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頭換面兩年多,鼎誠人壽在新征程上還在不斷探索中。
7月7日,鼎誠人壽發布股東變更公告稱,新光人壽擬將所持有的公司25%股權全部轉讓給紅豆集團,股權轉讓完成后,新光人壽將凈身而退不再持有鼎誠人壽股權,紅豆集團持股25%,將成為鼎誠人壽新的第一大股東。
同日,鼎誠人壽發布2021年增資計劃,同意擴大增加注冊資本金25億元,增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37.5億元。同時,2020年增資計劃終止。
一邊是苦守十年的股東要退出,另一邊是增資劇目出現反轉,由此前的7.5億元變為25億元。
新光退紅豆進
第一大股東擬易主
鼎誠人壽發布公告顯示,這一次股權變更完成后,臺灣新光人壽將完全退出鼎誠人壽的股東名單,取而代之的則是紅豆集團,成為新晉第一大股東。
一進一退,重新組合的股東名單,令鼎誠人壽發生了“質變”,從合資走向中資的道路上,鼎誠人壽的經營理念或發生變化。
那么,要加入的紅豆集團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紅豆集團出身于江蘇,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利用自有資金對外投資及管理(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限制的領域除外);服裝、針紡織品、鞋帽、皮革、毛皮制品的制造、設計、技術咨詢;商務信息咨詢;財務咨詢服務(不含代理記賬);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紅豆杉盆景、苗木的種植、銷售等。
從業務范圍看,紅豆集團的經營十分寬泛。但保險相關的業務卻鮮有涉獵。
相反,要退出的新光人壽,則是鼎誠人壽(原新光海航人壽)的初始股東。2009年,新光人壽(臺灣)聯合海航集團,以各持股50%的形式組建了新光海航人壽。不過,這樣的股權結構以及后期的艱難歷程,令新光海航人壽走入了至暗時刻。
好在隨著增資的到位,海航集團的退出,新光海航人壽重新更名為鼎誠人壽,實現了二次啟航。
即使在至暗時刻,新光人壽陪伴走過了十年的艱難之路,然而更名換股看似一切回歸正常之后,卻意外退出,不禁令市場咋舌。
新光人壽的退出,可以說讓鼎誠人壽徹底告別了過去,脫胎換骨成為一家新股東組成的新公司。此次股權變更尚需監管批準。
增資出現反轉
由7.5億升級為25億
如果這次股權變更實現,則將成為鼎誠人壽徹底告別過去的結點。未來發展,還需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
7月7日,鼎誠人壽還向市場公布了2021年的增資計劃。
為增強資本實力,確保公司償付能力處于充足水平,支持公司的持續經營發展,根據公司未來業務、產品及機構規劃對資本金的需求,公司擬調整增加注冊資本金金額。
據悉,鼎誠人壽董事會及股東會分別審議通過《關于終止2020年度增資方案的議案》、《關于2021年度增資計劃的議案》,同意擴大增加注冊資本金25億元。增資完成后,鼎誠人壽的注冊資本金將增至37.5億元。
這一次增資計劃,卻顯示出了與2020年不一樣的發展決心。
早在2020年5月,鼎誠人壽曾發布公告稱,計劃增資7.5億元,注冊資本金由12.5億元增至20億元。其中,新光人壽擬出資1.875億元,持股比例保持25%;柏霖資產和香江金融擬分別出資2.5億元,持股比例均將由20%升至25%,與新光人壽并列為第一大股東;深圳樂安居出資0.625億元,持股比例由11%降至10%。剩余兩家股東不參與增資。
不過,這一增資計劃卻遲遲沒有落實。以至于后來為了緩解戰略推進、業務發展可能帶來的資金壓力,柏霖資產與國展投資合計向鼎誠人壽無償捐贈5億元,且該筆捐贈款項會計入公司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中,而且不會以任何理由撤銷。
值得一提的是,在鼎誠人壽發展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柏霖資產,同樣也是利安人壽的第二大股東,鼎誠人壽董事長也在利安人壽的董事名單中。利安人壽目前在發展道路上也表現積極,作為兩家壽險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未來柏霖資產將如何處理業務發展關系,也備受關注。
再說此前的那次無償捐贈,雖然可以化解燃眉之急,但于鼎誠人壽發展來講,并非長久之計。杯水車薪的“救援”,依舊抵不過發展過程中的消耗。
大手筆增資勢在必行。相較2020年的7.5億元,此次25億元的增資數額,或許將給鼎誠人壽帶來更大的發展可能性。
新三年規劃啟航
留給市場更大期待
作為一家重新啟航的壽險公司,鼎誠人壽的變化,市場有目共睹。
從人事方面看,鼎誠人壽的新董事長、新總經理重新組CP。而且,隨著各個重要職位人員的確定,鼎誠人壽的發展將更順暢。
從戰略布局看,在李建成上任董事長后,鼎誠人壽曾對外發布2021-2023年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并提出要打造百年老店:
未來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開放、專業、高效、貼心的生態服務平臺。
通過可持續發展的銷售隊伍,向客戶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的品牌保險產品和以醫養健康為核心、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增值服務。
以創新應用科技為手段,賦能公司經營管理、深入融合業務發展、驅動公司實現數字化經營。
以優秀的投資團隊形成有競爭力的投資管理能力。
努力將公司建設成為具有特色、創造價值、值得信賴的百年老店。
這對于“復業”的鼎誠人壽來講,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信心,給公司上下以發展動力。
從業務模式看,鼎誠人壽也在謀求新布局,全面停止開展電銷新業務,確定了“差異化、定制化”的產品方案,并要走特色化之路。同時,發力科技,以創新應用科技為抓手,向實現數字化經營戰略邁進也是鼎誠人壽的方向之一。
一系列計劃,為的是有更好的未來。如今的鼎誠人壽,正在為新三年做準備。從其2021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看,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503.32%。償付能力暫且不是問題,如何持續實現盈利更值得關注。
不過,在新三年發展規劃推進過程中,股東出現變數,增資仍在路上,鼎誠人壽留給市場的期待更多了。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