售互聯網保險,58同城姚勁波旗下保險中介被監管處罰
保費規模連年下滑,眾惠相互財險又遭監管責令整改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