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險企頻頻試水慢病管理。難道,保險找到了另一片“藍海”?
6月16日,剛剛完成赴美上市的水滴又有新動作,與前海再保險達成亞健康人群保障戰略合作,重點探索如何提高亞健康人群的保障水平。
據悉,水滴與前海再保險將在保險產品開發、用戶運營、健康管理服務、智能核保、大數據風控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同時,首款非標體人群可投保的重疾險產品“水滴守護愛重大疾病保險”也在水滴保平臺上線,該產品由愛心人壽承保,前海再保險提供再保支持和自動核保解決方案。
一家擁有流量的互聯網保險機構,與新生代的再保險企業和壽險公司,一起瞄準“亞健康”人群。而這樣的發展,正好契合了當下保險發力的另一個方向——慢病管理。
對于險企而言,慢病管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01 險企頻頻進軍慢病管理市場
慢病,一個不足以快速致命,但又時時危及生命的“疾病”,與人類纏斗了幾十年。慢病因其“慢”,往往被人們劃入“不嚴重、不緊急、不致命”的領域,卻總在悄無聲息地吞噬著生命。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生活方式及飲食的變化,慢病也越來越猖狂。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肺氣腫……乃至肥胖癥等,都成為當下社會“流行”的慢病表現。
有數據顯示,70%的國人有過勞死危險,76%的白領處于亞健康狀態,20%的國人患慢病,慢病死亡率高達86%。目前,我國慢病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
可見,慢病已然成為危害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如何預防因慢病帶來的健康問題和經濟壓力,如何更好地進行健康管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性話題。
對于保險來講,這個與健康、風險有著天然聯系的特殊金融工具,正在加速進入慢病管理領域。
眾所周知,醫療、養老,是兩個公認的“藍海”大市場。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老齡化的加劇,這兩大領域給多個行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保險也在其中。但對于慢病管理,此前的保險總是避而遠之,原因無非是沒有足夠的信心控制風險,且針對慢病人群的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
如今,慢病已慢慢演變成健康的主要“殺手”,這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慢病管理產生需求。為此,近年來已有多家險企開始試水慢病保障。
例如,2018年,平安人壽針對血糖異常客戶啟動血糖異常客群專項保險產品“糖保保”,2019年,智云慢病大數據中心、阿里巴巴慢病管理在線支付平臺,以及輕松集團聯合社會健康組織推出全球首個慢病管理聯盟,當時眾惠相互負責開發的“惠享e生百萬醫療”將慢病患者的投保年齡延長至70歲,還推出慢性腎臟病互助計劃等等。
進入2021年,關于慢病管理和慢病保障的保險產品頻頻亮相:陽光財險推出專門針對慢病人群的保險產品“愛健康-慢病版百萬醫療險”;眾惠相互再次發布全新腎病保險產品——腎愛保·愛多多住院醫療保險,并在“六一”前夕,發布國內首款兒童哮喘單病種專屬保險保障產品——華西婦兒聯盟哮喘兒童“健康之路”計劃;6月11日,眾安保險聯合阿里健康啟動慢病保障計劃,和瑞基因、正大天晴等合作方,共同推出全國首個面向乙肝患者的“醫+藥+保”一體化的百萬醫療保障服務等等。
越來越多險企聚集,預示著慢病管理將成為保險進軍的另一片“藍海”。
02 政策支持成催化劑
保險機構的積極布局,自然有政策的引導。在慢病管理方面,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已多次強調關于慢病的商業性保障。
據悉,2017年,國務院在《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明確提出,“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開展各類慢病相關保險經辦服務”。同年發布的《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再次強調,“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展各類慢病相關保險經辦服務”。
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出臺,明確提出,我國將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四類重大慢病開展防治行動,并廣泛推行慢病藥物降價、提高慢病醫保額度等政策。
2020年9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明確表示,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分為健康體檢、健康咨詢、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就醫服務、康復護理等七大類型。
同時,銀保監會提出保險公司開展健康管理服務是通過對客戶健康危險因素的干預,預防疾病發生、控制疾病發展、促進疾病康復,通過降低疾病發生率、提升健康水平,進而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近期,國家醫保局印發的《醫療保障法(征求意見稿)》中也明確提出,鼓勵用人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規定為職工和成員購買商業健康保險。
來自政策的支持與鼓勵,讓保險機構有了更大的勇氣與機會,發力更多的健康保障領域,也包括慢病管理。
03 機遇VS挑戰
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2.64億,占比18.7%,其中65歲以上人口1.9億,占比13.5%,十年間提高了4.63個百分點。按照測算,我國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
根據此前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全國的死因監測系統監測,65歲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58.3%,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9.4%,75%以上的老人都至少患有1種慢病。更何況,慢病正向著年輕化發展,慢病人群保障需求持續釋放,醫保基金的支付壓力越來越大。這都為商業保險在慢病管理方面帶來更多的市場空間。
不過,慢病管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風控方面
傳統商業保險承保的基本原則是被保險人在投保時必須是健康體或標準體,但對于慢病人群,他們由于個體差異較大,承保風險很難控制,帶病人群諸多。而這一類人群想要參保,則會面臨一系列難題,如健康評估、風險篩查、慢病管理等專業服務。這對于保險公司的風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息共享方面
保險機構在與醫療機構有效接洽并共享信息時,能否做到全面準確,還存有變數。畢竟,打通醫療資源是保險機構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從效果看,醫療信息的共享或許還很艱難。
專業人才方面
對于慢變管理,需要有專業醫療方面的人員來配合。但從保險機構看,具有專業醫療知識的人員很少,這對于承保慢病,為消費者服務也產生很多不便。
定價與控費方面
無論是從對被保險人健康風險的評估,還是對慢病管理過程的跟蹤與干預,都需要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由于風控難度較大,獲取的數據精準性待完善,這對精準定價是一大考驗。而慢病往往持續時間長,這需要很大的費用來支撐。保險公司如何控制好成本問題,也影響著服務的質量。
個性化服務方面
疾病管理仍是一個需要個性化的服務,但這樣的服務,很難用互聯網的流量思維快速做大。而依照目前的現狀,基于并不豐富的數據,依照保險公司自身的局限性,在發展個性化服務方面,或許仍有難度。
面對慢病管理,保險雖然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但所面對的問題也是現實中不可避免的。而化解一系列問題,才是保險公司進軍慢病管理市場的轉折點。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