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問題常說常新。
伴隨著老齡化的加速,養老保障顯得更為迫切。
日前披露的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2.64億,占比18.7%,其中65歲以上人口1.9億,占比13.5%,十年間提高了4.63個百分點。按照測算,我國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
那么,面對日益嚴峻的養老問題,居民的養老保障現狀究竟如何?
6月4日,《中國銀行保險報》和長江養老聯合發布養老金發展指數(2020)報告顯示,重點選取的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三個經濟區域的多層次養老保障差異較大,其中珠三角的企業年金保障相對最少,而長三角的商業人身險保障在GDP占比最小,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之所以選擇上述三個經濟區域,是因為其在經濟上最有活力、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且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外部約束最少。研究發現,在第一支柱方面,京津冀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接近實現全覆蓋目標,珠三角地區養老金待遇水平最高,京津冀地區待遇水平和全國平均水平相近,珠三角地區養老繳費負擔最輕。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
京津冀接近全覆蓋
珠三角差距最大
覆蓋水平是養老金制度首先面對的問題,沒有足夠的覆蓋率,也就談不上實現保障老年群體晚年經濟水平的目標。而廣覆蓋是基本養老保險所追求的目標。
在城鎮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比率指標中,全國指數為74.17,三大區域指數呈高度分化態勢。
具體來看,京津冀地區的城鎮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指數得分已經達到了92.77,這意味著京津冀區域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水平距離實現全覆蓋目標相去不遠;長三角區域城鎮就 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比率指數得分為 70.17,珠三角地區則為 66.21。
進一步采用指標原值(即沒有使用標準化工具之前的計算結果)來描繪三大區域內部各省情況,發現各區域內分化態勢明顯。比如:
○ 在京津冀地區,北京、天津地區的城鎮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比率超過了90%,河北比京津兩地低了20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5個百分點。
○ 在長三角地區,安徽城鎮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比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而拉低了整個區域的指數分值,但上海、江蘇與浙江三地基本和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 在珠三角地區,廣東參保率為 62.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7 個百分點以上。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
京津冀參與率最高
珠三角最低
30年前,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構建之初即提出了實現多層次養老的目標,而在此后多年,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緩慢,具體從企業年金的參與度上可見一斑。
企業年金職工參與率用于反映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比率。數據顯示,在三大區域中,只有京津冀得分水平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但也只有兩個百分點的差距;而長三角整體水平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值為15.63;至于珠三角地區,企業年 金職工參保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得分只有個位數。
無論是全國還是三大區域,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企業年金參與率指數得分均較低,企業年金制度總體發展有限。
事實上,在三大區域內部,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企業年金參與率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上海的原始參保率已達到13.15%,這意味著上海企業年金制度的發展已經邁出了一大步,這和上海同時要求企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對而言,其他兩大區域的企業年金制度發展有限,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只是剛剛起步。從三大經濟區域的城市企業年金的原始參保率發展來看,北京為6.11%,天津為4.99%,河北為4.13%,江蘇為2.54%,浙江為2.6%,安徽為6.64%,廣東為1.7%。
如果從三大區域企業年金積累額占GDP比率來看,距離實現提供補充 養老保險待遇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目前,全國平均水平為18.15,京津冀地區得分為22.76,長三角分值為15.41,而珠三角地區得分只有個位數。從單個城市具體來看,各區域內部差異更大。北京積累金額占GDP比率為1.88%,天津為0.85%,河北只有0.51%;上海為2.2%,安徽為0.91%,浙江為0.61%,江蘇只有0.48%;廣東只有 0.41%,在三大區域中屬于最低。
第三支柱:商業保險
長三角深度仍不足
重點城市潛力巨大
面對嚴峻的養老問題,廣覆蓋的基本社會養老保險難以實現高保障,而企業年金發展速度相對遲緩,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險被寄予了厚望。
在保險行業,反映保障充足度和市場成熟度的兩大核心指標即為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人身保險密度指數分值全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繳費負擔水平較低。其中,長三角區域得分最高,為86.71分;京津冀區域緊隨其后,得分為76.82;珠三角得分為65.12,水平略高于全國平均值64.54。
不過,三大區域人身保險密度指標在區域內部存在著明顯的分化情況。北京的人身保險密度為7525.53元/人,而同為京津冀區域的河北只有1865.12元/人。長三角區域分化同樣嚴重, 上海為4921.75元/人,而安徽只有1407.48 元/人,比全國平均水平還要低得多;廣東為 2639.53元/人,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213.92元/人)。可見,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建設仍任重道遠。
反映三大區域保險業在其國民經濟所處地位的保險深度表現如何呢?
報告顯示,表現最好的京津冀地區人身保險深度指數得分也只有51.77;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雖然繳費較高,但與其GDP水平相比,二者的人身保險深度指數比全國平均水平還要低(39.1),得分只有33.81和35.3。
具體到三大區域內部各省市,人身保險深度最低的安徽和浙江分別為2.41與2.43,最高的北京為4.58,居于中間的還有天津為3.3,河北為4.03,上海為3.13,江蘇和廣東為2.82。全國平均值則為3.13,可見三大區域省市的第三支柱仍存在著明顯發展空間。
為此,報告建議加快完善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把個人養老儲備能力和意愿有效轉化為制度性的養老儲備;充分考慮養老儲備能力與家庭收入能力以及贍養老人、撫養子女負擔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一老一小”保障水平,提升家庭整體的養老儲備能力。
與此同時,參與《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主題為“發展第三支柱 服務養老事業”熱點會議的專家學者均表示加快完善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
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一級巡視員 劉宏健:
商業保險是促進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從機構角度和產品角度來看,無論保險公司在精算技術、風險管理專業優勢還是有效化解長壽風險,幫助消費者合理開展養老規劃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保險機構也普遍具備豐富的長期資金管理經驗和資產負債匹配的管理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 劉峰:
建議有關部門盡快明確頂層設計,出臺第三支柱系列配套政策。明確第三支柱的發展定位,第三支柱應當與第二支柱協同發展,研究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稅收優惠政策。在覆蓋人群、優惠政策、資金管理等方面緊密銜接,共同建立起有效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提升整體保障水平。提高個人參加第三支柱的積極性和靈活性,在條件成熟時,研究給予養老金融業務參與主體一定優惠政策。
中國銀保傳媒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 朱進元:
保險行業認為這是獨屬的領域,從一些發達市場來看,并不是保險業獨有的領域,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需要這樣的供給,但是并不一定是完全由保險業來滿足。在這樣一個歷史階段,對于金融各業來說都具有很好的發展機遇,各個行業也應該基于自己的專業分工做好自己的定位,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應該是協作共進,共贏發展。
長江養老黨委書記、董事長 蘇罡:
未來,保險業可通過以“賬戶+產品”為載體,以“資金+資產”為抓手,以“生態+服務”為平臺,不斷夯實第三支柱發展根基,深挖保險和養老金協同投資價值,打造保險業專屬的綜合服務方案,持續為推動新時代新格局下我國養老保障事業長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 甘為民:
就第三支柱而言,無論第三支柱政策界定是什么,都應該將稅收優惠和非稅收優惠的合格產品納入總體規劃。應該把正規就業人群和新業態從業人員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同等重視。尤其是我們的新業態或者靈活就業人群現在已經兩億,規模確實不小了,第一支柱沒有建立,第二支柱也沒有,如果沒有第三支柱他們的未來養老怎么辦?
太平養老黨委書記、總經理 彭毅:
建議養老金第三支柱以賬戶制為基礎,形成個人自愿參加,投資專業化運作,可攜帶性強的養老金機制。以稅收優惠政策為支點,推動養老金第三支柱的發展,重點關注對新業態、新產業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覆蓋和激勵,適應當前社會就業的新形式。提高稅收激勵的吸引力,形成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不斷做大養老金第三支柱的規模,提升養老金的替代率。
人保壽險黨委委員、副總裁 王文:
為適應長壽時代消費和健康養老需求變化,居民資產結構將從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從短期金融資產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和基金、商業養老金等長期養老金融資產轉移。居民金融資產的長期化、多元化將會成為大趨勢。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將這100萬億元的短期儲蓄類金融資產轉化成為長期穩定、相對安全又有一定收益的養老資金。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