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講究學習和培訓的行業,保險業必須上榜。
每天一早會,七天一大會,半月一總結,全月一啟動,再加上各種晉升培訓、講師培訓、線上學習,保險銷售不是在拜訪客戶,就是在學習充電。
也怪不得進保險公司不足一年的新人,經常發出感慨:培訓和學習也太多了吧,上學時候都沒這么用功過。
對于這樣的抱怨,我都是嗤之以鼻:小樣的,這才是開始呢,以后有你們受的。保險行業做到老活到老,可不是隨便說說。
盡管行業和公司的培訓很多,但學習的境界卻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境界又給我們不一樣的收獲。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保險業務員的幾種學習境界,看看你在哪個段位。
完整參會
無論是連續一周的封閉式培訓,還是為期一天的啟動會,抑或是為期幾天的系統性培訓,能踏踏實實、從頭到尾堅持完的,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不信的話,你就仔細留意一下,無論什么樣的培訓,都有不到、遲到、早退、請假的。
能堅持全程學完的學員,還分為兩種:一種是聽講時磕頭打盹、變著花樣消磨時間的。一種是認真聽講,邊聽邊記筆記的。
前者呢,純粹是浪費時間。也許他們不是很理解為什么又要開會,但又不能不來,來了之后抗拒心理還在,就利用睡覺、刷手機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滿。
后者呢,是浪費筆油。因為據我所知,多數業務員的筆記,都是不怎么看的。寫的密密麻麻,把自己都感動了。但是記完之后看不看,那就是后話了。
也有些人不記筆記,用手機拍照留存。這種記錄方式,看的概率還是少的可憐,說不定哪天手機內存不足,這些沒用的照片就成了要被清理的罪魁禍首。
學習的第一層境界,以什么來劃分?用心態來劃分。你是抱著應付的心態去消磨時間,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汲取經驗,心態就決定了一切。
知識的汲取和喂孩子吃飯不一樣。孩子不想吃飯,你還能填鴨式的再多喂幾口。但一個人不想學,你是沒辦法把知識塞進他腦袋的。
聽透妙處
孫悟空為追求長生不老,在海上漂泊十年,終于有機會拜菩提祖師為師,跟他學長生之道和仙法神術。日常也人模人樣的與同學席地而座,聽師傅講經。
某天師傅講經,其他同學都老實坐著、昂頭聽經,只有悟空又蹦又跳,抓耳撓腮的。師傅問他為何癲狂歡舞,悟空回答:
弟子聽到妙處,喜不自勝,望師傅恕罪。
菩提祖師當即就明白了,滿堂聽經的徒弟,只有悟空聽懂了經中奧妙。也正是如此,菩提祖師才愿意給這個悟性高、肯吃苦的弟子晚上開小灶。
其實公司組織的每一次培訓和學習,都是一次刷新認知的機會。保險公司有個好處就是分享成功,讓那些做得好的人講述自己的成功之道,以求復制。
這樣的機會很多,關鍵是你能不能悟得其中的妙處。
月初開啟動會,公司外聘了一位高手分享經驗,講得非常棒。但有一位同仁卻忿忿的說:沒意思,趕緊結束吧,晚上我還要和閨蜜一起吃飯呢。
同業先進的方法和技巧就放在眼前了,卻聽不透其中之妙,心里就惦記著那點口腹之欲,即使每天都參加培訓,又能學到多少技能呢?
學習的第二層境界,叫悟性。哪怕是之前學過類似的知識,再用心聽一遍,也是能溫故而知新的,關鍵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品讀其中的妙處,再獲新知。
做到實處
有位同事很有意思,是個古怪的人。和他一起旅游,他很少拍照;外出培訓時,別人都筆耕不輟,而他很少記筆記。最多是畫個圖什么的,畫出來的玩意別人也看不懂。
有次和他旅游回來,他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阿狼,風景是用來欣賞的,不是拍了存在手機里的;知識是用來實踐的,而不是寫在紙上的。
我一想,可不是嘛。和他一起學習了新型交友會式增員。但學歸學,做歸做,班里同事沒幾個用新方法增員的。他回去后就用了新方法,效果還不錯。
去年為了提升新人的留存率,公司組織了暖心工程的相關培訓。后來公司發賀報,我留意了一下,也只有他把學到的東西落到了實處,各種暖心細節做得特別到位,因此團隊留存率很高。
我們學習,總是不自覺的按照傳統思維來學,老師教什么,我就學什么、記什么。但他卻反著來,老師邊講他邊想,老師講他的,我關注的是自己該做什么、優化哪些方面。
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而學習的過程,就是優化自己系統的一種方式而已。這樣的學習多了,他的營銷系統也好,團隊管理系統也罷,都得到了優化。
知信行合一,其實最難的就是行。所以學習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執行。再優秀的理論,不去實踐也只是信息而已。實踐過后,落到實處才算是技能。
升華二創
保險行業的二八定律特別的嚴重。比如20%的人賺到了行業80%的錢,而這20%的人,因為做得好又能享受到更頂級的培訓資源,所以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二極分化的厲害。
而培訓學習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汲取更先進的知識和經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把學到的知識系統化的落地,更為廣泛的在團隊中傳承下去,提升團隊的戰斗力。
培訓雖多,不見得每個分享的講師都講得特別棒。因為有些人,他做業績或組織發展做得特別棒,但不意味著他也能講得特別棒。會做的人不見得會說。
所以有時候就需要我們,把學到的知識,做個重新的梳理和升華,然后重新的把這些內容,用更簡潔的方式輸出給團隊。
這招也是我跟一位同事學的,團隊長有資格參加各種好的培訓,但團隊成員就沒那么幸運了。所以團隊長學習是肩負任務的,自己先學會,然后再傳承。
這就像是我們經常刷短視頻平臺,有些做影視剪輯的。原本平平無奇的影視片斷,配上合適的文案、音樂或剪輯、卡點,這個影視片斷瞬間就升華了,變得傷感、熱血或富有激情。
知識的傳承也是這么回事。我與那位同事一起參加的培訓,他拍了部分課件回去連夜做成新課件,第二天早會在自己團隊分享,居然比原作者講得更詳細、幽默和詳實,這就是知識二創的魅力。
我們學再多的東西,都是在輸入。如果想更牢固的掌握這份新知,傳承這份新知,不妨用輸出的方式再演繹一遍,最好是能達到升華原作的效果。
這就是學習的最后一個境界,奉行拿來主義,并且在此過程中進行能讓課題升華的二創,用輸出的方式讓這份所學收益最大化。
幾年前公司有款非常好的年金險。我學得非常認真,銷售的也不錯。我那時候覺得,有了這份對年金險知識的掌握,以后業績應該會越來越好做。
沒想到隨著行業政策的落地,年金險的各種返還時間和利率受影響,老百姓又喜歡重疾險了。于是我又去研究重疾險方面的知識。
正當自己覺得小有所成的時候,市場又變天了,百萬醫療險又突然火了起來。好吧好吧,再去鉆研各家保險公司百萬醫療產品的不同。
誰知道近年來,增額終身壽又火了。我意識到,沒有什么產品會一直成為市場的主流,政策在變,老百姓的觀念也在變,只有改變,才是永恒。
所以親們,別人都說保險行業愛學習,你覺得這種迅速發展的行業,不拼命學習能行嗎?
來打破成見,改寫命運:這里有份屬于你的'哪吒式'逆天改命事業
今天我把話撂這了:哪怕再過100年,AI也取代不了保險營銷員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