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環境,上半年壽險市場 “高開低走”,財險市場也未能獨善其身。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71萬億元,同比下降0.32%,而2020年同期,這一數據還是同比增長6.5%。單看財險板塊,2021年上半年,原保費收入7343億元,同比增長1.7%,較2020年同期增長7.6%放緩了不少。
面對車險綜合改革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趨強化的監管環境,財險市場增長的壓力日漸明顯。
近日, A股三大保險集團半年報披露,財險“三巨頭”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上半年的經營答卷已交出。
人保財險
保費收入2518.25億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收入165.12億元,同比增長25.8%。
平安財險
保費收入1333.13億元,同比下降7.5%,凈利潤為107.91億元,同比增長30.4%。
太保財險
保費收入815.61億元,同比增長6.4%,凈利潤為35.03億元,同比增長10.3%。
縱觀上半年財險“三巨頭”的市場份額,人保財險占有率為34.3%,同比上升了0.3個百分點,平安財險占有率為18.2%,同比下降了1.8個百分點,太保財險占有率為11.1%,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
不同于此前保費收入呈現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如今的有微增有下降折射出當下財險市場的艱難。2021年上半年,財險業發展到底如何?財險“三巨頭”的數據給出了答案。
車險保費持續下降
繼續降本增效
說起財險,車險是與百姓生活最為密切的產品,曾經一險獨大,占據了財險的大半江山,一度高達八成左右,以絕對的優勢決定了財險發展的趨勢,這也讓各家險企面對車險上演了爭霸賽。現在看來,賺錢的是少數,虧錢的更多。
不光如此,激烈的競爭下,滋生出的各種車險亂象開始攪亂市場秩序。高投入、高費用、高成本,讓中小險企夾縫求生,由此滋生各種車險亂象。
為了整治車險亂象,2020年9月19日,銀保監會開啟了對車險的一場顛覆性的綜合性改革。這是自車險發展以來,力度最大最嚴厲的一次改革。通過近一年的綜改,如今的車險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從保費看,2021年前7月,車險保費收入4343億元,同比下降7.4%,占財險市場的51.8%。從成本看,上半年車險綜合成本率為99.9%,相較此前超100%的情況已有改觀。
這是車險綜改實施后的景象,不僅整個行業車險累計保費、單月保費持續呈現同比下降趨勢,而且每家財險公司的情況亦是如此。
從財險“三巨頭”的數據來看,2021年上半年,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1207.55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7.8%;平安財險車險保費收入890.15億元,同比下降6.9%;太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446.42億元,同比下降6.9%。
無一例外,三家險企車險均出現下降。從各家險企分析的原因看,“車險綜改”是繞不開的原因。除此之外,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及市場競爭加劇升級,也影響了各家險企車險的發展。對此,三家險企啟動了不同的應對措施。
人保財險
嚴格貫徹“增保降費提質”改革思路,持續優化車險經營模式,聚焦“穩續保、優轉保”,大力發展家用車業務,強化直銷團隊和車商團隊建設,提升渠道效能;強化定價能力,持續優化業務質量和業務結構,推進降本增效。
平安財險
不斷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盈利水平;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客戶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客戶線上化服務,持續深化科技在車險業務經營中的應用。同時,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出專屬新能源車險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太保財險
繼續以客戶經營為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強化創新賦能,深耕理賠 管理精細化,提高運營管理集約化。
綜合成本率“兩降一升”
賠付率成關鍵
要盈利就要控制成本。綜合成本率的高低關乎險企開展某一項業務的承保利潤,當其超過100%時就意味著承保虧損。在財險中,綜合成本率不僅反映了一家險企對成本的控制能力,同時也反映出費用管控和經營風險管控的能力。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財險業綜合成本率達到99.6%左右,呈“V”形走勢,持續走高。其中,綜合賠付率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左右,綜合費用率下降6個百分點左右。
綜合成本率的上升,主要是受車險綜合賠付率上升的影響。據悉,2021年上半年車險綜合成本率達99.9%,小于等于100%的財險公司僅有16家。同時,隨著車險綜改的影響,非車險在快速發展,各家險企也開始進行業務轉型,但從賠付率看,非車險的賠付率并不低,尤其是健康險等。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頭部財險公司的經營狀況算得上略勝一籌。
三家險企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7.2%,較2020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平安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5.9%,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太保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9.3%,較2020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
綜合成本率的變化主要基于費用率與賠付率的變化。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人保財險賠付率71.8%,同比上升6.4個百分點,費用率25.4%,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平安財險賠付率66.9%,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費用率29%,同比下降9.1個百分點;太保財險賠付率70.1%,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費用率29.2%,同比下降9.4個百分點。
從三家險企看,賠付率均呈上升態勢。分析原因,除車險綜改后車險保障責任增加外,今年以來的各種自然災害等也助推了賠付額的增長。
新能源車險迎新規
將成險企突破口?
傳統車險面臨發展的窘境,那新型車險是否有機會?
近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征求意見》,就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問題進行了征求意見。根據這份征求意見稿,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即電驅動、電池和電控被納入保障范圍,而且在車損險中,也明確了“三電系統”及出廠設備屬于車損險的保險責任。
從保險保障方面看,新能源汽車的保障有了更明確的規定。但這對于保險公司來講,是否是一個機會呢?
人保集團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表示,從目前看,新能源車賠付率略高于傳統燃油車,主要是出險頻度比傳統燃油車高一些。分析原因是因為新能源車發展尚屬初級階段,各個主機廠的產品及其性能,包括駕駛操控等差別較大。
但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于澤表示,隨著新能源車的迭代升級,包括技術等完善之后,新能源車的駕駛操控和安全性都會有較大提升。為此,人保財險下一步會抓住這一機遇,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車保險。
平安產險在半年報中也表示,會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出專屬的新能源車險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或許,新能源車險將成為財險公司另一個嚴酷的戰場。
非車險發力
擔起增長重任!
為了保市場、保增長,車險規模下降之時,如何讓非車險來補缺口,成為絕大多數險企的經營思路,這也可以均衡業務結構。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人保財險的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險、貨運險等快速增長,實現原保費收入600.36億元、295.65億元、188.75億元、25.29億元,同比增長20.8%、15.8%、18.5%、25.2%;平安財險的意外及健康險保費收入105.71億元,同比增長30.4%,不過非車險同比下降16.4%;太保財險的非車險保險業務收入369.19億元,同比增長28.6%。
人保財險表示,公司緊緊圍繞集團“卓越保險戰略”,聚焦鄉村振興、智慧交通、健康養老、綠色環保、科技創新和社會治理六大戰略領域,落實“承保+減損+賦能+理賠”的保險新邏輯,創新保險產品,升級服務模式,持續改善業務結構。
例如,意健險方面,人保財險在成功拓展大病保險新項目和鞏固其他社會醫療保險業務固有優勢的同時,加大“惠民保”的業務拓展力度,搶抓長期護理保險第二批試點契機,大力發展其他各類新型政策性健康險業務,社會醫療保險業務實現顯著增長。
同時,積極對接保險需求,大力發展效益型個人分散性業務,推進駕乘類意外險和個人健康險業務,推動意外健康險業務高質量快速發展。
太保財險同樣如此,健康險業務積極把握后疫情時代健康保險需求提升的新機遇,不斷豐富個人健康險產品的供給和創新,積極推進醫保類、扶貧類及城市定制型普惠醫療等健康險創新項目的快速發展;農險業務搶抓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的發展新動能,落實“模式創新 + 服務提升”發展新路徑,抓好區域突破和專業化經營,夯實科技驅動、組織賦能、戰略投放、研究平臺四大保障,持續推進農業保險取得高質量發展等。
不過,面對信用保證保險,財險“三巨頭”的態度和經營也截然不同,太保財險最為謹慎,并沒有開展此類業務。而平安財險對保證保險的風控較為出色。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平安財險的保證保險業務實現承保利潤18.5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承保虧損34.76億元增加了53.35億元,主要是得益于國內經濟的復蘇、風險篩選能力的進一步加強和客群結構的優化。2021年上半年保證保險業務綜合成本率88.2%,同比下降37.4個百分點。
與平安財險相比,人保財險不斷收縮戰線,持續加強風險管控,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規模同比大幅減少,整體信用保證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1.63億元,同比減少73.1%,但盈利性較好的非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規模同比大幅增長。人保財險積極調整業務結構,持續出清存量業務風險,繼續加強催收追償和過程管控,堅持效益優先,嚴控新增業務質量,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風險得到有效化解,2021年上半年實現追償收入13.28億元,整體信用保證險賠付率61.5%, 同比下降58.5個百分點;由于業務規模下降以及風險管控費用投入增加,費用率28.1%,同比上升9.5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89.6%,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扭虧為盈,非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好的承保盈 利水平,整體信用保證險實現承保利潤3.04億元。
加大非車險業務發展將成為財險市場調整業務結構的大方向,而車險的經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得以改觀。有預測稱,到今年9月19日之后,車險保費下降的情況或將有所改善,畢竟,2020年9月19日啟動的車險綜改,到現在基本進入了一個谷底。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