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莉 王瑯
來源:險企高參
沉寂已久的保險股在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迎來集體大漲,成為二級市場一大亮點。
10月8日,申萬保險指數上漲7.31%,在申萬二級行業中排名第二,表現僅次于種植業。領銜的中國平安股價更是重回50元以上。此外,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亦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保險股的大漲直接原因是由于,節前華夏幸福的償債方案大超市場預期,中國平安風險敞口縮減。業內有觀點認為,結合保險股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市場資金有追漲的跡象。不過也有觀點指出,保費的第二增長點和利率下行背景下的投資選擇等核心矛盾仍沒解決,保險行業整體仍面臨諸多挑戰。
節后保險股迎來開門紅
久旱逢甘霖,保險股在國慶節后第一個交易日出現反彈,領漲金融板塊。10月8日,保險板塊表現搶眼,申萬保險指數漲幅達7.31%,在104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排名第二,多只個股漲超5%。
截至10月8日收盤,保險板塊上漲5.43%,中國太保為領漲股,股價大幅增長7.96%,最新股價為29.3元/股;中國平安緊隨其后,大漲7.73%,最新股價為52.1元/股;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分別上漲5.03%、5.03%、2.96%,股價分別為31.3元/股、42.18元/股、5.21元/股。
業內普遍認為,此次保險股反彈主要受華夏幸福債務重組事件刺激。這將是保險板塊啟動的開端,后續將邊際回暖。
華夏幸福償債方案出爐
在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后,華夏幸福對外發布公告稱,在地方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公司初步擬定了債務重組計劃,并與債權人就債務重組計劃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溝通。公司共涉及的2192億元人民幣的金融債務,將全部通過多種方式安排重組或清償。
根據披露,華夏幸福將按照地方省市政府的指導及與債權人的談判成果,以“不逃廢債”為基本前提,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公平公正、分類施策”的原則進行債務重組。
具體來看,華夏幸福2192億元的金融債務將按照賣出資產回籠資金約750億元;出售資產帶走金融債務約500億元;優先類金融債務展期或清償約352億元;現金兌付約570億元金融債務;以持有型物業等約220億元資產設立的信托受益權份額抵償;剩余約550億元金融債務由公司承接,展期、降息,通過后續經營發展逐步清償。
總的來說,這份金融債務清償方案,路徑較為清晰,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8日收盤,中國平安大漲7.73%,為近一年來最大日內漲幅,收報52.1元,重返50元以上,成交額超過百億元,達到112億元。
險企高參了解到,華夏幸福及整個地產板塊持續承壓的股價表現是此前中國平安估值低位、向上修復的最大掣肘,本次方案靴子落地,中國平安資產端這一最大不確定因素正在逐步明朗。
中國平安半年報顯示,中國平安2021年上半年對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估值調整及其他權益調整金額為359億元,對稅后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為208億元,對稅后歸母營運利潤影響金額為61億元。
平安集團聯席CEO姚波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對華夏幸福撥備占所有風險敞口比例達60%以上,如果情況好轉,可能不用繼續計提,甚至還有轉回的可能。如果情況沒有明顯好轉,或者債務化解方案明確后,平安可能會繼續評估是不是需要再進一步計提撥備。
保險股數月連續走弱,
平安累計跌幅近40%
針對昨日行情,有分析認為結合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市場資金有追漲的跡象。但也有分析認為,保險股反彈主要受華夏幸福債務重組事件刺激,保費的第二增長點和利率下行背景下的投資選擇等核心矛盾仍沒解決。當前,保險行業整體仍面臨保障需求復蘇進展慢、負債端供給結構性問題暫無明顯改善、車均保費降低等挑戰。
從今年以來的行情來看,保險板塊“跌跌不休”,此前數月連續走弱。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今年以來申萬保險指數累計跌幅接近36.53%,這在近五年的市場中都是頗為罕見的。中國平安累計跌幅達38.98%,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累計跌幅均超過20%。
對于今年保險股股價持續下行,此前有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反復壓制保險產品消費需求,險企代理人脫落、增員難,險企負債端承壓;另一方面,部分地產公司潛在風險加劇,傳導至保險公司投資端,市場對投資收益存在悲觀預期。
5大上市險企個險減員超80萬,
營銷模式正在重構
各大保險公司負債端仍持續承壓。根據上市險企公告,A股五家上市險企前8月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84萬億元,同比微降0.58%,而去年同期則同比增長6.15%。
具體來看,今年1-8月,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5317.85億元,同比下降5.33%;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5043億元,同比增長2.33%;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4117.32億元,同比增長0.33%;中國太保實現保費收入2715.67億元,同比增長1.53%;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189.38億元,同比增長2%。
近年來,整個壽險行業走到了十字路口。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的需求差異化,壽險面臨變局。與此同時代理人傭金制度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如傭金分配比例失衡、激勵短期化、利益沉淀于較高層級無法下沉等問題。大規模的存量代理人隊伍存在人力較虛、產能低下、留存率、舉績率低等問題。
面對增長困境,頭部險企強力推動個險渠道的營運模式轉型,試圖通過機制牽引推動代理人結構優化和渠道產能提升。今年上半年,五家上市險企的個險渠道均現大幅減員,較去年年末合計減少超80萬人。當下發展高質量代理人隊伍已成頭部壽險公司的共識。
圖注:五家上市險企個險代理人減員情況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去年開始,中國人壽在增員方面不斷提高人員增員標準和招募質量。在實際工作中主動“壓實”隊伍質量,堅持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隊伍建設方向。
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陳心穎坦陳,打造“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的代理人隊伍至少需要3年時間,包括渠道改革、引入績優隊伍替換落后產能,涉及數十萬人,難度非常大。
太保壽險總經理、首席執行官蔡強表示,未來6至12個月內,他將關注公司活動人力、營銷員產能、客戶滿意度NPS三個核心指標。未來長期,將關注客戶重復購買率。
此外,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表示,新華保險按照監管要求主動清虛人力,擠干水分,實現“真人、真保費、真價值”;強化優質新增,以“年輕化、專業化、城市化”為要求把好新人質量關。
國君非銀劉欣琦、謝雨晟在分析報告中稱,”渠道端以高質量代理人為主,多渠道差異化經營逐漸成為主流:代理人渠道核心滿足中高端客群的定制化需求,保險公司核心在于提升代理人隊伍質量,當前正歷經清虛、優增和高留的改革進程;對于下沉市場客群積極探索多元化渠道,通過銀保、綜拓、互聯網等渠道滿足高性價比需求?!?
展望明年,國盛證券建議關注兩個潛在拐點機會,一是明年2、3月,能否在今年重疾險炒停以及險種結構均衡的基礎上實現新單的轉正;二是明年6、7月,在代理人基數缺口影響減弱的情況下,各險企有望取得新單的普遍正增長,個股層面建議關注壽險改革力度較大的轉型標的。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