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養老“第三支柱”銜枚疾走,“銀”“?!彪p管齊下。
9月15日,四家理財子公司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分別是工銀理財在武漢和成都、建信理財和招銀理財在深圳、光大理財在青島,期限一年,總規模400億元。
此前,8月19日,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官宣成立,注冊資本超過百億,17家發起公司,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占據10席。
理財、保險和基金,向來被視為養老市場的三大玩家,艱難的養老“第三支柱”如何把蛋糕做大,備受關注。
養老理財,從有名無實到名實相符
龐大的銀行理財,如果被引導流向養老金,整個養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面貌將煥然一新。
此前兩三年,銀行曾發行了上百只養老理財產品,但大多有名無實,不過是銀行在資管過渡期打的擦邊球。
銀行的養老產品,雖然在銷量和額度上領先,但產品設計其實很難做到長期。很多時候,都設置一個若干年的封閉期,盡管相對其他理財產品而言不短,但對接養老這樣的長期乃至終身理財規劃,意義并不大。因此業內對此也頗有微詞,認為不過是套嵌著養老噱頭的FOF產品,躉交大過定投。
三年五年的養老理財,不是真正的養老理財。監管一聲令下,理財子公司“上”。
脫胎于母行的理財子公司沒有歷史包袱,從一開始就是凈值化管理,但同樣面臨著轉型壓力。理論上,養老理財可以更加專注于長期資產和權益類資產,擺脫了短期化羈絆,可以獲得更高收益,因為資本市場從長期看是一條上揚曲線。但養老理財如何長線投資,布局什么資產,哪些配置仍是禁區,市場并沒有標準答案,中間會有什么摩擦成本,需要一步步試錯。
到目前為止,四家理財子公司尚無具體養老理財產品揭開面紗,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養老理財正在走向名實相符。這一點對于市場的秩序和預期的規范,非常重要。
養老保險,從出師不利到卷土重來
養老保險,也曾有過“試點一年”,但出師不利。
三年前,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沒有了下文。稅延養老保險的窘境在于,免稅優惠不大,使用不太方便,導致這一試點各方都有點意興闌珊。
待到國民養老保險公司橫空出世,市場對于養老保險是否卷土重來,重新燃起期待。
國民養老保險公司的市場定位如何,現在并不清楚。是跟之前的由險企主導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一樣,作為眾多市場主體之一,擴大供給,還是跳出常規競爭,以這種國家隊的光環和體量,為稅延養老保險闖出一條路來?
畢竟,稅延養老,保險先行一步,但囿于協調難度極大,取決于政策是否下決心解決上述兩個痛點。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保險的優勢在于保障。在收益率上,理財產品和基金產品要勝過保險產品,因為前者打破剛兌,不兜底的同時也可能取得更高收益,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低收益對應保本,所以保險姓保,硬拼收益率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劣勢盡顯。只有奉行差異化競爭,從長期和保障出發,才能立足細分市場。
銀行(包括理財子公司)和保險的投研能力均不及基金,在權益類投資上,后者更勝一籌。對于目前習慣于快進快出賺快錢、普遍拿不住的投資者,收益率是個微妙的平衡。國外的養老金都是大舉入市,而我們更多青睞低風險的債市,安全性壓倒收益性。這在低利率主導未來預期的背景下,收益如何吸引投資者,是個難題。而打破這樣的平衡,必然需要更高決策層的用力一推。
歸根結底,養老保險,需要緊扣差異化競爭。
養老目標基金,三分“天下”有其一
養老理財和養老保險各自提速,正面battle,養老目標基金還沒有發力,但毫無疑問,不會缺席競爭。
養老目標基金,面臨的問題,其實與養老理財類似,如何把握長期投資?;鸬耐顿Y者對波動和損失的容忍度更高,但同樣也是拿不住,超過一年的寥寥,通常就是幾個月。而養老金融產品,無論是養老目標基金,還是養老理財和養老保險,投資周期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做時間的朋友并不容易,更多時候是做政策的朋友。
養老目標基金,其實更貼近國外養老金的投資范圍,能夠提供更高的收益選擇,這是其與理財和保險混業競爭的比較優勢。但養老目標基金也有著整個基金業的問題,比如基金經理的激勵來自規模而非收益,渠道的尾傭問題,也都影響著養老目標基金的做大。教育是雙向的,投資者需要教育,產品經理也需要教育,否則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養老市場,無論是產品供給,還是投資者教育,都還處于初級階段。有人看到了困難,有人看到了機遇,選擇不同,結果不同。
無論是養老理財,還是養老目標基金,抑或是養老保險,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將大量的短期居民儲蓄轉化為長期養老金,從而為資本市場提供“長錢”,而這是資本市場目前最缺乏的要素。
還是那句話,競爭是個好東西。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