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調整華夏人壽、新華信托等兩個接管組組長人選,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一級巡視員劉宏建將接任華夏人壽接管組組長。
這距離“明天系”6家機構被接管臨近一年。
2020年7月17日,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險、易安財險、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等6家“明天系”機構被接管,至今已近一年。按照法律規定,接管期為一年,如果接管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接管期限依法延長。
目前,6家金融機構尚在風險處置、清產核資之中。
從高光到“塌房”
我們就重點說一下這家保險資產規模最大的H吧。
一個月前,民生銀行宣布,大股東H在未來12個月內將減持4.91%股份,這也是H所持的民生銀行全部股份。
這些年,對于深陷流動性困境的企業,賣資產屢見不鮮。
2009年,可謂是H的高光時刻。
成立于2006年的H,在2019年保費收入位列第四,僅次于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和太平洋保險。同時,H的總資產在2019年底也接近6000億元,稱得上“大型險企”。
特別是,在2019年,H還入圍了世界500強。
銀保渠道和萬能險,以及保險大松綁的短暫窗口,是H崛起的密鑰。而H的注冊資本金也從最初的4億元,增至153億元,以支撐超過2000億元的保費規模。
鮮花著錦之時,也是登高跌重之日。同樣是在2019年,H凈利潤下降77%,償付能力和現金流始終緊繃。扛到2020年初,H以“花式裁員”登上熱搜,然后就是被接管,風險從幕后走向臺前。
成立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H名不見經傳,自2013年開始迅速崛起,走的是典型的資產驅動負債模式,與AB無異。
資產驅動負債模式,是個高危的杠桿游戲,通過高收益保險產品獲得高額現金流,做大資產端。這種需要循環注資、不停放大杠桿的模式,不出事則已,一旦監管環境和權益市場風格有變,投資收益不能覆蓋運營成本,就岌岌可危了。從買買買到賣賣賣,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事實如此。游離于規則之外的AB玩砸了,在“明天系”陰影下的6家金融機構也玩不動了。
公司治理之亂
提到H,“明天系”是繞不過去的。作為“明天系”萬億版圖的重要一環,被接管的4家保險公司被認為是“明天系”后期融資的主體。
公開資料顯示,H并無實控人,但根據權威媒體報道,“明天系”通過一系列殼公司和關聯公司控制了H。
2017年之后,一直云遮霧罩的“明天系”資本挪移術逐漸大白于天下,就是在旗下各金融牌照公司之間倒騰,通過保險、信托融資,或者通過銀行購買上述產品,最終轉化為大股東占款,將涉眾資金久借未還。
央行行長易綱此前在2018年就表示,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較大風險,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和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算上包商銀行,“明天系”7家金融機構都被接管,原因就在于它們之間盤根錯節,關聯交易嚴重,沒法做到有效切割。包商銀行在付出不菲代價后破產重整,由蒙商銀行和徽商銀行承接。目前被接管的6家仍未有定論。
金融機構的風險來源,激進經營風格的背后,往往都源于公司治理的潰敗。或者大股東占款,或者內部人控制,導致壞賬頻出,償付危機爆發,風險外溢。“明天系”的突出問題是大股東占款,將金融機構變成提款機,包商銀行幾乎被掏空。4家保險公司、2家信托公司尚未披露詳情。
6月1日,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近期監管重點工作新聞通報”的發布會上介紹,穩妥有序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已接管的“明天系”6家保險信托機構運行平穩。
監管緊盯
一段時間,險企的股權代持和公司治理成為眾矢之的。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套取保險公司的資金,用來還銀行或信托的貸款,或者用來對保險公司進一步增資,幾成市場不公開的秘密。
銀保監會成立后,對包括險企在內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予以很高的監管關注。2020年8月,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指出銀行保險機構外部性強、財務杠桿率高、信息不對稱性嚴重,公司治理的缺陷往往成為其風險的主要誘因。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董事監事履職評價辦法(試行)》,對于不稱職的董事監事,將進行扣薪和罷免淘汰的問責。銀保監會舉例稱,有的董事監事獨立性嚴重缺失,盲目屈從于提名股東或機構“一把手”個人意志;有的工作流于形式,基本不發表實質性意見,甚至長期不出席會議;有的董事監事無法獲得履職所必需的機構經營管理信息,難以有效履職。
經過了野蠻生長階段,泥沙俱下,帶來市場活力的同時,也衍生了公司治理的各種亂象。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一個健康的股權關系和公司治理結構至關重要;讓董事監事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至關重要。
公司治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下,銀行保險機構普遍建立了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為主體的公司治理組織架構,“三會一層”各司其職,但真正做到“形似”到“神似”,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新一輪的公司治理準則開始實施,一場公司治理的持久戰仍在進行。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