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監管開啟的一次最徹底的保險綜合改革非車險莫屬。
2021年9月,車險綜改已滿一周年,各方總結正在進行中。
正如綜改之初監管敲響的警鐘,地板價、高費用,不排除出現承保虧損。
的確,車險綜改呈現“蹺蹺板”效應,讓利于民之時,車險承保盈利并不樂觀。
『A智慧保』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車險承保虧損超過56億元,加上2020年四季度末出現的大幅承保虧損,綜改以來承保虧損接近百億元。
10月,車險經營能否迎來轉機?
“去年9月19日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來,累計為我國車險消費者減少支出超1700億元,‘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完成,車險市場呈現保費價格、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新局面。”
在回顧車險綜改實施一年的成果時,銀保監會相關人員如此表示。
車險市場的改變,讓一眾經營者踏上了轉型之路,或主動,或被動。而近一年均以“保費增速為負”狀態呈現的車險,走過一年的綜改后,或許在9月之后迎來新的變化趨勢。但對于中小險企來講,依舊是“變則通,不變則壅”。
綜改一年增速呈“負”
9月之后或迎轉機
先來看一組數據:
2021年前8月,車險保費收入為5017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8.17%;單看2021年8月份,車險保費收入674億元,同比下降3.71%,從單月保費增速看,車險下滑的態勢有所收縮。
保費下降,這是這場車險綜改給行業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從過往車險數據看,自2020年9月19日車險綜改推行后,車險保費增速下降顯而易見。尤其是2021年之后,車險保費增速呈負增長狀態。
據『A智慧保』統計,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單月車險保費增速下滑態勢非常明顯。除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影響,車險保費收入減少,在2021年2月,車險保費增速出現同比上升。其他月份,車險保費增速均是負數。
不過,隨著車險綜改的逐步推進,有業內人士稱,今年9月之后,車險保費增速下降的趨勢或得到緩解。畢竟,在綜改新一年的“起始點”,車險保費有了比較低的基數,9月之后車險保費增速或迎來轉機。
市場發展已出現苗頭。今年8月,車險保費增速已由7月的-12.04%收縮至-3.71%。車險綜改壓力釋放之后,在新的周年里,保費增長情況將得以改善。
“降價增保提質”基本實現
險企背負壓力變大
作為2020年保險業改革的最大一項工程,車險綜改既然已經選擇了開始,就要勇往直前。而今,這一工程已滿一年,也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刻。
據銀保監會披露信息顯示,車險綜改實施一年,取得了四項成效:
消費者保費支出明顯降低
截至7月末,車輛平均所繳保費2774元,較改革前降低21%,88%的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
費用水平大幅下降
截至7月末,全國車險綜合費用率、車險手續費率、車輛業務及管理費用率同比分別下降11.8%、7.3%、5%。
風險保障程度顯著提高
交強險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保障水平由改革前的12.2萬元提升至20萬元,商業三者險平均保額提升56萬元,商業險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上升至86%。
賠付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7月末,車險綜合賠付率由改革前的56.9%上升至73.3%。通過改革,車險業務在財險業務中的占比降為51.8%,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比例已基本接近美國(43%)、日本(50%)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平均水平。
“降價、增保、提質”這一車險綜改階段性目標在監管及行業一年的努力下,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廣大消費者而言,保障增加下保費下降無疑是利好于車主,從某種程度上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不過,從險企來講,車險綜改的深入推進,也給各家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價格的下調、保費收入的減少,讓險企背負著更大的壓力。加上今年以來暴雨、臺風等災害的影響,車險賠付增加,這使得車險市場的經營變得更加艱難。
從上市險企披露的數據就可見一斑。例如,2021年上半年,人保財險車險承保利潤為39.25億元,同比下降40.8%;平安產險車險承保利潤為23.21億元,同比下滑51.5%;太保產險車險承保利潤為4.2億元,同比下降55.6%。
另外,從行業整體看,截至2021年7月底,車險承保利潤為-39.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8億元。8月,車險承保再現虧損16.7億元。如果加上有可統計數據,2020年車險承保虧損達到37.43億元,車險綜改以來承保虧損至少接近百億元。可見,在這場車險綜改下,以車險經營為主的險企承受的壓力之大。
綜改倒逼結構轉型
非車、科技應用成重點
這是一場以規模縮身為代價的改革,但也是一場以業務價值為導向的轉型。拋開此前粗放式發展,車險綜改也在倒逼險企開始探索精細化經營。
首先,在業務結構方面,很多險企開始將發力方向轉向非車險領域,定下了“大力發展非車險”的目標。尤其從財險“三大巨頭”來看,發力非車險的態度更為明顯。
正如監管部門人員表示,車險保費占比的下降,對全行業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形成了有效的倒逼,各財險公司由原車險業務為主,轉向責任險、農業險、意健險等各種險種綜合發展,三大類業務較2020年同期分別大幅增長29.38%、29.82%、21.94%。
其次,在技術應用方面,各家險企開始運用科技的力量來為業務發展降本增效。例如,基于數字場景能力實現保險渠道及營銷業務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代理人團隊等。正如平安產險所說,持續深化科技在車險業務經營中的應用。
此外,新能源車險或許也成為一個突破口。近期,保險業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征求意見》,就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問題征求意見。這份征求意見稿顯示,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即電驅動、電池和電控被納入保障范圍,而且在車損險中,也明確了“三電系統”及出廠設備屬于車損險的保險責任。
新能源車險新規的到來,讓一些險企看到了機會。人保集團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表示,隨著新能源車的迭代升級,包括技術等完善之后,新能源車的駕駛操控和安全性都會有較大提升。為此,人保財險下一步會抓住這一機遇,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車保險。
新能源汽車保險,是“餡餅”還是“陷阱”,還有待觀察。
綜改持久戰繼續
新舊問題仍需解答
車險綜改注定是一場持久戰,而非簡單地完成目標即可。
從當下看,車險綜改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財險業的業務結構也得到一定改善,但車險亂象整治卻非一朝一夕,為了防止舊問題復發、新問題滋生,監管也正加緊為險企壓實紅線。在這一年里多次召開車險綜改座談會。
據悉,此前監管已就多家險企進行調查,并查處了幾家大型險企,開出了監管函,更有險企因此被停車險新業務。不過,綜改期間車險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依舊需要長期關注。
例如,在實施車險新條款新費率時,保費下降,但是通過增值服務制造噱頭搶占市場,有的通過安全檢測服務報價達到高收費;部分地區的費用反彈,違法違規行為重新抬頭。在全國車險費用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有個別地區卻不降反升,如新疆、天津,有的地區下降不明顯,如山西。這其中,一些大公司在從中作梗。
按照監管所說,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把車險市場改革引向深入。具體表現為:
○ 持續加強車險市場監管,對今年車險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監管措施并實施行政處罰,增強監管震懾,維護車險市場秩序。
○ 豐富車險產品供給,加快研究推進新能源汽車保險等新產品創新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
○ 提升車險業務線上化、智慧化水平,提高車險服務質效,促進車險高質量發展。
面對車險改革給財險市場帶來的壓力,需要險企加速調結構,在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上苦下功夫。
目前,監管部門已為財險行業設下了三大目標,2023年實現“一降兩升”,即與2020年相比,綜合費用率至少降10個百分點,非車業務至少升10個百分點,承保盈利公司覆蓋面至少升10個百分點。
車險綜改新的一年里,誰將抓住時機迎難而上?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