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講述被譽為我國保險界“活字典”的烏通元。他從1945年1月2日進入保險行業,到2004年12月31日從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秘書長崗位上退休,在中國保險行業里整整工作了60年。
★ 本期人物 ★
★ 紅色保險——“活歷史” ★
烏通元:中國保險業首批精算師
烏通元(1921-2020),浙江鎮海人。年少時,一家來到上海,父親在上海從事印刷工作,母親打零工,日子還算殷實。
烏通元讀書時光都在上海,中學時期在著名的南洋中學就讀,學習成績優良,名列前茅。在校期間,烏通元受王培孫校長影響,承載著深厚的愛國情懷。
1939年,烏通元考入國立上海商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前身)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由于學校地處租界,他不得不轉到廈門大學繼續學業。
01 與保險初結緣
1943年,烏通元畢業時,學校希望學業優秀的他留下來任教。但為了實現報效祖國的心愿,他婉拒了學校的留校邀請,動身去了重慶。一次偶然的機會,令烏通元與保險打起了交道。
1945年1月2日,時年24歲的烏通元進入重慶資源委員會(相當于現在的國家經委)保險事務所開始從事保險工作,任業務課長。
資源委員會保險事務所于1943年7月1日在重慶成立。屬于官辦機構,它不同于一般保險公司,而是一個集團性封閉式的相互保險組織,即該所只為資源委員會內部所屬單位提供保險服務。由于該會在抗日時期掌握了整個“國統區”的資源命脈,除一般輕紡工業外,各種能源及重要礦廠的財產物資均在保險范圍以內,帶有一些強制的性質。因此,在大后方保險市場內,該事務所的實力也較雄厚。抗日戰爭勝利后,烏通元隨保險事務所搬到南京。
02 啟動上海保險
上海解放后,烏通元回到了闊別多年的上海,參與籌建保險事務所的華東區公司。這個由烏通元主持操辦起來的區公司,便是后來中外皆知的“picc”即中國人保的前身。
1949年9月,對保險業務已經相當熟悉的烏通元參加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華東區公司的籌備。區公司設在上海,業務開展迅速。烏通元擔任公司業務科科長,負責區公司在華東六省一市的保險業務。
由于一些歷史的原因,1958年以后國內保險業務幾乎停辦,到了1966年,上海保險業也很難再堅持下去了。于1967年正式停辦。
慶幸的是,盡管當時國內業務部分被停止,但涉及海外保險業務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包括烏通元在內的一些人民保險公司員工,延續著保險業的微弱火苗。
03 開發專業人壽保險
1979年,國內保險業復業,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了。
當時烏通元已經58歲,一項艱巨的任務擺在了烏通元面前,那就是開發專業的人壽保險。上海提前進入了老齡社會,社會迫切需要養老保險來解決矛盾。1980年6月,建立壽險業務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80年9月,他從上海趕赴北京籌建壽險業務。在他的帶領下,很快完成了生命表、壽險險種確定和人才培訓等多項工作。在整個社會對商業人壽保險還比較陌生的時候,烏通元推出了醫療、養老等商業保險,為當時自尋職業的回城知青解決養老等問題,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1982年9月至11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組織在西安的小寨飯店舉辦首期人身保險講習班,烏通元應邀講授了包括壽險精算在內的人身保險相關內容。
面對國內保險業恢復時間不長,培訓教材奇缺的現狀。烏通元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編寫教材。他在20世紀80年代編寫的《人身保險》、《保險法教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保險從業人員的權威教材,保險業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04 首批中國保險精算師
1983至1993年,烏通元擔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濟師,兼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公司的海外機構精算師,成為我國保險業恢復后第一位從事精算實務工作的人。他幾乎毫無報酬地處理海外機構的精算工作,不但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外匯,而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05 規范代理人制度
1992年對中國壽險行業來說,是個重要的時間點,美資的友邦保險進入上海,上海也成為保險業最早開放的城市,與此同時,代理人制度也開始被帶入中國市場,掀起了中國壽險的一場革命。
1995年,烏通元覺察到個別代理人的不誠信行為給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認為提升服務,必須提高人員準入門檻,加強管理。當時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沒有資料和教材,怎么辦?他擔任主編,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組織了教材、參考書、試題的編寫。1995年第四季度,上海第一次代理人考試順利開考,并規定所有代理人要在1996年4月前持證上崗。率先開始組織進行代理人資格考試,這在全國開了先河。此事在1995 年被評為“上海十大經濟新聞”。1996年下半年,全國保險代理人也開始了統考,使用的正是上海實行的考試模式。
對營銷員體制,他覺得正是有了代理人走街串巷、面對面地向老百姓推銷保險,保險才得以迅速地被社會所了解。客觀來說,營銷員體制還是功大于過的。當然,對營銷員一定要加強管理。
06 中國金融啟蒙終身成就獎
隨著年齡的漸長,烏通元擔任了上海市保險學會副會長、《上海保險》雜志副主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咨詢員。
這一時期他筆耕不輟,撰寫了“上海保險業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大器晚成的中國壽險業”、“半個世紀對壽險的親身感受”、“個人理財新途徑”、“積極開展養老年金和醫療保險”等有影響力的文章,接連在《中國保險》、《上海金融》、《上海保險》等刊物上發表,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2004年底,他正式從保險學會退下來。
2010年,《中國保險報》和中保網聯合組織的“新中國60年中國保險60人”評選活動揭曉,烏通元榜上有名,獲得殊榮。
烏通元曾公開表示:“做保險的人都要有事業心,目光要放遠一點,切不可急功近利。希望每一個保險人都考慮到為保險事業發展作貢獻,要懂得做保險是肩負著社會責任的,而不能單純地將保險只看成一份工作,只關心拿多少收入。”
這才知道,老底子的人壽保險叫“命擔保”……趣說文學作品里的保險橋段
江澤民給中國人保的題字
含有保費的老機票
足球世界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奇葩”保險盤點
歷史上的11月18日:廿年一覺保監夢
三位海歸精算師
中國精算第一人:周大綸
尋脈大國保險?:以革命的名義,停辦船舶險、罷工險
保險老海報
百年民族保險第一股“仁濟和”的興衰(上)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