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央視財經頻道一條高速公路充電排長隊的新聞上了熱搜,一個新能源車主,花費5個多小時才充好電。
這事雖然槽點滿格,但對于新能源車而言,另一件與之相關的熱點,可能對市場影響更加深遠,那就是特斯拉賣保險。
其實這并非新鮮事,此次特斯拉只是進軍美國得州,在加州早已開展。隨著新能源車市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發展,新能源車企涉足甚至主導“新車險”,或許是大概率事件。
精準費率
特斯拉保險最大的優勢,來自于它可以給車主提供低得多的費率。而這種優勢,來自于數據的閉環。
一方面,從造車到軟件升級到維修、保養,都在新能源車企的數據鏈條之中,因此精算更加精準,成本因而降低;
另一方面,對于車主的駕駛行為能夠實時評估打分,具有良好駕駛習慣的車主將享受更低的費率,反之亦然。這既是結果導向,同時也不斷修正結果和預期。
簡言之,特斯拉能給出個性化的精準費率。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特斯拉摸石頭過河,讓眾多跟隨的新能源車企,可以一步到位,減少了學習時間和試錯成本。
比如,特斯拉現在的盈利來自碳積分,未來的盈利,保險業務價值是重要的一塊。據馬斯克自己說,未來,保險將成為特斯拉的主要產品。
對保險行業而言,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共識,那就是做健康險開始賺錢,做車險反而開始不賺錢。
車險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市場失靈問題,那就是道德風險和搭便車,這使得賠付率高企。傳統的保險精算,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畫像,只能根據一個類型或階層定價,男或女,富或窮,老與少,這樣的定價,雖然談不上大水漫灌,也接近于打開水龍頭。多出險的“占便宜”,少出險的吃虧,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檸檬市場,長久以來,整個市場也是盡量維持平衡而已,少賺不賠本,自求多福。
如今,個性化車險定價,隨著新能源車的崛起,似乎是一個釜底抽薪的良策。以特斯拉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車險為例,通過收集車主全方位的駕駛數據,不僅包括傳統維度的時長、速度和里程,還包括了急剎車和急轉彎、輔助駕駛情況等,由此判斷車主是否有著更安全的駕駛習慣,以及是否匹配更低的車險費率。風險更高的車主繳納更高的保費,風險不高的車主繳納更低的保費,若真如此,車險市場就將是一個賺錢的市場。
躍躍欲試
前段時間,新能源車險方案向公眾征求意見,表明新能源車險即將進入快車道。
新能源車險是個四戰之地,蓋因新能源車愈發手機化,數據成為勝負手,新能源車險不再是險企的專屬,新能源車企也要分一杯羹。
一度,險企牌照成為房企和資本系的香餑餑,后者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險資輸血,現在大多進入了監管的黑名單。
不過,當有著科技屬性的企業開始進入保險產業鏈時,監管無疑是樂見的。特別是新能源車企,加快“新車險”的研究和布局,對于綜改后的車險市場,不是鯊魚,也是鯰魚,總歸是攪動一池春水,避免市場變成死水一潭。
特斯拉如上所述,銜枚疾走,自不待言。在國內市場,特斯拉也在上海成立了保險經紀公司,而國內新能源車三巨頭“蔚小理”中的小鵬汽車,也已在廣州成立保險代理公司,另一新能源車頭部企業比亞迪,也宣稱推出個性化定價保險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車上游產業鏈的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重金持股了中法人壽,現在改名為小康人壽。
過猶不及
特斯拉和“蔚小理”,從一開始就是要把蘋果的模式復制到電動車里,硬件和軟件通吃,硬件建立護城河,軟件完成閉環。在算力時代,數據的重要性無以復加,數據亦成為企業估值的想象力所在。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與保險理賠關系緊密的車輛運行數據和出險數據,便成為自己進可攻退可守的籌碼。進如特斯拉,自己親自賣保險;退則與險企合作,“指揮”中小險企,像2020年10月之前的螞蟻。
任何事情,過猶不及。看看過去一年平臺所面臨的問題,便知一二。大數據固然很好,但由大數據衍生而來的算法卻毀譽參半,繭房效應和侵犯隱私,都導致了輿論和監管的反撲。
平臺進入嚴監管,金融進入強監管,壟斷數據不被支持,倚仗數據跨界金融領域以期降維競爭,也不被鼓勵。從支付寶鏈接花唄和借唄屢屢被敲打,就可見一斑。當數據和征信成為信息基礎設施,商業屬性外溢成為社會屬性,便不能再以“在商言商”說事了。
這一點,全球同此涼熱。宣布將總部遷往得州的特斯拉,其車險產品在美國得州面臨著不小的審批難度。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暫時只是布局保險牌照,而無進一步的實質產品。
好事多磨。時機和節奏不對,好事也可能變成壞事。更精準和個性化的車險定價,無疑是觸碰到了市場的痛點。但數據如何不被濫用,需要未雨綢繆。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