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結束后,給續期客戶打電話提醒交保費。打了N個電話,和客戶有得沒得聊了一通,發現個很奇怪的現象,讓我產生了新的思考。
到底是什么因素,決定了我們要不要買保險?
給A客戶通話,閑聊中得知,她不僅在泰康買了多份保險,在太平洋、天安都有幾份保單,買保險的時間很早,孩子0歲時就開始買,現在孩子都快20了。
我問她:你的保險意識真好啊!想了解下,您買這么多保險的初衷是什么?或者說,您是怎么想到要買保險的呢?
A客戶告訴我:當年閨蜜給孩子買了一份,自己聽了聽,覺得還不錯,也買了一份。再后來,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也有做保險的,就開始零星的加保,現在一家人的保障基本上全齊了。
掛斷她的電話后,我又給B客戶致電。B客戶告訴我,今年的保費不想交了,覺得沒什么用,就是浪費錢。還問我今年退保的話,能退出來多少。
我也問了她一個問題:您就這一份保單,已經交了5年多,退保是有損失的。請問,您是因為什么原因想要退保的呢?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嗎?
B客戶告訴我:我身邊好多朋友都退保了,你沒看抖音嗎?專家說了,保險套路特別多,有個醫療險就夠。而且我身邊的朋友,也都不怎么買保險。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啊!
我們總以為,一個人選擇保險,是因為“家庭責任”、“風險意識”、“認知水平”等因素決定的。其實有時候,“社交圈子”也能決定保險的存續。
人是群居的動物,處在什么樣的圈子,對于自己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我們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無形中會受到周遭環境和人的影響,甚至被同化。
一個小團體里,所有人都買了保險,只有一個人不買,不買的那個人就自動成了異類。為了求同,或者說有了對比和參照,接下來他買保險的概率更大。
另一個小團隊,多數人都反對保險,只有一個人買了,買保險的那個人就顯得特立獨行。再聽到其他人關于保險的負面,退掉保險也就沒那么稀奇了。
短視頻“磚家”的負面言論、某地保險公司拒賠的新聞、親戚好友的建議、對保險銷售人員的感覺、對于某保險公司的好感度、甚至是營銷自媒體的某篇賺取流量的文章,都有讓保險與自己失之交臂。
規劃保險,原本就是件很私人、很私秘的事,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一種從眾和隨大流的事了呢?什么時候開始,別人的意見決定自己保險的去留了呢?
看過一個理賠案例,很常規的事件發展方向,某位女士在閨蜜的建議下,買了一份和閨蜜相同的保障。一年后這位女士罹患了疾病,保險公司正常理賠。
她對閨蜜和推銷保險的代理人表示了感謝,說要謝謝這兩個人,要不是他們,不敢自己得病后,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其實她更要感激自己所處的這個圈子,正是她的社交圈普遍的價值觀和配置觀念,讓她免于遭受更讓人無法接受的結局。
她無疑是幸運的,但其他人就不見得有這么好的命。有位同學,朋友推薦他加入一種“投資”,返錢很快的那種。于是不僅自己陷進去了,還喊上了親戚鄰居一塊跟他投,甚至借錢往里投。
理所當然的,這種騙局最后爆雷了。聽他建議投資的那些人,找不到布局者,只好找到他,把他的家差點給掀了。現在他有家不能回,一家人在南方打工。
我們總說知識改變命運。其實有時候,改變你命運的,也許只是你的圈子。待在一個好的圈子里,你會成為受益者。待在壞圈子中,你會成為受害者,甚至無形中成為害人者。
接近什么樣的人,就會走什么樣的路。牌友只會催你出牌,酒友只會催你干杯,而靠譜的人卻會感染你如何進步。
人最大的幸運不是撿錢,也不是中獎,而是圈子里有人鼓勵你、指引你、幫助你。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發展的,不是智商和學歷,而是你的生活圈和工作圈。
如何判斷自己的圈子是好還是壞?
總結近幾年,與你相處、關系最好的朋友的近況,他們的處境較N年前,有多大的改變?他們的收入提升了嗎?他們的能力提升了嗎?他們的事業如何?
如果你圈子里的人,近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就意味著你該換個圈子了。你圈子里的人都是越混越好,繼續與他們交往吧,寧做富人中的窮人,不做窮人里的富翁。
人是群居動物,會拿別人的經驗作為參照,受圈子影響那是再正常不過。只希望,那些給你意見的人,能夠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能讓你在將來受益頗多,能夠真正的幫助到你。
投資是如此,買保險,更是如此。
來打破成見,改寫命運:這里有份屬于你的'哪吒式'逆天改命事業
今天我把話撂這了:哪怕再過100年,AI也取代不了保險營銷員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